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四节 物资管理
第四节 物资管理 1、管理体制: 1956至1958年,由于农场规模小,基层单位少。这个时期农场对物资的管理是:由总场统一计划,统一采购,统一设库,统一供应。1959年三场合并后,为了物资供应方便,及时在各分场都设了分库一但仍执行总场统一计划,统一采购,各分库所需物资由科内总库统一批发。1980...
第一节 组织机构沿革
第二十三章 计划财务第一节 组织机构沿革 七星泡农场建场当时叫财务科,当时科长孟庆和,主管会计何文治。1958年3月主管会计刘绍海,在刘绍海任主管会计阶段财务科与办公室合并,成立联合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刘占娥。 三场合并后,计财科科长董桂清。1962年至1963年初,计财科科长袁中海,1963年至...
第二节 计划财务管理体制
第二节 计划财务管理体制 1969年前系劳改农场,主要劳动力是犯人。所以,财务管理实行三级管理两级核算一级对外的体制,即中队、大队、支队三级管理,大队、支队两级核算,支队一级对外核算。1973年农场体制改革,实行分连组建生产队,财务管理体制也随之改变,采取三级管理,三级核算一级对外的核算体制。核算...
第三节 历年资金变化
第三节 历年资金变化 1956年农场的国家资金405.7万元,到1985年达到了3,359.2万元,国家基金纯增加2,953.5万元,为建场初期的8.3倍。其中固定资金1956年为312.4万元,1985年为2,108.5万元,增加1,796.1万元,为过去的6.7倍。流动资金:1956年为93....
第四节 历年生产费用变化
第四节 历年生产费用变化 年度生产费用从1956年的271.5万元,到1985年的3428.9万元。二十九年纯增加12.6倍,生产费用增加的主要因素:一是由于生产规模扩大;二是由于人员增加及工资改革后工资额增加;三是主要生产资料涨价,如化肥、油料、零件;四是银行贷款额过大贷款利息增加等。 在农业...
第五节 历年经营盈亏
第五节 历年经营盈亏 劳改农场时期的1956年至1968年的十三年中共盈利948.9万元,减出亏损549.8万元,纯利润399.1万元,平均年盈利30.7万元,1969至1978年间,农场隶属关系多次变化,犯人撤走,一万多名知识青年来场,各项开支猛增,经营管理不善,加之自然灾害的影响,出现了连年亏...
第六节 历年经济指标分析
第六节 历年经济指标分析 农场的生产特点决定了一年为一个周期,在正个生产经营过程中,经济活动比较复杂。为了正确考核分析一个年度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成果,就要借助于各项经济指标来综合反映。主要指标分析表(四)。 各项经济指标效益最好是1982年,平均每个职工创造价值4,898元,平均每一职工盈利1,...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二十四章 劳动工资第一节 机构沿革 建立劳改农场时,因有些外勤工种不适合犯人担任(不便看押),因此从肇东、肇州等地招收了部分工人,当时工人和干部全归政治处管理。三场合并后,于1959年8月16日成立就业科,赵广田任科长,焦黄甫为副科长。后来由于工人队伍逐渐扩大,于1963年正式成立了劳动工资科,...
第二节 职工来源
第二节 职工来源 (一)1955年建场初期,从本省肇东、肇州等地招收工人40余名,到场后主要做马车驭手。 (二)为解决劳改工作干部的不足,1956年。由省公安干校分配来场部队转业军官151名。 (三)1964年为解决技术工种人员之不足,从齐市及鹤岗接收下乡知识青年252名。这些青年来场后多数充...
第三节 职工人数及工资支付情况
第三节 职工人数及工资支付情况 1955年职工人数只有212人,年工资总额三万九千元。到1985年职工人数发展到6,608人。年工资总额为五百四十三万元。—职工队伍人数最高的一年是1970年,那时由于大批知识青年在场,年未职工高达11,573名。
第四节 调整工资情况
第四节 调整工资情况 在全场范围共进行了十三次调整工资。 第一次是1956年9月,这次是工资制度改革。废除了工分制,统一货币工资制,当时确定我场属四类地区,执行地方企业第二类,对原执行工薪分的工人部分进行改定等级工资。对干部(个别犯错误的例外),均上套一级。对少数表现好,贡献大的干部除上套...
第五节 工资支付形式
第五节 工资支付形式 建场初期,干部来至全国各地,当时多数干部是执行工资制,但也有少数个别地区调来的干部执行工薪分制。另外建场初期从各地招收的工人进场后也执行工薪分制。 到1956年工资改革时,对执行工薪分制的人员,全按规定套改为工资制。干部执行月薪,工人执行月薪日计, 执行的工资标准是;干...
第六节 劳动保护
第六节 劳动保护 一、劳保用品的发放,从建场以来,均按国家和上级有关规定发放的;1956年至1970年劳改农场时期享受劳保用品的工种、只有机务、油料保管,汽车司机及助手、锅炉工、放映员;生产队长、车、铆、焊、等二十三小工种。变国营农场后,劳保用品发放范围有所扩大,农田工,气象、土化工、木型工...
第一节 发展概况与组织沿革
第二十五章 集体经济与个体经济第一节 发展概况与组织沿革 根据省农场总局和九三农管局的有关指示精神,为了解决职工家属劳动及安置职工子女就业,于1981年,在各生产队先后组建了三十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集体所有制“青年”生产队。1982年又相继组建了虎山综合加工厂、冰棍厂、白酒厂、糕点厂、挂面厂、粉条...
第二节 经营项目
第二节 经营项目 个体养的山鸡 在发展集体经济过程中,主要种植甜菜、向日葵、蔬菜、土豆等。其次是工副业,其项目是:冰棍,白酒,粉条、糕点、挂面、豆腐等。工业的主要项目是铸造炉具;畜牧业的项目是养猪、养羊。
«
1
2
...
8194
8195
8196
8197
8198
8199
8200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