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五节 文化大革命
第五节 文化大革命 一、农场大乱 1966年4月,在中央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的鼓动下,出于对毛主席的热爱和对党的信任,部分群众开始在场部地区“破四旧、立四新”,即“破旧思想,立新思想;破旧文化,立新文化;破旧风俗,立新风俗;破旧习惯,立新习惯”。他们把...
第六节 文革中延兴的农业生产
第六节 文革中延兴的农业生产 文革中的延兴农场,连续三年盈利。1966年盈利11.8万元, 1967年盈利48.9万元,1968年盈利17.1万元。三年共盈利77.8万元。当时,农场各级党的组织瘫痪,行政指挥系统失灵,各级领导干部受到批斗。在那样混乱的情况下,穷延兴却盈利三年,实在是个怪现象...
第一节 组建十三团 否定原农场
第三章 兵团时期(1969—1976)第一节 组建十三团 否定原农场 1969年2月6日,撤销延兴农场名称,组建十三团。代号“设字206信箱”,隶属兵团二师。 十三团组建后,按部队编制设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下设股。生产队改称连队。团机关各部门领导正职由现役军人担任,副职由原农场...
第二节 “—打三反”、“两个深挖”
第二节 “—打三反”、“两个深挖” 1970年,根据中央(70)5、6号文件精神,十三团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一打三反”运动,(即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打击现行反革命)和“两个深挖”(深挖五、一六分子,深挖特务间谍)运动。 政委申连仲带工作组到一连,他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
第三节 基本路线教育
第三节 基本路线教育 1971年十三团开始搞基本路线教育运动,直到1976年四人帮倒台,持续五年之久,年年都是结合“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运动来开展的,年年组织基本路线教育工作组下连去抓运动。基本路线教育和其他运动一样,以阶级斗争为纲,狠反右倾,狠抓阶级斗争新动向,狠抓资本主义倾向。工...
第四节 钱君复反潮流
第四节 钱君复反潮流 1973年十三团出现了钱君复反潮流的事件,这个事件闹了两年多才结束。 事件发生的原因:当时社会上正在批林批孔,批儒评法,批修正主义路线回潮。1973年大学招生有群众推荐这一环节。钱君复报考大学,在群众中拉票。陈志刚把钱的行为告诉了孟凡瑞,孟在教师大会上批评了钱拉票...
第五节 农业学大寨
第五节 农业学大寨 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十三团有成绩。团党委发动群众为改变农业生产条件,进行了一系列大会战——水利大会战、挖草炭土大会战、平整土地大会战、积肥大会战,确实收到一些效果。 水利大会战时,集中数千人分南北两条战线进行突击。1972年冬天,全团集中了一至六连的职工和一中、二中...
第六节 知识青年
第六节 知识青年 从1968年秋天开始,北京、天津、上海、哈尔滨、温州青年相继来场,共2,093人。比原农场职工增加了一倍。十三团开荒建点,扩大生产,八年间共建了9个生产连队扩大耕地面积一倍,达到了 162,867亩,建生产用房面积13,833平方米,建职工住房面积111,801平方米,给青...
第一节 开荒建点 扩大生产
第四章 农管局时期(1976—1985)第一节 开荒建点 扩大生产 1976年12月,兵团改制。 1977年2月,恢复农场体制,改名延军农场。 农场党委从多年的实践中认识到,在人口众多的情况下,不扩大耕地面积,在土质瘠薄的半山区,要盈利很困难。 1977年5月,...
第二节 五大建筑
第二节 五大建筑 新面粉加工厂。1978年,因人口增多,原延兴面粉厂太小,不能满足需要,5月又破土动工,修建2,427平方米的新面粉加工厂。次年9月全部安装就绪,10月1日正式开机试产。新的面粉加工厂设备比较齐全,从清粮到加工,从出面到入库,均系自流作业。班产面粉17—18吨。高高的厂房屹立...
第三节 落实政策平反冤假错案
第三节 落实政策平反冤假错案 1978年,农场给文化大革命中被错揪、错斗的138名干部职工平反,恢复了这些同志的政治名誉,并安排了适当工作、补发了扣发的工资。纠正了13起冤假错案,并协同萝北县公安局做好善后工作。 1979年,为出身于地主、富农家庭的子女改定了成分,卸掉了他们的思想包袱...
第四节 重视培养人才
第四节 重视培养人才 三中全会以后,延军农场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重视培养人才,对知识分于做到政治上关心,工作上重用,生活上给以必要的照顾。 延军农场从本场工作人员中先后提拔的几名副场长都是知识分子出身。如:唐树学,刘绍鹏,邝雄洲,刘泰山,孙占新、姜贵成、陆加坤等。 延军农场在培...
第五节 打击刑事犯罪分子
第五节 打击刑事犯罪分子 为把职工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为把学生培养成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农场在青年职工中和学校中进行了“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法制”教育和学习“张海迪”活动。这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了很大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资产阶...
第六节 跌入经济低谷
第六节 跌入经济低谷 延军农场自1981年到1984年连续三年经营亏损,亏损总额近800万元,形势十分困难。 延军农场八三年秋、八四年春涝灾十分严重。从四月五日开始突击顶凌抢播、抗涝播种至六月十四日以后,奋战七十天,完成播种面积167,631亩。占计划的70.5%,有66,929亩未能...
第五章 中苏边界的风云(1958—1985)
第五章 中苏边界的风云(1958—1985) 1958年,予一师农场建立,后改组为萝北农场二分场。农场管辖的中苏边境线上,两国军民和睦相处。当时,我方一带地区没有军警,没有边防部队,处于中苏友好时期。双方船只在江上相遇,互相鸣笛,人员走上甲板互相招手致意。在农场五队北边五六里的江边处,有我方...
«
1
2
...
14427
14428
14429
14430
14431
14432
14433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