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四节 体育活动
第四节 体育活动 一 学校体育 清宣统元年(1909),多耐站官学堂开设体育课。 民国16年(1927),泰康公立小学校开设体育课。 伪满康德 4年(1937),泰康县公署举办全县田径运动会,分社会组和学生组,学生参加体育比赛。伪满康德5年,实行新学制。将体育课定为必修课。小学每周3...
第五节 体育设施
第五节 体育设施 一 体育场 伪满康德9年(1942),旗公署门前辟有一小广场,做为临时体育运动场。 1949年,利用泰康小学运动场开展体育活动。1954年,在伪满场址南兴建“人民体育场”,占地 4万平方米,四周栏以铁丝网。大门柱为砖混结构,门楣为钢筋结构,上悬仿毛主席书法体的“民体育...
第一节 礼仪
第二十一篇 风俗宗教第一章 风俗第一节 礼仪 一 蒙古族 蒙古族素有崇尚礼节、尊老爱幼习俗。 1 献哈达 献哈达仪式主要是在晋见王公贵族、向亲友祝寿、与尊贵客人会见等场合进行。 哈达分上下两等,上等哈达是用绢绸制作,纯白色最为贵重,浅蓝色和浅黄色次之。 下等的是用棉布制作。...
第二节 岁时节日
第二节 岁时节日 一 蒙古族 蒙古族古老节日有正月元日奶酪节、正月二日开路节、正月七日星节、二月十五日佛祖涅架节、立春后丑日风节、五月五日猎节、六月二十四日女神节、立夏后申日雷节、七月七日祭天节、十月二十五日千灯节、十二月二十三日拜火节。“蒙旗地开放”后,蒙古族的节日逐渐与汉族趋于一...
第三节 游艺
第三节 游艺 一 蒙古族 蒙古族的娱乐多从战争、生产中某些过程演化而来,有摔跤、赛马、踢乌兰红、打布鲁、踢奔布格、下宝根吉日格(猎棋)、玛嫩吉日格(牧棋)等娱乐。在牧场上或蒙古包前,随时都可进行摔跤活动,在摔跤中奋力搏斗,直至把对方摔倒为快。牧民在放牧时,经常趁兴赛马,赌输赢。乌兰红...
第四节 信仰祭祀
第四节 信仰祭祀 一 蒙古族 蒙古族主要信仰喇嘛教,男婚女嫁要请喇嘛念吉祥经,人死后请喇嘛念超生经,人生病请喇嘛念驱邪经,王公贵族为了增福增寿,请喇嘛念甘珠尔经,家家户户同念太平经。连看时历、算命都去请喇嘛。大部分人家都供奉“苏勒及”、“伊勃格其”等佛像,经常烧香磕头,祈祷保佑,永降...
第五节 衣食住行
第五节 衣食住行 一 蒙古族 饮食 蒙古族在游牧生活时期,主要饮食是牛肉、羊肉、牛奶、奶茶、奶酒等。特别喜欢吃布合勒(手把肉)。即把全羊割成几块,白水下锅,不加佐料,以保持天然味道,煮熟出锅,大家围坐在一起,用手撕或用蒙古刀割着吃。吃时加野韭菜花、小根蒜。或用牛粪火将肉烤熟,再用蒙古...
第六节 婚姻
第六节 婚姻 一 蒙古族 清代,蒙古族平民实行一夫一妻制,王公贵族多一夫多妻。少数青年男女相爱,可以成为订婚的前提,但是最终成婚必须经父母或长辈同意。通常成婚都由父母包办或长辈选择。男子18岁为成年,女子15岁即可出嫁。两姨、姑舅之间的成年男女可以结婚,大伯子可以娶弟媳,小叔子不能娶亲嫂...
第七节 丧葬
第七节 丧葬 一 蒙古族 蒙古族游牧时期,实行野葬。人死后不设灵床,不摆供品,把尸体放在勒勒车上拉着出殡。尸体从车上掉下的地方就是墓地。或者人死后,家人拔起蒙古包,套上勒勒车,赶着牛、羊群,搬迁到其他地方,把尸体扔在原地,也算葬妥。 喇嘛教传入后,王公贵族和喇嘛实行火葬。用布缠裹尸...
第八节 禁忌占卜
第八节 禁忌占卜 一 蒙古族 蒙古族的禁忌,历来有7个方面: 1.禁忌外人坐在蒙古包西北角或房屋的西炕上,那里一般供奉祖先或佛。唯有尊贵的、年高德重的人可坐。 2.禁忌吃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特别是禁吃白马肉。认为白马是佛爷骑的,吃了白马肉不吉祥。 3.禁忌用烟袋和手指人,认...
第一节 喇嘛教
第二章 宗教第一节 喇嘛教 本县蒙古族人所信仰的喇嘛教属黄教派,宗旨是匡正人心,听天由命,逆来顺受,不能反抗,保佑信民,多降吉祥。元皇庆元年(1312),沃布尔宝格达和扎萨图葛根二人率领30名弟子来到东北蒙古地区, 修建寺庙。传播喇嘛教, 使蒙古地区的喇嘛教逐渐兴起。明万历二十...
第二节 伊斯兰教
第二节 伊斯兰教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伊斯兰教传入。伊斯兰教主张仁慈,顺从、谦恭与卫生,信奉安拉(即真主),严禁崇拜多神与偶像。宣称安拉是宇宙万物的缔造者,无所不能,无所不知。认为信伊斯兰教的人,死后复活可入天堂,不下地狱。伊斯兰教的活动地点在清真寺,主持人为教长(阿訇)。清真...
第三节 基督教
第三节 基督教 民国20年(1931),基督教传入,设有天主教堂,活动地址在小蒿子。基督教劝人忠诚、平等、博爱,宣称凡履行基督教宗旨的人,死后可进入天堂享福。教徒定期参加瞻礼活动,除念圣经外,还要忏悔自己的过错,祈求上帝指引和保佑。1946年,教徒40人。1947年,破除迷信运动中,基督...
第四节 寺庙
第四节 寺庙 一 蒙古族寻盾 杜尔伯特旗从清乾隆年间开始兴建寺庙,至清宣统三年(1911),全旗有寺庙11座,喇嘛仓8处,其中较大的寺庙3处。 旗庙 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旗札萨克决定兴建旗庙。初建地址选在东吐莫马场东南方,建筑规模不大,仅占地 6.3方丈。由于地处偏僻,又...
第一节 蒙古族
第三章 家庭第一节 蒙古族 清、民国、伪满期间,蒙古族有三等家庭,即包勒家庭、阿勒巴图家庭、王公贵族家庭。 包勒是王公贵族的奴隶,等同于王公贵族的财产,可以随意侮辱、打骂、使役和买卖。包勒没有组织家庭的自由,更没有择偶的自由,家庭和配偶全靠主人“恩赐”而来。所“恩赐”的配偶也...
«
1
2
...
12937
12938
12939
12940
12941
12942
12943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