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四节 雹灾
第四节 雹灾 雹灾多出现在秋季。主要受气象因素影响,造成局部受灾。从伪康德元年(1934年)至1975年,记载的严重雹灾有6次。 伪康德元年9月中旬,老虎岗一带遭受雹灾。雹子大的如鸡蛋,当年庄稼减牧2—3成。 1949年9月5日、7日,第一区(今青肯泡乡、卧里屯乡)降雹成灾。5日降雹约20分...
第五节 霜、冻灾
第五节 霜、冻灾 霜、冻灾害多发生在冷暖气团交换频繁的春秋两季,5月上旬以后降霜为春季晚霜,9月下旬以前出现霜冻为秋季早霜,早霜和晚霜极易造成灾害,受灾面积大。受地形和小气候影响,有时出现局部冻灾。 伪康德 7年(1940年)降雨淞(俗称“下冰溜子”)。10月中旬的一天下午,阴云密布,大雨倾盆...
第六节 虫灾
第六节 虫灾 虫灾主要是蝗虫、粘虫致灾,多出现在夏季,危害较大。70年代以后,由于使用了农药,尚未出现严重的虫灾现象。 1949年夏季,全县农田遭受虫灾,受灾面积达 2 900余垧。政府组织人力捕杀,秋后受灾农田减产4成以上。 1962年夏季,葡萄花公社哈拉海大队发现蝗虫,密度较大,大部分农...
篇下序
第三篇 人口篇下序 青肯泡、昌德、卧里屯等地出土的文物证实,距今 6 000年以前,安达境内就有人类活动。先后活动在此地的古代民族有:西周时为人,东周时为索离人,西汉武帝时(公元前100年前后)为夫余人,东晋安帝时(410年)为豆莫娄人,金代已有人定居。元代属于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统领的地...
第一节 人口数量
第一章 人口状况第一节 人口数量 设治初至解放前的40年间,人口增长缓慢。除受自然环境、生活条件不良和人口死亡率高等因素影响外,政区变动和战争因素致使全县人口数量4次锐减。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设治时,全厅只有916人。 宣统元年(1909年)拟设武兴厅,安达厅划出671户、4 9...
第二节 人口分布
第二节 人口分布 一、人口分布 设治初,境内地旷人稀,农民择荒垦田,人口多分布在地势较高的东部地区。宣统元年(1909年),安达厅人口以东乡、南乡为多,分布状况如下: 至民国元年(1912年)安达厅改县前,全厅人口分布仍以东乡、南乡居多。分布状况如下: 民国 2年(1913年),安达厅改县...
第三节 人口增长
第三节 人口增长 新中国成立后,全县人民生活条件逐渐改善,城乡人口逐年增长。1984年全县人口比1949年增加278 278人,平均每年增加7 730人。全县人口逐年增长情况如下:
第一节 民族构成
第二章 人口构成第一节 民族构成 设治以前,境内蒙古族、满族人居多。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招民垦荒,垦民来自吉林、山东等地,以汉族为多。解放后,其它少数民族不断迁入,至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全县共有14个民族。其中:汉族 426 207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8.81%;其它13个少数民...
第二节 年龄构成
第二节 年龄构成 1982年,全县人口由96个年龄构成,在96个年龄中,7 —14岁的少年人口为最多,每龄都在11 000人左右,其中 8岁年龄人口为12 138人;青年人口少于少年人口,壮年、老年人口依次减少,其中94岁年龄人口最少仅有1人。全县有90岁以上的老人29人,最高年龄为97岁。 ...
第三节 性别构成
第三节 性别构成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设治时,垦民、商人、工人来自外地,多为单身男性,男女性别比例为100:151(女为100,下同),严重失调。民国年间,中青年妇女处于奴仆地位,频繁生育,损伤身体,加之饮水欠佳,患病无医,死亡率升高,全县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平均性比例为100:137,...
第四节 文化构成
第四节 文化构成 解放前,识字人口很少,县城内相当于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的人口不足40人,农村一些村屯很难找到会写信和会打算盘的人。 解放后,县政府组织工人、农民学习文化,开展冬学识字运动,全县文化人口有所提高,但识字人口仍然不多。1948年,文化乡文化村建政命名时,就因村中识字人多而感到荣耀,因...
第五节 职业构成
第五节 职业构成 新中国成立后,安达县劳动人口逐年增加,就业人口比重增大。特别是妇女参加生产劳动以后,女性劳动人口增长很快。全县从事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人员越来越多。 1982年,安达县在业人员为167 65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8.86%。其中:男性为110 485人,占总人口的25.61%...
第一节 控制机构
第三章 人口控制第一节 控制机构 1963年初,安达市人民委员会在卫生局设计划生育专职干部1人。1964年6月,设立计划生育办公室,配备干部 3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机构撤销,工作停止。1970年,恢复计划生育工作,设工作人员2人。1973年末,县计划生育办公室成立,设主任1人...
第二节 人口政策
第二节 人口政策 一、自然生育 几千年来,人们把多生儿女,看作是“儿女有份”,老天的照应;把“儿女双全”、“子孙满堂”视为家族兴旺的标志,以“四世同堂”、“多子多孙”为荣;把无儿无女或有女无儿迷信为“前世没有积下阴德”、“今世命薄福浅”。人们想方设法生儿育女,特别是把生男孩作为终身追求的目标。...
第三节 节育措施
第三节 节育措施 一、技术状况 1963年,安达市只有 3名外科医生能做结扎手术,技术力量薄弱。因此,技术培训工作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1965年,任民、大同两处中心卫生院能做 4种节育手术。但做女性结扎手术刀口大,时间长(40分钟)。“文化大革命”初期,技术培训工作被迫中断。1972年,开始举...
«
1
2
...
13626
13627
13628
13629
13630
13631
13632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