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七十壮士以身殉国
七十壮士以身殉国 1936年春,柞树才吐新芽,大约是4月末光景,一支志愿抗日队伍来到向阳屯。 当时,向阳屯叫小西林子,附近散落几个居民点,均属绥滨县。这支70多人的队伍,白天隐蔽在向阳屯南边,现绥滨农场十队、十一队之间的金假山上(相对高度10余米,因一户叫金假臣的人家早年居住而得名,其上...
小西林伏击战
小西林伏击战 1937年6月末的一天上午10时左右,小西林的人们象往常一样,收工吃饭。突然,屯前的路上响起了激烈的枪声,并掺杂着呼喊和惨叫声。已过惯动乱生活的人们,对这一初似乎都习以为常,但还是有不少青年人,爬房上树,以看究竟。 原来,这是抗联的一支部队在伏击敌人。领导人叫伍省。这天,他...
智取警察所
智取警察所 1938年5月上旬,郭家屯伪警察所的电话叮铃铃地响了起来,话筒里讲的是日语,说有位大“太君”要到郭家屯视察,让警长出屯迎接。 既然是长官来了,哪敢怠慢。奸诈狡猾的警长西泽(日人)既怕得罪了上司,又怕上当受骗,左右为难,想了个两全之策,由他本人带3名警察前去,所长刘永魁...
一位抗联联络员的回忆
一位抗联联络员的回忆 (忆者尹丰仪,山东省掖县东尹家村人,垦荒队员,场木材厂木工,已退休。1934年到黑河、哈尔滨当杂货店学徒。1935年在长春加入抗联,为秘密联络员。1936年曾到江滨送过信。下面,就是根据他的回忆整理的记录。) 1935年,我18岁,和一批劳工到吉林桦甸县老金厂给日本...
第六章 生活水平
第六章 生活水平 江滨人民的生活,总的来说可以用“温饱”概括,并向“小康”过渡。 年代不同,“温饱”的水平也不一样。 垦荒初期,普遍无现金收入,吃粮虽充足,但细粮、副食极少,只有年节方见白面、肉类。住房紧张,即使草房,也是一屋两家对面炕。交通不便,没有自行车,机动车辆少见,来往多...
封页
封页
内封页
内封页
编纂委员会
编纂委员会 《江滨农场志(1986~2000)》 编纂委员会 (以姓氏笔画...
江滨农场区域图
江滨农场区域图
彩页1
彩页彩页1 农场场部团结路大门入场处(摄于2005年)。 位于农场北部江河流域的自然生态景观(摄于1998年)。
彩页2
彩页2 1986年5月21日,时任省委书记孙维本(前排左二)在时任农场总局局长王强(二排左三)和农场场长佟本兴(前排右二)等人的陪同下,视察了农场二十一队的队办工业。 1988年11月8日,时任省长侯捷(右二)视察农场二十一队时正在听取场、队领导的汇报。 在2000年中俄贸易洽谈会...
彩页3
彩页3 时任农场场长陆书富(左)和党委书记杨殿明(右)正在高产试验田中查看水稻生长情况(摄于2001年)。 农场党委书记潘光明(左三)、分公司总经理顾坚(右二)及主管史志工作的农场工会主席宁福光(左二)正在听取场志主编原君海(右一)和副主编王彦海(左一)汇报史志工作(摄于2005年)。 ...
彩页4
彩页4 1990年4月召开的农场第六次党员代表大会会场。 1996年10月,农场召开庆祝垦荒40周年纪念大会。图为大会主席台。主席台后上方悬挂的是垦荒40周年纪念徽章标识,此次纪念活动共制作了千余枚徽章分发给农场的垦荒者们。 农场的绿色有机农业倍...
彩页5
彩页5 农场1990年建成一座粮食处理中心,日处理粮食3000吨。图为粮食处理中心一角。 农场农机厂能够制造各种小型农机具。图为农机厂制造的稻麦割晒机(摄于2000年)。 设在农场的北珠米业公司江滨分公司厂房外景(摄于2000年)。 农场粮豆作物实现...
彩页6
彩页6 农场航化作业喷洒药肥面积达到了85%,图为正在航化作业(摄于2000年)。 农场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图为麦收时大中型联合收割机正在进行作业比赛(摄于1994年)。 农场生产队的塑料大棚育秧基地(摄于1999年)。 水稻是农...
«
1
2
...
14338
14339
14340
14341
14342
14343
14344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