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集贤县造林绿化工作成效卓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集贤县植树造林工作不断发展。自1981年起,连续被评为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县”、全市“造林绿化标兵县”、1986年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全县累计造林面积191659亩,平原覆被率14%。他们的做法是:1.坚持造林与水土保持相结合,营造农田防护林带3600多条,形成...
宝清县积极发展创汇农业
1986年,宝清县加快了外贸出口综合基地县建设的步伐,在发展创汇农业产品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全县外贸出口总额达到2430万元,比历史最高的1985年增长71%。创汇总额在出口商品换汇率降低的情况下达到606.7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0.7%。其中大豆、红小豆、白瓜籽、饲料等农业主要创汇品种的创汇额...
富锦县实行各界人士参政议政制度
富锦县委、县政府建立和实行了各界人士参政议政的制度,使县委、县政府对重大问题的决策开始走上民主化、科学化的轨道。其主要形式有: 1.群众议政会。请全县各方面的群众代表、技术经济管理专家、党政干部参加;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年度经济计划和精神文明建设规划以及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对...
依兰县重视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1986年,依兰县在改善办学条件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新建了标准化砖瓦校舍20358平方米;修缮校舍22462平方米;新建砖(石)围墙34437米,添置学生桌椅9766套;购置图书3万余册、教学仪器2万余件;投资总额达21.6万元。其中:长岗、江湾、德裕3个乡镇校舍全部实现了砖瓦...
汤原县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成效显著
汤原县是省水稻重点产区之一。1983年开始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到1986年水稻面积发展到100140亩,比上年增加3倍;平均亩产达450公斤,比直播增产150公斤。全县仅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这一项就增加收入800多万元。汤原县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对...
桦川县治涝见成效
桦川县位于三江平原西部,全县地貌特征是西高东低。东部的东河、梨丰、新城、中伏4个乡镇属低平原地带,低洼易涝,耕地面积达5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7%。过去没有排水设施,每年一到汛期,洪水泛滥,不仅淹没了大面积农田,也给人民生活带来极大困难。1974年,安邦河涝区被列为国家治涝区。13年的治理,排...
萝北县发展黄金生产
1986年,萝北县产金比上年增加174.3%,跨入国家黄金生产的先进县行列。 萝北县黄金资源丰富,由于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对黄金生产实行的优惠政策,加强对黄金生产的领导,对资源统一管理,产品统一收购,极大地调动了各部门、各行业和广大人民群众生产黄金的积极性。截至1986年底,萝北县地方所属进行采金生...
绥滨县大力发展井种水稻
1986年,绥滨县发展井种水稻,使水稻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有大幅度提高。实播水稻面积15.6万亩,比1985年增长73.3%,当年纯增水稻面积5.3万亩,等于前两年扩大水稻面积的总和。直播田平均亩产575.6斤,9000亩插秧田平均亩产851斤,高产地块亩产达1100斤。水稻总产达到7808万斤...
同江县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1986年,同江县社会总产值达10510万元,比上年增长17.5%;国民生产总值完成5647万元,比上年增长64.9%;工农业总产值完成6087万元,比上年增长21%;人均国民收入675元,比上年增长8.3%。 工业战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426万元,增长速度超过全佳木斯地区。预算内企业实现利...
饶河县大力发展养貉业
饶河地区乌苏里貉以个头大、体型高、毛皮光亮、貉绒丰满,具备其他貉种所不具备的优良特征而驰名中外。其貉皮是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畅销货。饶河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采取以下四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利用野生乌苏里貉数量多,每年可捕捉300—400只的优势,组织人力捕捉野生乌苏里貉作为种源,建立了原种场,为群众养...
抚远县修建防洪堤
抚远县地处三江平原下梢,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的夹角区内,地势低洼平缓,平均海拔在37—60米之间,坡降为1/10000。历史上洪水、内涝、冷冻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1949年到1985年36年间,洪水泛滥成灾达25次之多。1984年和1985年连续2年的特大洪水灾害,给全县人民和国家财产造成的...
友谊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友谊县地处三江平原腹地,现有耕地150万亩,人口13万。友谊县(农场)的生产经营长期是单一的全民所有制经济、单一的粮豆生产、单一的“封闭式”商品流通渠道,束缚了经济发展速度。1984年以来,对旧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进行了大胆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1986年,进一步加快了调整产业结构的步伐。...
绥化地区农村经济和横向经济联合新发展
一、绥化地区农村经济获得五大突破 1986年,绥化地区认真落实省委“一年受灾,一年恢复”和要把绥化地区建成“两个先进地区”的要求,坚持“战胜困难,夺取丰收,全面振兴农村经济”的指导思想,动员群众,挖掘潜力,创造条件,增加投入,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广“两栽两化,一膜一攻”等先进技术,使全区农业...
绥化市依靠科技振兴经济
1986年绥化市被省定为科技重点联系市。 绥化市的科技事业现已初步形成五个体系:一是科技管理体系。科委强化了管理职能,各部门设立了科技管理机构,各乡镇、办事处配备了科技助理,企事业单位和村设立了专兼职科技管理人员。全市从事科技管理的人员达到了340人。二是科技培训体系。市里成立了一听电大、五所职...
安达市发展横向经济联合
1986年,安达市把发展横向经济联合作为深入改革的突破口和振兴地方经济的必由之路来抓。市里成立了横向经济联合领导小组,并且作出了以哈尔滨和大庆、大连为主要方向,以引进资金、引进技术为重点内容,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横向联合的部署。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率团外出考察、洽谈,开展联谊活动,推动了全市...
«
1
2
...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