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民族
第二节 民族 延军农场总人口为11234人,其中汉族11153人,占总人口的99.3%,满族29人,占总人口的0.26%,回族35人,占总人口0.3%,蒙族7人,占总人口0.06%,朝鲜族1人,占总人口0.008%,僮族9人,占总人口0.08%。 这五个少数民族,长期与汉族同学习、同劳...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三章 延军农场机构沿革第一节 机构沿革 二十七年来,延军农场经历了五次大的变动。 一、建场初期: 1958年4月予一师农场—,隶属于伺时建立的国家农垦部领导的合江农垦局。 予一师农场下设三个分场,23个生产队(包括专业队)。 总场机关,设党委办公室和场部办公室,下...
第二节 农场党政领导人更迭
第二节 农场党政领导人更迭予 一 师 农 场一九五八年四月—七月总场长:王玉海书 记:刘德林副场长:徐官、林书勤、华瑞、孙燕章副书记:王永固 一分场场长:华瑞书记:王永固 副场长:金永清 副书记:于寿春 二分场场长:孙光俭书 记:王国述 ...
第一节 经营规模
第四章 经营规模与成果第一节 经营规模 1958年予一师农场时期,转业官兵创建三个分场,22个生产队。拥有汽车6台,吉普车1台,大中型拖拉机24台,各类农具53台。开荒17,368亩,播种面积4,336亩。 1958年9月至1963年2月,萝北二分场时期,有职工932人,4个生产队。...
第二节 经营成果
第二节 经营成果 1958年播种面积4,336亩,其中杂粮面积3,670亩。亩产87公斤,总产32吨。猪142头,马97匹,牛41头,羊15只。 1958年至1963年,5年期间播种面积197,620亩,平均亩产44.6公斤,总产5,424.2吨。1963年存栏猪616头,马70匹,牛...
第一节 王震部长作动员
第二编 简史第一章 建场初期(1958—1963)第一节 王震部长作动员 延军农场于1958年5月23日在黑龙江省萝北县延兴地区正式建场,至1985年已有27年的历史。其发展经过了五次大的变动,初建为予一师农场,后改为萝北农场二分场、延兴农场、兵团十三团、延军农场。其发展道路是曲折的,经...
第二节 王玉海场长打前站
第二节 王玉海场长打前站 1958年4月30日,予一师农场场长王玉海带着一支20多人的先遣小分队到萝北县打前站,为大部队找宿营地,勘察总场与分场建场地址和生产队的建队位置。 王玉海场长带领先遣小分队4月30日晚到达萝北县凤翔镇。先遣队人员在一家小饭馆吃过晚饭后,在蒙蒙细雨中背着行李到县...
第三节 兴安岭下摆战场
第三节 兴安岭下摆战场 5月10日,大部队从汤原开到萝北县和肇兴乡住宿待命。5月23日,除留下少部分留守人员在县城之外,全部开进农场工地。 总场部和三分场人员从凤翔出发,经鸭蛋河,翻越几座山,走六十多里山路进入工地。总场部人员开始乘汽车,到洋灰垛(日本鬼子在山里修筑工事剩下的水泥堆),...
第四节 农场领导的模范作用
第四节 农场领导的模范作用 在建场初期,予一师农场改为萝北农场二分场。王玉海、刘德林、孙光剑、王国述、桑林亭等农场领导被调往他场、他地。宋云彪和管庆林在延兴地区工作多年。1960年,宋云彪在萝北县当了一年宣传部长,又主动要求回到延兴任职。他对延兴和延兴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宋云彪和管庆林以农场...
第五节 来自五湖四海的垦荒战士
第五节 来自五湖四海的垦荒战士 建场初期,主要靠两支人马,一支是1958年转业官兵和从友谊、绥滨、二九○、曙光等农场调来的拖拉机手组成的机务队,另一支是山东支边青年和山东梁山、东阿的移民。 建场初期,干部、职工来自五湖四海,有的来自四川、贵州、江苏、浙江、福建,有的来自山东、河北、河南...
第六节 并场风波
第六节 并场风波 萝北二分场经营四年连续亏损,场子又小,被列为没有发展前途的农场。1963年初,总局党委决定,将二分场撤消,与七分场合并,成为名山农场的一个作业区。 二分场眼看就要被砍掉了,当年予一师转业官兵用血汗创建的予一师农场二分场就要交出去了,真让人难受啊?萝北县委书记徐官和宣传...
第一节 新班子,新作风,新局面
第二章 东总时期(1963—1969)第一节 新班子,新作风,新局面 1963年3月,东北农垦总局党委决定:将二分场扩建为延兴农场,同时成立延兴乡政府。总局、地委任命了农场、乡政府领导干部:宋云彪任书记兼场长,陈金山任农业机务副场长,单西庆任副书记。4月份,上级又派王承先来任场长,同时还调...
第二节 “三八”桥火灾
第二节 “三八”桥火灾 火灾发生于一九六五年三月十日下午五时许,当日下午四时三十分,筑路工人下班后,大部分职工吃完晚饭,部分女工准备请勘察队的同志给照相,有的照了,有的因天黑没照,先后回到工棚,有的休息,有的打扑克,这时女工祁淑琴找不到自己的脸盆,就问王淑芬。王说:“没有看见”。祁说:“那我...
第三节 社会主义教育
第三节 社会主义教育 延兴农场的社会主义教育进行了两次:一次在1964年3月1日至15日共半个月,是面上的教育,一次是在1966年10月,上级派社教团来场开展的。后因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社教团撤走。 这次社会主义教育,按中央“双十条”和“廿三条”的精神,以阶级斗争为纲,训练骨干,摸清情况...
第四节 “66、3”转业官兵参加农场建设
第四节 “66、3”转业官兵参加农场建设 为了巩固边防,加强边疆建设,从沈阳军区所属部队转业10,769名官兵到黑龙江省,分别在东北农垦总局、省农垦厅、省水产局所属边境农场组成生产建设兵团农建第一师和第二师。 1966年3月,从旅大警备区要塞区转业到延兴农场的官兵258人,其中八个干部...
«
1
2
...
14426
14427
14428
14429
14430
14431
14432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