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五节 耕作栽培
第五节 耕作栽培一、耕 作: 建场以来都是用苏式五铧犁进行耕翻,每年翻一次,耕深18—20厘米。小麦茬在收完小麦后到九月底要翻完;大豆茬,从收完豆到10月末秋翻结束。1964年前,因为伏秋雨水偏多,排水沟不配套,机械力量不足,伏秋翻地任务繁重。为了完成任务,每年都有一定的湿翻湿整地面积,增加了整...
第六节 轮作换茬
第六节 轮作换茬轮作与每年种植的作物之间的比例有关,而作物的比例又与年景的旱涝有密切的关系。 建场初期至1970年,各队的排水设施不够完善。遇到春涝,小麦播种往往完不成任务,小麦实际播种的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21—50%,这样只有多播种大豆。大豆占总播种面积的42—66%,遇到秋涝,豆收被动,大豆茬...
第七节 种籽
第七节 种籽建场以来,先后共用23个小麦品种;14个大豆品种和8个玉米品种。这些种子除了1975年从外地大量调进的以外,都是通过本场科研站试验、鉴定以后,认为适合我场自然条件,高产、质佳的一个个引进,一个个高繁推广的。 (一)三大作物品种的演变: 1.小 麦: 1958年调进的小麦品种有甘肃...
第八节 肥料
第八节 肥料一、化 肥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建场开始至1976年,总局没有肥料分配给我场,所以每年都是白种下地。1968年至1974年才陆续的分配一些过石,数量还不多,只有少数小麦地施上化肥。1975年以后管局分配的肥料有三种,过石、磷酸二胺和尿素,数量逐年增加。平均每亩施标准肥见附表: ...
第九节 植保
第九节 植保一、三大作物经常发生的主要病虫害 1.小麦:病害有赤霉病、根腐病、黑穗病。虫害有粘虫、芽虫、黄条跳甲。 2.大豆:病害有褐斑病、根腐病、叶斑病。虫害有大豆食心虫、芽虫、草地螟(1982年一大害)、潜根蝇。 3.玉米:病害有黑粉病。虫害有玉米螟、粘虫螟、蛀茎夜蛾。 4.主要的农田杂...
第十节 自然灾害
第十节 自然灾害在当前农业生产与自然因素的关系密切,建场以来影响大豆生产的,主要是低温寡照,秋霜来得早,大豆不能成熟。小麦由于旱,涝常造成减产。 1960—1962年,由于涝灾,机械不能作业,小麦播期推迟,保苗不足,人力管不过来,杂草丛生,草荒严重,造成严重减产。所收到的粮食将够种子用,口粮还不能...
第十一节 农业气象
第十一节 农业气象一、气象站: 本场气象站建于1964年初,隶属于农业科领导。从此开始了场内区域的气象观测。1965年开始对小麦,大豆,玉米三种主要作物的物候观测和土壤水份测定。 初期,站配备气象工作人员两名。1978年前人员调动频繁,先后在气象站工作的有14人,变动较大。1979年以后气象站人...
第十二节 蔬菜
第十二节 蔬菜建场初,由于土地生,人员新,无肥料等因素,生产队虽有专人种菜,但蔬菜不能满足生活需要,常采集山野菜调济伙食。1964年以后蔬菜生产开始好转,单位和个人种植蔬菜,保证了本场自给。遇灾年,蔬菜供应还需靠外援。如1981年涝年,到山东河北买菜。 一、蔬菜种类: 本场种植蔬菜分为春、夏、秋...
章下序
第七章 农业机械章下序概述: 本场农机事业随着农场生产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体制变化,先后经历了四个主要时期。 第一个时期为1957—1963年的老八五九农场时期。这一时期机务工作的特点是:队伍新 第一批拖拉机驾驶员,除从外场调入一部份外,均为刚来场的复转官兵和山东支边青年,所以作业水平低,驾驶技术...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一节 机构沿革1957年,农场设机务科,编制五人,正副科长各一人,科员三人。 1958年,机务科改为农机水电科,简称机电科,编制三人,一名科长三名科员。 1964年,新八五九农场设机务科,编制六人,副科长一人,技术员五人。 1967年,农场成立革命委员会,取消机务科,只在生产组留一名管理机务...
第二节 农业机械设备
第二节 农业机械设备老八五九农场时期(1957—1963年),农机设备;拖拉机以国外进口为主,国产为辅。总场解体前,拥有拖拉机191台,其中:苏联进口C—80型62台;西德产K—55型49台,东德产K一30型19台,匈牙利产DT413型23台,罗马尼亚产GS一35型两台,苏联产KTP—35型一台和尤...
第三节 机务队伍
第三节 机务队伍1957年春,从二龙山、友谊、集贤,伏尔基河、查哈阳,永安几个农场调入一部分驾驶员,还从宁安技校,红星技校、东北农学院和哈尔滨农业机械化学校分配来场的部分学员,总共250人,担任各级机务工作干部和车长,驾驶员。他们是农机事业的奠基者和机务队伍的骨干。首批配备的助手和学员,是经过短期训...
第四节 机务管理
第四节 机务管理一、管理制度: 建场初期,由于农场各级领导干部多是从部队转业来场,对机务管理工作缺乏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所以对机务管理比较混乱。1963年开始,根据(1963)场机山字第51号文件精神,在机务管理上建立了以总场机务总工程师(机务副场长)、副总工程师,(机务科长),机械检查师为首,分...
第五节 农机技术革新
第五节 农机技术革新为更好的发挥机具作用,建场二十七年来农场机务干部、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一起,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和生产环节,努力进行技术革新,提高生产效率。现将几个主要革新项目记述如下: 1、加宽拖拉机链轨和五铧犁行走轮,改装犁铧 1957—1959年的开荒是在没有任何排水设施的条件下进行,当时...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八章 林业第一节 机构沿革1958年八五九农场设农林科,科长汤永禄,林业技术员韩景民。 1959年元月场社合并后的饶河(八五九)人民公社,设立林业科,科长赫江海。同时在五林洞和石场分别成立林业一、二分场。 1963年底八五九总场撤消,两个林业分场划归完达山林业管理局。 1964年新八五九农场...
«
1
2
...
7214
7215
7216
7217
7218
7219
7220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