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队伍建设
第二节 队伍建设 随着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电视职工队伍也在不断成长壮大,1974年建台初期,全台只有13名职工,其中行政干部7名、工人6名。到1982年,已有职工41名,其中行政干部12名、技术工人29名、待业青年10名。到1985年末,电视台设行政副台长1名、技术副台长1名、保卫干事1...
第三节 技术设备
第三节 技术设备 自1974年至1982年,电视台有95米高的自立式微波铁塔1部,83米高的自立式发射塔1部,147米高的拉线塔1部;自备发电设备1套(配有120马力柴油机1部、64瓩发电机1台);75千瓦黑白发射机(1982年改造成彩色发射机)1部,国产10千瓦调频机1部,8千兆(8G...
第四节 电视机的普及
第四节 电视机的普及 1974年,电视台初建时,全县只有电视机14台,多是县城各机关的,城内居民只有 5户有小型黑白电视机。到1979年底,全县共有各种型号的电视机163台,其中有彩色电视机 10台,黑白电视机153台。县城各机关有电视机82台,其中彩色10台,黑白 72台;城镇居民有黑...
第一节 地方报纸
第三章 报纸第一节 地方报纸 《明水生产简报》 1956年 6月,县委为了便于指导全县工作,深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全县革命和生产的大好形势,抽调 3名干部,成立了《明水县生产简报》编辑部。简报为八开两版,每周一期。简报除刊登全县革命、生产、生活大事外,也适当刊发一...
第二节 编辑队伍
第二节 编辑队伍 在办《明水生产简报》时,抽 3名兼职办报人员,编制在生产办公室内。1958年改为《农业大跃进快报》时,只有1名编辑人员,编制在农业大跃进办公室。1958年7月 1日,创办《明水生产报》时,设编辑部,配 5名编辑人员,由县委宣传部部长兼任总编辑,设专职副总编辑1人、秘书1...
第三节 印刷设备
第三节 印刷设备 县报社附设印刷厂 1处,以印刷报纸为主,同时也承担一部分社会上的印刷任务。报纸的拣字、排版都是手工操作;裁纸印刷是机器生产。有两台陈旧的平纸机。自己不能烂制锌版,各种报纸刊头,都是在外地预制的。有些新闻图片,均由新华社供给,地方新闻不能配发照片,如有重要报道,需要配发的...
第四节 报纸发行
第四节 报纸发行 1956年办《明水生产简报》时,每期印 1 500份,除在县内发行外,还向省、地有关部门上报和与兄弟县交流一部分。 1958年办《农业大跃进快报》时,每期印 2 000份,免费增阅,县城发至县直各单位,农村发至各生产大队。 1958年7月 1日,改为《明水生产报》后...
第一节 通讯组织
第四章 通讯报道第一节 通讯组织 县委为了加强对新闻报道工作的领导,组织全县广大工农兵业余通讯员,积极踊跃地向党的各级报刊和电台投稿供稿,及时准确地反映县内各条战线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好经验,于1961年8月5日,正式成立了通讯站,设站长1人、记者...
第二节 通讯队伍
第二节 通讯队伍 明水县通讯队伍可分为专职和业余两支。专职通讯队伍即县委宣传部专职通讯干事和各公社(乡镇)党委的通讯干事。1961年始建通讯站时,设专职记者2人,1963年减少为1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通讯组撤销。1967年县革委成立后,组建了军队和地方干部双结合的通讯组,配...
第三节 组稿用稿
第三节 组稿用稿 明水县的广大专、兼职通讯员,在各级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坚持业余写稿,积极向上级新闻单位投稿供稿,从1968年到1985年的16年中,全县共向省级以上新闻单位投稿 5万多篇,共发稿3 968篇,其中中央级主要报纸、电台发稿 282篇;省级主要报纸、电台发稿3 544篇;其他...
篇下序
第二十三篇 卫生篇下序 民国12年(1923年)12月明水设治,当时的设治局和后来的县政府都没有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无人管理;疾病医疗全靠中医。 民国时期明水中医最多时为 242人,其中较好的是略知汤头药性的,有不少只是记住几个药方就自己称医治病。西医更少,医术也低,虽挂医院招牌,实则一人而已。...
章下序
第一章 医术章下序 民国和伪满时期,明水的医术主要是中医的切脉、吃汤药。民国14年(1925年)西医外科传入明水,也只有现在一般护士的水平。伪满的县立医院有西医内外科,也只是打针、吃药而已。1945年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县中西医术有了较大提高,到1982年县医院能做肝癌切除术,...
第一节 中医
第一节 中医 清末、民国时期 清末、民国时期,明水治病全靠民间中医。中医在治疗疾病、保护人民健康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医以切脉 (辅之以望闻问)和汤药 (辅之以丸散丹)治病,也有兼用针灸的,光绪十年(1884年)中医孙广元由宽城子(吉林省长春市)迁至明水境内行医,是明水境内第一个中医。民...
第二节 西医
第二节 西医 民国时期 医校毕业者甚少,多系在外地公私医院充当助手或工友,耳濡目染,稍知医术皮毛,并无活人技术,为谋生计,迁来明水,在种痘和静脉注射上常常发生事故。 伪满时期 县立病院内科只有听诊器,体温计,外科只能对五官科、皮肤科、口腔科等疾病进行简单处理。 解放以后 194...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明水县中西医结合工作,从1958年开始抓起。西医学习中医主要通过下面几种形式: 一是离职学习中医。1970年、1972年县卫生科先后派两名科主任级西医到黑龙江省中医学院离职学习中医,学习期限各为2年。 二是举办短期训练班学习中医。1974年6月在县卫生学校举办了西...
«
1
2
...
13692
13693
13694
13695
13696
13697
13698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