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地域面积与土壤
第二节 地域面积与土壤 农场总控制面积120万亩,其中耕地面积60万亩。 土壤分棕色森林土、草甸土、白浆土三类。 棕色森林土,垦前有机质2.5%,全磷0.08%,土壤比较瘠薄,宜耕性强,属二、三类土壤,黑土层12~19厘米,面积为26万亩,占全场土地面积的22.7%。 草甸土...
第三节 气候与水文
第三节 气候与水文 一、气候 二九○农场位于中高纬度地带,属大陆性寒温带气候,北靠寒冷之极的西伯利亚,冬季干燥、寒冷、漫长,夏季雨量充沛、温热、湿润,春季多风、少雨、干旱,秋季短促,降温急剧,9月中、下旬即有霜冻。 1986~2000年15年间平均温度2.0度,最热是7月,平均温度...
第四节 河流与泡沼
第四节 河流与泡沼 二九○农场境内较大的河流是蜿蜒河,水源来自黑、松两江,起于绥滨农场,途经绥滨县,至二九○农场境内入松花江,境内流经长度44.47公里,横贯农场东部,时断时续,河身蜿蜒弯曲,故称蜿蜒河,流域面积61万亩,易涝面积45.08万亩,经过除涝治理,除涝面积25.8万亩,河流杂草丛生...
第五节 自然物产
第五节 自然物产 建场初期,人们常以“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来形容农场自然物产的丰富,丛林成荫,草原辽阔,两江、河流水系发达,是野生动植物、鱼类、鸟类繁衍生息的好地方。 常见鱼类达60多种,在黑、松两江捕到十多斤重的鲤鱼、鲶鱼、胖头、鳌花不足为奇,黑龙江捕到几百斤、千余斤的名...
第三章 职工构成
第三章 职工构成 二九○农场职工队伍构成主要有八部分,一是1955年农建二师五团转业的1700名部队官兵;二是1958年成都部队复员来场的800名干部、战士;三是1959年山东沂水、沂南、蒙沂支边青年850人及梁山1800名移民;四是1966~1970年间下乡来场的京、津、沪、哈、温州、佳木斯...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四章 组织机构第一节 机构沿革 1986年以来,农场按照“精简效能,服务基层”的原则,先后进行了几次改革,旨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转变工作职能,减少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减少机构、人员,减轻基层负担,更好地为农场经济建设和广大群众服务。1986年农场设有政工和社会性部门15个,其中整党办、...
第二节 领导人更迭
第二节 领导人更迭 农场党政领导任职情况表0000046;[/$$p]
第一节 人口
第五章 人口与民族第一节 人口 一、全场总人口:2000年11月1日为25529人,其中男性13144人,女性12385人,与1985年末27792人相比,减少2263人,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调转和死亡。 200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5‰。 二、家庭户数:2000年为9530户...
第二节 民族
第二节 民族 2000年全场有汉族25173人,少数民族354人,其中满族226人,朝鲜族21人,赫哲族26人,彝族23人,蒙古族24人,苗族8人,回族2人,锡伯族7人,土家族4人,高山族1人,羌族4人,藏族1人,侗族4人,纳西族2人,白族1人,未识别民族2人。
第六章 分场生产队简介
第六章 分场生产队简介 一分场 位于二九○农场东南部。东靠绥滨县东方乡,南西两面与绥东乡、二分场接壤,北与四分场相毗邻。土地面积138.5平方公里,总人口2834人,其中职工1314人,以汉族为主。辖10个农业生产队、1个农机修理所,还设有银行、通信、商店等生产、生活服务部门。年总产值5...
第一节 经营规模
第七章 经营状况第一节 经营规模 农场经过45年的开发和建设,已经发展成为以农业为主导产业、贸工农各业多种经营的现代化大型国有一级农垦企业。 2000年,全场耕地总面积为60万亩,有5个分场、49个农林牧业生产队,3749个家庭农场。全场总人口25529人,职工10864人。全场共有独立...
第二节 经营成果
第二节 经营成果 15年来农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农场国内生产总值2000年达到2.93亿元(现行价),比1988年增长了6.24倍,企业利润642万元。15年上交国家利税莰53万元。农场经济状况在垦区农场属一流水平。 农业逐步向优质高效农业发展。粮食作物产量和其它经济作物产量稳步上升。2...
第一章 农业经营体制改革
第二编 体制改革第一章 农业经营体制改革 1985年,农场经济体制改革拉开了序幕。它以兴办家庭农场为突破口,打破了以往计划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农场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家庭农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生产经营从统种统收,到承包到户、自主经营;粮食管理由农场统一安排生产计划、上交、收购,到自主决定...
第一节 兴办家庭农场
第一节 兴办家庭农场 1984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通知》指出:“国营农场应继续进行改革,实行联产承包制,办好家庭农场。”农场于1984年12月4日制订下发了《二九○农场全面改革兴办家庭农场和工副业放开经营试行方案》。家庭农场以户为单位,实行家庭经营。渔场、畜禽作价卖给个人,产权归己...
第二节 打破固定工资制
第二节 打破固定工资制 从1986年起,农场继续对家庭农场职工实行预借生活费,工资及各种补贴记入档案管理。对凡参加家庭农场和从事养殖业、渔业生产的职工,按规定上交产品以及其它收入全部通过生产队结算的,每月按本人基本工资60%预借,对1958年前参加工作的老干部、老工人和职工少、家庭人口多、确实...
«
1
2
...
14313
14314
14315
14316
14317
14318
14319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