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六编 科技、文教、卫生第一章 科技第一节 机构沿革1976年以前农场无专职科技机构。1977年1月,成立科技科。陈文成任科长。同时建立“军川农场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唐振民。在科技科主持下,组织技术人员开展各项科技攻关活动。是年,科技科汇同农林、农机、畜牧、医院等部门共同制定军川农场《科学研究计划...
第二节 科研成果
第二节 科研成果一、1968年。医务工作者谢邦和,经过200多次试验,用石灰和硫酸制成中草药注射液代替价格高、来源短缺的酒精,临床效果良好。经沈阳医学院鉴定,合乎国家医药标准。以后又以“石硫法”提炼中草药,治疗肿瘤病。 二、1979年,汽车队革新解放牌汽车CAl0—B型发动机,扩大进气孔道,减薄气...
第三节 大豆攻关试验
第三节 大豆攻关试验一、大豆4平方米攻关试验 1.试验地属草甸棕壤,有机质含量3.37%。前茬为甜菜。春翻深16—18公分,翻地前每亩施有机肥22吨,翻后耙两遍。 2.播前人工喷氟乐灵,垧施量2.5公斤,喷后耙三遍。 3.先施种肥,后追肥。 附表1 4.用钼酸铵万分之五拌种...
第四节 农机具改革
第四节 农机具改革本场农业机械多数是50年代设计,60年代的产品,适应性差,故障多,可靠性得不到保证。为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报废又可惜,只有进行适应性改革和改装。 历年重大改装和数量如下表: 附表4 机具改革情况 除上列机械外,对上囤机、粒肥机,清洗序环机等的改装,也...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二章 文化第一节 机构沿革建场初期,文化工作由分场文教助理负责,同时设文化馆长1名。 1963年文化活动由工会负责。十一团时期,文化工作由宣传股兼管。1979年以后,文娱体育活动、电影、图书等归工会主管,广播、电视、摄影归宣传部主管。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一节 机构沿革第二节 文艺 农场地处边疆地区,职工文化生活贫乏,各级领导十分重视开展职工业余文化活动。每当生产大忙季节,农场和生产队都要组织演出队或演唱组,深入田间、地头或场院演出,表扬好人好事,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年终组织文艺汇演,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1958年9月,八、九分场分别组成文...
第三节 体育
第三节 体育建场初期,条件虽然艰苦,但职工常在业余时间开展篮球、单双杠等活动。 1963年生产有了发展,职工的体育活动更加活跃,6月,农场举行了首届职工篮球赛。 1965年9月,省男女篮球队一行20余人来场,修配厂男队与省女篮二队进行友谊比赛,负于省女篮。这次比赛,对农场体育活动是个极大的推动。...
第四节 广播
第四节 广播1959年分场建立广播室。播出内容大多是通知、本场新闻、好人好事等。 1963年设广播站,自办少量节目,主要是转播。自办节目的稿件内容由播音员自己下队组织。 1966年通过电话线路,全场15个生产队全部安装25瓦喇叭,实现了队队有广播。两派斗争中,少部分生产队购买的广播器材被毁,场部...
第五节 电视
第五节 电视1978年,全场有一台电视机。1979年有7个生产队买了公用电视机,3个生产队买了投影电视机。1981年,电视机普及到个人家,全场职工购进电视机一千多台。1982年全场4,470户职工家庭有电视机3,130台。由于农场距双鸭山、鹤岗电视台较远,信号弱,图像有时看不清。为此,1984年农场...
第六节 电影
第六节 电影建场初期没有电影放映设备,由萝北县电影管理站不定期来场露天放映。即使是冬天,也只能在篮球架上挂上银幕,观众自带小凳,穿着皮袄,戴着大皮帽,在寒风中坚持观看。 196l年,八、九两个分场先后购进电影机。八分场有35毫米提包式放映机l台,九分场有16毫米放映机1台。两分场合并后,1964年...
第七节 摄影
第七节 摄影建场后,摄影工作起步很晚。但发展快,成果较显著。一是新闻图片经常见报(占总见稿数的五分之一)。《工人日报》、《中国农垦》、《黑龙江日报》、《黑龙江科技报》、《黑龙江农村报》以及《广西农垦》、《农垦报》等十多家报刊都刊登过农场的新闻图片。二是艺术摄影崭露头角。1982年11月宣传部张建军创...
第八节 图书
第八节 图书1964年,建立图书室,面积20平方米,藏书5百余册。“文革”中,绝大部分图书被烧毁,一部分被人拿走。1973年,恢复图书室,1977年藏书八千多册,1979年图书增加到三万多册。有政治、经济、科技、文艺和。各种业务书籍等。平均每日外借二百多本。1981年,开展读书活动,平均每天借书达4...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三章 教育第一节 机构沿革1958年至1962年,分场设文教助理负责教育工作。1963年至1968年教育归宣传部门主管。“文革”前,农场的教育业务工作主要由萝北县文教科领导。1973年,11团设文教办公室管理教育,负责人高殿胜。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恢复十年制教育和高考制度,场成立教...
第二节 小学教育
第二节 小学教育分场时期,场部设中心校,生产队办初小,教学业务由中心校负责。建场初期,办学条件虽然差,但是,由于学校领导是内行又兼教学,教师不断提高业务,县文教局经常深入下层作指导,所以,教学质量高,学生成绩好。毕业生上初中,去萝北县参加升学考试名列前茅。生产队学校学生少,年级多,采用复式教学,学习...
第三节 中学教育
第三节 中学教育1963年,场部中心校设初中班,有学生40名,是农场中学教育的起点。 1965年7月,成立农业中学,农场的教育事业进入了新阶段。农业中学最初有4个教学班,学生170名,教师8名。边学习边搞勤工俭学,学校办的很有生机。勤工俭学搞得也好。教学管理井然有序。 “文革”之初,学生造反夺权...
«
1
2
...
6874
6875
6876
6877
6878
6879
6880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