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1980年
1980年 1月16日 安达镇出现零下39.3℃低温。 1月 县委按照中共中央批转中共中央统战部等6个部门关于把原工商业中的劳动者区别出来问题的请示要求,把全县原有387名工商业者中的379名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从剥削者中区别出来,按劳动者对待。 2月7—9日 中国共产党安达县第七次...
1981年
1981年 2月7日 国家农业部畜牧总局局长祁果来安达县视察畜牧工作,研究牧工商县建设等项目。 1月18日 成立安达县环境保护事业管理站,负责全县自然环境监督管理工作。 1月 羊草公社大力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掀起申请领取“独生子女证”高潮。一周内有225对年轻夫妇领取“独生子女证”,占一孩...
1982年
1982年 1月 县委办公室开始使用有线文字传真机接收省、地机关的来文。 2月10日 安达县绿化委员会成立。 3月9日 县委作出《关于普遍建立端正党风责任制度的规定》,印发给全县各级党委贯彻落实。 3月 全县开展以“五讲四美”(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卫生、讲秩序;心灵美、语言美、...
1983年
1983年 1月28日 县委作出《关于党政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 3月2日 县委、县人民政府召开广播大会,号召全县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以改革的姿态,以实际行动投入到“全国第二个文明礼貌月”活动中来,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光添彩。 3月22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
1984年
1984年 1月上旬 县委对各部、委、办、局及乡、镇机关领导干部进行调整。 将77名后备干部充实到领导班子中来,提高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程度。 1月20日 全县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县有969个生产队实行承包制,占全县978个生产队的99%。尚有5个实行“统一经营,...
篇下序
第一篇 建置篇下序 安达县建置至今已有79年历史。经历清朝、中华民国、东北沦陷(伪满洲国)、中华人民共和国4个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 19世纪末,沙皇俄国据《中俄密约》修筑中东铁路,于中东铁路西线中段设置安达站,并在各站扩展土地,形成“国中之国”。清廷为预防侵占,实施“实边政策”,于光绪三十一年...
第一节 位置面积
第一章 位置区域第一节 位置面积 安达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中部,地理位置在东经124°53′—125°55′,北纬46°01′—47°01′之间。县境东部与兰西县、青冈县接壤,南部与肇东县、肇州县相连,西部与大庆市毗邻,北部与林甸县分界。全县地域轮廓近似三角形,北宽南窄,东西界距最宽...
第二节 区域演变
第二节 区域演变 安达县从建置以来,行政区域经过建、撤、合分多次调整,边界变迁甚为频繁。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安达厅建置初期,幅员辽阔。当时,管辖地区分东西两部,省、蒙新垦区属东部;嫩江东岸的温特欢、多耐、他拉哈 3个驿站汉人居住区属西部;东西两部中间隔杜尔伯特旗蒙古人生计地。安达厅四周...
第一节 历史沿革
第二章 建置沿革第一节 历史沿革 据历史文献和境内发现的遗址、文物资料证实,早在 6 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安达地方就有人类活动,并以渔猎为业。 商至周代,这里属黑龙江地区三大族系之一的前后),为 秦、汉至晋代,属掩琥水(今松花江),建立夫余国。于汉武帝时(公元前 100年前后),进入松...
第二节 建置
第二节 建置 20世纪初,中东铁路西线横穿杜尔伯特旗境,设置安达站。沙皇俄国在中东铁路沿线各站侵占大片土地,作为“附属地”。黑龙江将军达桂鉴于俄人占据现状,为“预防侵占”,建议清廷在人烟稀少的地带放荒招垦,充添汉族移民,实行“实边政策”。清廷批准达桂奏议。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由齐齐哈...
第三节 置后隶属
第三节 置后隶属 安达厅建置后,直隶黑龙江将军衙门管辖。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裁将军置行省,安达厅隶属黑龙江省。 民国3年(1914年)6月,黑龙江省以下划分龙江、绥兰、黑河 3道。安达县隶属龙江道管辖。民国17年(1928年),地方行政设置由省、道、县三级制改为省、县二级制,并把县划分...
第四节 县名考述
第四节 县名考述 一、考证 (一)县名由来 1、中东铁路修建之前,杜尔伯特旗境内有谙达店。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黑龙江舆地图》中,呼兰—齐齐哈尔大道南道过杜尔伯特旗境,道上标有“乌丹—东克什克—喇嘛店—谙达店—索克图—沁克店”。《黑龙江》中记载与此相呼应:“呼兰—齐齐哈尔大道,此路...
章下序
第三章 行政区划章下序 安达县基层政区是根据地理位置和政权及经济建设需要而划分的,历代都有设、废、分、合的变动。建置以来,基层政区名称使用不一,曾用过乡、区(镇)、人民公社、村、街、农业合作社、生产管理区、生产大队等名称。在不同历史时期,行政区名称有的沿用,有的更换;在同一历史时期,行政区名...
第一节 早期区划
第一节 早期区划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初任厅衙署官员酌量地方情势,划全境为东、南、西、北 4个乡,乡以下又折数区。以省蒙界为东西分界线,东部柳塘官荒南界至中东铁路五十号小站 (今高家站)一线为南北分界线,两线交叉成“+”字形,划出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隅。东北部分为东乡,东南部及火石山...
第二节 现行区划
第二节 现行区划 解放后,安达县(市)的基层行政区域根据生产发展、经济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需要,进行过多次调整划分。 1946年 2月7日,正亚街解放。3月18日,县政府在东部地区设置第四区、第五区、第六区、第七区。 1946年3月,全县解放,4月5日,安达县行政区进行调整,改伪满期间的2街12...
«
1
2
...
13623
13624
13625
13626
13627
13628
13629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