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植物
第七章 自然资源第一节 植物 (一)药类;防风、荆芥、黄芪、自芨、赤白芍、公英、车前子、艾蒿等: (二)野菜类:蘑菇、黄花菜、柳蒿菜、苣荧菜、薇菜、车轮莱、苋菜、山韭菜(又名山里溷菜,如韭菜味似葱)、野生生菜等; (三)果类:...
第二节 动物
第二节 动物 (一)兽类:貉、狍、兔、狼、狐狸、黄鼠狼、鼠、蝙蝠等; (二)禽类: 1.留鸟:麻雀、鹊雀、野鸭、猫头鹰、鹞鹰、乌鸦等; 2.候鸟:百灵岛、苏雀、油拉串、大雁、小燕、红马料、烙铁背、三道门、眉、黄雀...
第三节 地下资源
第三节 地下资源 拜泉镇镇郊村(山东屯),出产白细砂。挖开地表土1至2米深,即可取砂,储量不详。 据1959年《拜泉县大事记》载,拜泉镇公社红星大队(今属兴华乡)和太平大队(今属上升乡)出产红土子,可作涂料,储量不清。
第八章 自然灾害
第八章 自然灾害 本县主要自然灾害有早、涝、大风、冰雹和低温冷害。
第一节 旱灾
第一节 旱灾 干旱对农业生产有着直接的影响。造成干旱的因素,主要是来自自然降水。据统计,春季干旱较多。另外还有初夏旱、春夏连早、盛夏旱和秋旱。 一、春旱 春季干旱是对农业生产威胁较大的自然灾害之一。从1957年到1980年...
第二节 涝灾
第二节 涝灾 拜泉县出现的涝灾有春涝、夏涝、秋涝。其中夏涝出现的年份较多。 一、春涝 前一年9月至10月份降水多,封冻的土壤含水量较大,加上春季4月至5月降水量多,就会造成春涝。 春涝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困难,使播种期拖后,地温上升缓慢...
第三节 风灾
第三节 风灾 大风通常是瞬时风速大于或等于17米/秒,风力相当于8级或8级以上。在作物生长期,本县的风速大于或等于8米/秒(相当于5级以上),就可造成风灾。 春季多偏南大风,常使耕层土壤遭风蚀,幼苗被毁,加重旱情。1976年5月17日、...
第四节 雹灾
第四节 雹灾 本县冰雹灾害平均每年发生2至3次,发生月份为5月至9月份。其中5月至6月份发生最多。 造成灾害的冰雹,降落时间虽短,但强度大,仅几分钟的时间,就会造成农作物轻者减产,重者绝产。1 975年至1980年,全县受雹灾面积6...
第五节 低温冷害与早霜
第五节 低温冷害与早霜 低温冷害是农业生产中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农作物低温冷害是指作物生长期内,由于温度低,热量不足或在作物的某一生育阶段遇有一定强度的相对异常低温,影响了农作物的结实或灌浆成熟,使农作物减产。本县遭受低温冷害的年份主要有:1957年、1965年、1969年、1972年。
第六节 虫灾
第六节 虫灾 虫灾多发生在6月至7月间,害虫有蝗虫、粘虫、玉米螟、灰象甲、金龟子、地蹦子、象鼻虫等。
第五篇 农业
第五篇 农业 拜泉县是黑龙江省较大的农业县份之一,也是黑龙江省重点产粮区之一。1958年,拜泉县被评为“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受到了国务院的奖励(附奖状照片)。 1973年被确定为黑龙江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1949年至1985年,农业生产产值占工农...
第一节 土地开发占有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第一节 土地开发占有 一、土地开发 拜泉县的土地清代属依克明安旗的蒙族游牧地域,光绪三十年(1904年)始行放荒,允招民垦,当年放出351垧。自1906年后大量放出,至t907年2年内放出荒地504 320垧,其...
第二节 土地改革
第二节 土地改革 1 945年11月,中国共产党拜泉县工作委员会和拜泉县人民政府成立后,于1 946年夏季开始了减租减息,反奸清算。当时,按照党的政策,没收了地主汉奸的土地、房屋和财产,对其余地主和富农实行了“二五”减租减息。1947年夏...
第三节 互助组
第三节 互助组 土地改革取得胜利,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和车、马、牛、犁、耲等生产工具,这样的经济状况,有些个体户没有能力进行农业生产,一旦遇到较大的自然灾害或生老病死的威协,就无法应付。因此,党中央及时决定“趁热打铁”,在农村立即开展互助合作运动。 拜泉县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和农民搞好...
第四节 农业生产合作社
第四节 农业生产合作社 一、初级社 根据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合作社代表会议的精神,本着“积极领导,稳步发展”的方针,1952年3月,本县在互助合作较有基础的六区(今华光乡和兴国乡的几个村)、八区(今上升乡和兴国乡的部分村),经县委批准建立了...
«
1
2
...
11446
11447
11448
11449
11450
11451
11452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