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业余体校
第四章 运动员的培养与输送第一节 业余体校 1975年成立业余体校,招收中小学男女体育爱好者,进行业余训练。体校设男、女篮球、乒乓球和速滑 3个班,三年毕业,每个班设专职教练一人。1978年体育馆建成后,训练均在体育馆进行。1976年至1982年共毕业三期,计65人。其中:篮球...
第二节 运动员输送
第二节 运动员输送 1976年至1985年明水县共向上级体育部门输送运动员17名。 陶宝成 男 22岁 排球运动员 1978年被输送到省排球一队。现已是省排球队主力队员。 董玉明 男 19岁 乒乓球运动员 1979年被输送到省乒乓球一队。 ...
篇下序
第二十五篇 社会篇下序 明水自民国12年(1923年)设治到1985年这 60多年间,人口增长4倍。旧社会,人民生活贫困,文化落后,风俗习惯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做了国家的主人,生产逐年发展,生活逐年改善,科学文化水平也逐年提高,旧社会遗留下来的陈腐习俗,已逐渐...
章下序
第一章 人口章下序 1924年全县人口总数只有6万余人,人口素质也较低下,伪满康德3年(1936年)全县识字人数只有 15.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口数量和素质同步增长。到1985年全县人口已达33万余人,在人口素质方面,仅文化程度一项就和旧社会有天壤之别,伪满洲国14年,明水县...
第一节 人口概况
第一节 人口概况 从民国13年(1924年)起,到1985年,全县历年人口总数、历年人口自然增长情况,人口构成、人口密度等情况,如下列各表。 一、历年人口总数 历年人口统计表 续表 二、历年人口自然增长 ...
第二节 婚姻家庭
第二节 婚姻家庭 一、婚 姻 (一)婚姻制度 清朝、民国、伪满时期,全县城乡完全实行封建买卖婚姻制度。1950年《婚姻法》颁布后,全县城乡开始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二)夫妻关系 清朝、民国、伪满时期,夫妻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农村尤为严重。妻子必须听从...
第三节 人口控制
第三节 人口控制 本县节制生育工作开始于1960年,直到60年代中期,在群众中影响不大,实行晚婚和节育的人数不多。1965年县成立计划生育委员会,由县委副书记兼主任委员,副县长兼副主任委员,设立专门办事机构,加强了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推动了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1970年后,全县人口自然...
章下序
第二章 人民生活章下序 旧社会,明水人民生活水平低下,解放后有了显著的提高,并在不断地提高。伪满康德元年(1934年)郭殿仁屯(现在的东兴乡东利村)全屯每口人年平均现金支出为6.61元,1982年全屯每口人年平均现金支出为140.65元。民国19年(1930年),本县木工工人最高年收入为...
第一节 农民生活
第一节 农民生活 解放前,民国时期和伪满洲国时期,县内农民贫富悬殊,生活差别很大。地主富农粮食有余,陈的接新的,有所谓“大口小口,一月一斗”,人均口粮(成粮)每月五十斤,贫苦农民有的吃一斗买一斗,有的吃上顿没下顿。地主富农住的暖房热屋、宽敞明亮;贫苦农民住马架、住土房,还有的住地窨子,夏...
第二节 职工生活
第二节 职工生活 解放前 木工工人 同聚祥木铺,民国19年(1939年)大势金每月6 500吊。 蔡家木铺,伪满大同2年(1933年)大劳金每月11元。 春林木木铺,伪满康德2年(1935年)大劳金每月14元。 榨油工人 餘德涌油坊,伪满康德4年(1937年),大油匠每月工资...
章下序
第三章 宗教章下序 解放前全县共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 5种宗教。在佛教、道教信徒中,真实信仰,通晓教义者甚少,指佛穿衣、赖佛吃饭者居多。解放后,佛教、道教已无信奉者,基督教、伊斯兰教尚有信徒。
第一节 教派
第一节 教派 佛 教 清宣统三年(1911年)九月,龙山寺在县城东南隅建成,本县开始有佛教信徒,到民国18年(1929年)全县共有和尚7人,到伪满康德4年(1937年)全县共有和尚15人,尼姑 3人,共18人,其中临济派8人,昆卢派10人。±地改革后,全县无信佛教者。 道 教 ...
第二节 寺观庙宇
第二节 寺观庙宇 解放前,明水县共有庙宇14处。明水镇内4处,乡村10处。第一座庙宇是清宣统元年(1909年)在升恒社一甲二井建造的龙泉宫,最后建成的庙宇是伪满大同2年(1933年 在明水镇内建起的观音庵。这14处庙宇中除明水镇内的祥云寺是明柱、斗拱、飞檐式的古典建筑而外,其余均甚简陋。...
章下序
第四章 帮会章下序 万法归、一贯道、儒俗门道、黄羊教等先后在民国和伪满时期传入本县。信徒多者三四百人,少者二三百人。被拉入者多系小市民和农民群众。这些帮会,有的在伪大同 2年(1933年)有过较大的活动,以后在伪满时期无大活动。1945年本县解放以后,又都蠢蠢欲动,当即被人民政府取缔...
第一节 帮会组织
第一节 帮会组织 一贯道 一贯道在伪满康德8年(1941年),由拜泉、安达两县传来明水,在县城共有两柜,信徒400多人(其中女信徒90人),多系小商贩和无业游民。解放后,该道编造谣言,恫吓群众,进行反对共产党、反对人民政府的宣传,妄图变天,1950年被取缔。 万法归 民国20年(1...
«
1
2
...
13695
13696
13697
13698
13699
13700
13701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