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汉族
第二节 汉族 清、民国、伪满期间,汉族多是封建式的大家庭,除非因为贫困等被迫分家外,一般是几代人同堂从不分家,把分家看作是家庭败落的征兆。有钱的人家娶妻纳妾,一家多达几十口,四、五代同居,称为大户人家。家庭拥有土地、牲畜,招雇“伙计”(役夫)、炮勇等。主人本身不参加劳动,指手划脚,吃喝玩...
第一节 蒙古族文字方言
第四章 文字方言第一节 蒙古族文字方言 一 文字 蒙古族原来没有文字。十二世纪末,元世祖忽必烈为了完备一代制度,便于翻译汉文书籍,便命喇嘛八思巴创造蒙古文字。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创造成功并推广使用。这种文字是根据藏文加以变化创造的,共有42个字母,被称为 “八思巴字...
第二节 汉族方言
第二节 汉族方言 本县汉族的方言,是属全国八大方言区的北方话方言。 方 言 标准语 下甸子 到草原去 张三儿 狼 毛得愣的 害怕 蹽杆子 跑啦 够呛 顶不住、不咋地 净豆啦 ...
第三节 歇后语
第三节 歇后语 本县歇后语即有“土产”,又有引入加工的。歇后语运用广泛,深受本县各族人民的喜爱。 罗汉请观音—客少主人多 城隍老婆有喜—心怀鬼胎 猪八戒啃猪爪儿—自残骨肉 武大郎卖棉花—人熊货也囊 阎王爷贴告示一鬼话连篇 ...
第四节 民谣
第四节 民谣 民谣是口头创作和流传的,文字记载很少。随着时代的变迁,有的民谣流传至今,有的自然消失。下面记录流传在本县蒙汉民族中的部分民谣。 一 反映帝、官、封压迫的民谣 穷人头上三把刀, 逃荒上吊坐监牢。 新三年, 旧三年, 缝缝补补又三年。 穷攀穷, 富攀富, 耪...
第五节 谚语
第五节 谚语 一 蒙古族谚语 逃出王爷家的奴隶聪明, 逃出厚云层的太阳光明。 奴隶离不开罪名, 身旁离不开影子。 同诺颜有仇的人没屁股, 同恶狗有仇的人没衣襟。 佛爷多的地方闹鬼多, 诺颜多的地方做孽多。 那边供祖宗, 这边轰奴才。 狗聚会在骨头上, ...
一 人物传记
第二十二篇 人物一 人物传记 王宾章,字寅卿,清光绪十三年(1887)六月八日生于多耐站(今泰和村)。其父王孚嘉,曾任情尔济台站领催、驻卜奎(今齐齐哈尔)城下十站官防处总领催委官。其母彭氏,温柔贤惠,治家有方。王孚嘉教过私塾,平时管教子女颇严,他的五个儿子宪章、宾章、宇章、宸章、宏章均自立成才。...
二 人物传略
二 人物传略 色 楞 又名塞冷、色冷、色棱,蒙古孛儿赤斤氏,杜尔伯特部落诺颜(酋长)爱纳噶之孙、阿都齐之子。后金天聪三年(1629),阿都齐率部随后金伐明,归来后患病,色楞代理其父统率部落。 清崇德元年(1639)四月,后金改国号大清,蒙古各部联合上疏,推戴皇太极为“宽温仁圣”皇帝。色楞因...
革命烈士名录1
三 人物名录革命烈士名录1
革命烈士名录2
革命烈士名录2
革命烈士名录3
革命烈士名录3
革命烈士名录4
革命烈士名录4
省级以上劳动模范名录1
省级以上劳动模范名录1
省级以上劳动模范名录2
省级以上劳动模范名录2 000299;[/$$p]
大事年表1
大事年表大事年表1
«
1
2
...
12938
12939
12940
12941
12942
12943
12944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