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1998年
1998年1998年 1月 7~8日 农场第二十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农场场长杜增杰所作的题为《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为本世纪末再造一个曙光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和1998年农场总体改革方案与生产财务计划以及其他配套方案。确立了 “125”经济发展奋斗目标:经营纯利润1 ...
1999年
1999年1999年 1月7日 农场第二十一届职代会召开。会议议题是审议王秀君场长所做《工作报告》,研究农场改革发展、结构调整奋斗目标、工作思路。会议历时两天半,分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宣铁富代表分局党委到会祝贺。 1月 19日 农场首次在教育系统实行人事制度改革,按照重公论、重政绩、重实践的...
2000年
2000年2000年 1月6日 农场普降大雪,场直地区平均积雪厚度达30厘米,场区交通全部终断。 1月 19日 农场召开第二十一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场长王秀君所作的《工作报告》、《农场2000年深化改革方案》、《发展畜牧业实施方案》、《农场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实施细则》等。 ...
章下序
第一编 地理 建置 人口第一章 地理章下序 曙光农场始建于1948年 8月,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境内。农场土地属于丘陵地带,总的趋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共有 3条同属于松花江水系的八虎力河、松木河、倭肯河流经场区。场区属寒温带大陆季风气候, 春季多东南大风,冬季多西北风,平均日照时数2 ...
第一节 位置
第一节 位置 第一节 位 置 曙光农场位于红兴隆分局西部、桦南县西部,西抵倭肯河、松木河与依兰县隔水相望。地理坐标为东经130°17′~130°39′,北纬46°13′~46°23′,处于松花江下游、完达山余脉延续地带。场部位于桦南县城西北方向9公里处的半截...
第二节 地貌
第二节 地貌 第二节 地 貌 农场土地属于完达山余脉延续的丘陵地带,场区海拔108~240米,地形总的走向是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呈现一条由东向西倾斜的鱼脊形。场区总面积 17 214.89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0 000公顷, 其余为荒山、林地、水域或牧地等。...
第三节 气候
第三节 气候 第三节 气 候 场区属寒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春季多东南大风,少雨干旱。夏秋季7~9月份降水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冬季多西北风,且有本地区所称的“大烟炮”即暴风雪。历年平均风速达4.3米/秒,历年平均气温 2.7℃。有效积温2 400...
第四节 土壤
第四节 土壤 第四节 土 壤 农场土壤分为四类,八个亚类。其中: (一)棕壤,分为三个亚类第一章地理 山地棕壤:一般为半风化的花岗岩残积物,土层薄,无垦殖价值,适宜植树造林。 沙岗棕壤:分布于八虎力河、倭肯河沿岸的岗坡地上,垦前植被为柞桦等幼林,母质...
第五节 自然资源
第五节 自然资源 第五节 自然资源 农场地下产白粘土,可做陶制品。有少量黄金储备。场区属贫水区。 生物资源包括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场区北部的山岗分布着零散的天然次生林,柞树、榛柴居多,间有山杨。可采集山花椒、山葡萄、蘑菇、黄花菜、蕨菜等。野生药材有刺五加、蒲...
章下序
第二章 建置章下序 曙光农场于1948年8月建场,到2000年,已走过了52年的历程。这50多年里。农场曾7次更名。随着历史发展的前进步伐,农场不断发展壮大,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到2000年,农场已成为党、政、工青妇、武装、公检法司各部门机构健全,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服全面发展的机械化农场。...
第一节 建置沿革
第一节 建置沿革 第一节 建置沿革 1948年8月,建立桦南县农场,归属合江省政府领导。 1949年5月,改为国营桦南机械农场,归松江省领导。 1949年9月,在孟家岗建立解放三团农场,归东北军区政治部领导。 1952年,解放三团农场交付松江省管辖,改...
第二节 农场领导机构
第二节 农场领导机构 第二节 农场领导机构 一、行政领导及分工 农场设场长1名,副场长若干名。 2000年农场领导机构如图 场 长 1991年至1997年期间,农场曾设分管水稻生...
第三节 生产队
第三节 生产队 第三节 生产队 第一生产队 始建于1949年9月,成立曙光农场后于1953年1月改为第一生产队。距场部11公里,东至牡佳铁路八虎力车站,北至八虎力乡东平村,西至朱家村,南至建华村。有居民 146户,总人口435人,其中职工121人。土地总面...
章下序
第三章 人口章下序 建场初期,农场人员来自桦南农场、解放三团(孟家岗农场)、桦南县大洼农场职工,又吸收了地方村屯人员。到了50年代末,有十万转业官兵中的部分官兵,四川省、山东省等支边青年和60年代大中专毕业生及城市知青相继来场,给农场带来了生机。人员虽然来自五湖四海,民族不同,生活习俗有别,文化...
第一节 人口规模
第一节 人口规模 第一节 人口规模 一、人口来源 曙光农场前身是1948年建场的桦南农场。当时由合江省建设厅在佳木斯市举办拖拉机训练班,以训练班的学员为骨干,开发建设了桦南县农场。 1949年9月 17日,由解放三团组建了孟家岗农场,人员来自湖南、四川、广...
«
1
2
...
7141
7142
7143
7144
7145
7146
7147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