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发展概况
第二节 发展概况 1957—1959年,由于设备不足,采用一地一线制的架设通讯线路方法,线杆是6米长,根部直径只有15公分的杂木线路在耕地里架起,有一台磁石式,日本产50门交换机。线路传真效果差,故障多,只能维持农场近距离的通讯联系。 1960年—1980年期间,为加速通讯事业的建设,以适应生产...
第三节 通讯管理
第三节 通讯管理 农场对通讯线路的管理,大体分四种情况: 1、1965年前,由于通讯正处在建设之中,电工不足,内外线电工混合作业,未设线路管理人员,采取那里线路出现故障,随时派技工检修,排出故障的方法。 2、1966年,成立通讯班后,在管理方法上,对全场11个分场和1个畜牧队的电话线路,采取定...
第一节 组织机构沿革
第十七章 基建第一节 组织机构沿革 1965年农场组建了基建科,辖技术室和一个基建队;杨风升任基建科负责人,王学文任技术室负责人,张克敏任基建队中队长。 1957年,将原基建队分成两个中队,一中队驻场部,李占春任中队长,田家栋任管教队长。二中队驻四分场(现十九队),张克敏任中队长,候文中任管教队...
第二节 发展概况
第二节 发展概况 1955年9月建场时,在现场部西大岗三叉路口处,就地取材建了三个半地下的地窨子,其中犯人住两个(包括犯人大伙房)。职工住一个(包括办公室和职工食堂)。 1956年,犯人大批进场,职工也不断增加,是建场铺点时期,春季扩建南、北站(南站现十七队,北站现十二队)。农场负责基建的三个...
第三节 暖气、自来水
第三节 暖气、自来水 一、暖气: 随着农场各项事业的发展。职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1964年场部机关办公楼和汽车队首先装上了暖气,取暖面积达两千五百多平米。 1970—1980年期间,又在修配厂、加工厂、商店、卫生院、水利大队、工副业大队安装了暖气。同时还有...
第四节 建材
第四节 建材 建场初期建筑所用木材,主要靠清林、就地取材,建造成部分临时住房。1956年—1970年,建筑用的木材,主要依靠国家调拨。1971年后,国拨木材逐年减少,木材来源主要靠本场组织,力量,到黑河市二站、三站等林场采伐,每年约采伐二千至五千立米。 自1972年开始,农场水泥用量逐年增加...
第五节 设备
第五节 设备 建场初期,参加基本建设的劳动力主要是犯人,全靠人工作业,运力全靠牛、马车。 1970年以后,农场大型建筑物增加,只靠人工作业,已不适应施工需要。因此逐年增添了施工机械。截至1985年,基建工程队已有机械设备解放牌汽车两辆,胶轮拖拉机五台,四轮小拖拉机两台,搅拌机两台,喷漆机一台,...
第六节 技术构成及人员培训
第六节 技术构成及人员培训 一、技术构成。建场初期,职工和犯人中很少有懂建筑的人才,只在犯人中找了部分木、瓦工,当时只能建筑简易民房。1965年—1975年,随着农场各项事业的发展,房屋建筑由土坯结构到砖瓦结构,由建筑平房向建筑楼房发展。为适应新的施工需要,除从职工中选一部分人到基建工程队学习木...
第一节 组织机构沿革
第十八章 商业及工商管理第一节 组织机构沿革 七星泡农场的商业工作,于1955年建立了供销社,在一个布帐篷里营业。1956年建了一栋二百平方米的土坯拉哈营业室。建社后商品流通资金是国家银行贷款。企业性质是全民所有制,隶属关系归嫩江县供销社。第一任社主任霍金山,共有职工13人。 1959年随着农...
第二节 企业资金来源
第二节 企业资金来源 商业商品流通资金主要靠国家银行贷款。1967年农场职工投资入股,入股的职工,凡年满十八周岁,不分性别,职务,也不分民族都可投资入股,每股五元,发给社员证,年终决算时,按纯利润20%分红。仅一年时间,就有135人入股,股份623个,金额达3,115元。到1968年至1...
第三节 商品销售
第三节 商品销售 供销社初建时,只经营百货、副食、烟酒、糖果及日用杂货等四百多个品种,从1965年开始,经营范围逐渐扩大,经营项目及品种逐年增加,逐步扩大到一千五百多个品种。经营的商品逐渐由低档转向高档。电视机、洗衣机、收音机、自行车手表及高档衣料的销售量逐渐增加,截至1985年,电视机销出一千五...
第四节 农副产品收购
第四节 农副产品收购 1961年组建了农副产品收购站。初建时只收购一些废旧物资,收购额较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认真贯彻“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使农副产品的生产和收购工作逐步好转,过去停止收购的品种...
第五节 商业网点的分布
第五节 商业网点的分布 初建时只有一个中心店,到1958年增设四个分销部。1959年三场合并时又增加四个分销部。1962年格球山农场分出时,带出三个分销部。1963年至1973年商业网点增加到十个。1974年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十个商业网点远远满足不了群众生活的需要,又先后...
第六节 职工队伍建设
第六节 职工队伍建设 建社初期仅有干部、职工十三人。随着农场不断扩大,商业网点不断增加,到1985年共有职工七十三人,其中党员十四名,占商业职工总数,的19.3%,团员18人,占商业职工总数的24.6%。在职工总数中有女职工三十六名,高中文化程度的三十九名,初中文化程度的二十八名。培养电器修...
第七节 工商行政管理
第七节 工商行政管理 为了加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1979年在商业科内设专职工商行政管理检查员一名,业务隶属九三农管局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导。当时由于政策还没开放,农副产品完全实行统购派购。 1980年,由九三工商行政管理局发给本场国营商店、修造厂、木材加工厂、粮油加工厂、东砖厂等五个单位国营营业执照...
«
1
2
...
8192
8193
8194
8195
8196
8197
8198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