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工作概况
第二节 工作概况 1982年,文化补课对象10,927人。其中除一部分可以复试外,实际补课对象为10000人。技术补课为5000人,其中农机工人为3525人。 一、文化补课: 1981年,为文化补课进行准备,预订教材,年底筹办《电视初中》等。正式补课是从l982年1月11日《电视初中》开学起...
第三节 职工中专及电大
第三节 职工中专及电大 一、职工中专: 1983年7月l8日,由总局批准,农场成立“黑龙江农垦八五二职工中等专业学校”。l983年招收农机专业45名,农学专业45名,学制三年。1984年面向全管局招生,录取农机专业120名,学制三年。 二、中央广播学校内办班: 中央广播学校是农业部主办的,...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三章 中、小学教育第一节 机构沿革 1957年8月,农场筹建了第一所小学,1959年8月增设初中班,学校由农场宣传科领导。 1960年前后,农场成立文教科,设置中心学校。文教科在农场政治部领导下负责全场中小学工作。 “中心学校”是县教育局派出机构,在县教育局领导下负责全场小学工作,工作人...
第二节 中小学教育发展概况
第二节 中小学教育发展概况 农场的教育事业,经历了创建、发展、“文革”摧残和恢复振兴四个时期。 农场教育开创时期 1956年8月25日,农场场部成立了农场第一所小学。学校有两名教师:曾慧平、胡兰英。41名学生,编为两个复试班。借用开完饭后的食堂,用土坯木板当桌凳。 1957年10月,小学随...
第三节 师资培训及教育研究
第三节 师资培训及教育研究 一、师资培训 八五二农场的师资队伍,是以1958年从解放军速成中学及其它军事院校转业来场的文化教员为骨干,以知识青年为主体而组成的(地方转调和从师范院校毕业分配来场的教师不超过l0%)。据统计,91.2的中学教师仅有中学学历。20多年来,农场党委十分重视教师培训工作...
第四节 高考入学统计
第四节 高考入学统计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农场共为国家输送了766名学生。其中:大学本科340名;大专l77名;中专249名(见附表)。1983年全场录取大中专新生104名,l984年录取大专以上89名、中专62名。 1979年,南横林子中学高考升学率为l8%.l980-1981年高...
第五节 分场中学简介
第五节 分场中学简介 一中 1957年8月,随铁道兵第一批家属带来了8个学龄儿童。他们坐在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草屋里,树墩当登,板当桌,开始了他们的文化学习。l958年,一分场场部一钢铁镇的学龄儿童增至百人,建立了有五个年级的第一小学校。l966年,建农中班,后改为普通初中。1972年8月,高...
第一节 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第四章 职工中专、党校第一节 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1965年5月,经农垦部批准,成立了八五二农业技术学校,校长王仁钧,党委书记杨易风。设农机、农学、财会、畜牧等四个专业。从八五○、八五二、八五三、八五四、八五五、八五六、八五七、八五八、八五九、五九七、胜利、饶河等十二个农场的在职职工中,采取推荐...
第二节 党校
第二节 党校 一、干训队; 1971年8月,廿团党委决定在六营三连建立干训队,短期轮训付连职以上干部。当时,这个干训队是按部队团一级教导队形式组建的,由现役军人赵庆春任政教。第一年办了五期学习班,参加人数达到4695人。 后因条件太差,1972年大部分学习班在团部举办。当时主要组织干部学习《...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五章 卫生第一节 机构沿革 农场医院是1956年4、5月份开始筹建,6月份正式成立并收治病人。当时床位40张,全院人员共54人,只能对常见病和多发病进行诊断治疗。建院后不久,举办了首届期护理人员学习班。 1957年9月,57预备医院三分院全体工作人员到达农场,与原农场医院合并后全院达l43...
第二节 医疗
第二节 医疗 建院初期,医生多为内科。个别医生具有眼科、妇产科、外科一般基本知识。通过各种途径培训学习,现已发展为综合性医院。 外科初期可以作扩创缝合、阑尾、疝气、痔核、瘘核、骨折正复固定等手术。现对腹部常见病和外伤,不但能做出正确诊断和抢救,而且可以作胃、肠等多种腹部疾病大小手术。也可以进行...
第三节 人员培训情况
第三节 人员培训情况 多年来农场卫生系统采用办训练班,送出进修提高或入学深造的方法,培养医务技术人员。1958年4月,第一批外出进修人员到佳木斯卫生学校医院外科、眼科、放射线科学习。以后每年都有人到北京、上海等各省市有关单位进修,先后共达253人次,最短时间半年,有的一年以上。自办护训班十四期,...
第四节 卫生防疫
第四节 卫生防疫 1972年3月15日,二十团卫生队成立防疫组,编制九人。设有传染病组、卫生组、计划生育妇幼组。1979年1月后,防疫组撤销。l980年4月,农场设防疫站,全站9人,设流病组、卫生组、检验组,并陆续购置了必要设备。到l983年止,全场己形成三级防疫网,即农场站、分场站、生产队防疫...
第五节 计划生育
第五节 计划生育 1963年,农场建立计划生育委员会后,对全场进行节育、绝育动员。先由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做节育手术。后在全场组织了一支节育技术队伍,进行宣传教育,开展手术。 1963年~l984年,全场男扎3226人,女扎3597人。 1980年农场重新组成计划生育委员会,下设计划生育办公室...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六章 科技工作第一节 机构沿革 1960年,农场建立科委,并设立办公室,科委办主任赵学增,科技干事一人。多数分场配了一名专管科技工作的干事(或技术员)。当时,农场遭灾粮食不足,科委主要抓粗粮细作和制“代食品”,曾被评为农垦局先进单位。同时因拖拉机缺少柴油,科委抓了节油活动,试验利用超声波节油...
«
1
2
...
7077
7078
7079
7080
7081
7082
7083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