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七节 居住
第七节 居住 解放前,穷人多住窝棚、马架、土平房,以土坯砌筑,还有用草垡、塔头(以上两种均系多年草根盘结而成)垒筑,用拉核辫(以草掺泥、绕杆盘编)叉墙,也有用千打垒(事先按墙厚设木夹,内充湿土夯实)等方法盖房。通常有两家住对面屋,南北炕,多数人家几辈人同住一炕,而地主、富农多建三合院、四合院...
第八节 娱乐
第八节 娱乐 解放前,由于农民从事繁重体力劳动,娱乐时间较少,遇阴雨天或农闲季节,多聚在一起“下联”、“走五道”、“憋死牛”、“打棋落”等。每逢年节,各村自动组织扭秧歌、耍龙灯、跑旱船、踩高跷等娱乐活动。满族人好歌舞,喜庆宴时“主客男女轮番起舞,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进遐,一人唱歌,众...
第九节 节日
第九节 节日 春 节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旧社会,富有人家张贴门神、炊王、对联。除夕门前红灯高悬,家人团聚,食包有钱、枣、糖、栗等物的水饺,通宵不眠,称“守岁”。夜十二时,供果品,放鞭炮,接灶王、财神,称“辞岁”。初一早晨再放鞭炮,庭内摆“天地桌”,烧香上供敬祖宗,男女老幼皆着...
第七章 社会风尚
第七章 社会风尚 解放后,在社会活动中,人们互棚尊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谦虚谨慎,拾金不昧,已蔚然成风。“文化大革命”使正常的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社会风气每况愈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广大人民思想觉。肝不断提高,道德风貌焕然一新,一代新人正在茁壮成长。
第一节 铲除陋习
第一节 铲除陋习 禁绝吸毒旧社会人们有吸食鸦片(俗称大烟)之恶习。民国时期虽设“禁烟局”,但贩卖鸦片,吸食鸦片的,实际未受到禁止。伪满时期,日伪统治者为防止人民反抗,利用鸦片摧残人们的身心健康,到处设立鸦片零售所和大烟馆,支持贩卖毒品,致使扎毒吸毒者日增。据1941年(伪康德8年)统计,仅登...
第二节 殡葬改革
第二节 殡葬改革 1967年7月,县动工修建第一座火化场,同年12月竣工开始火化。但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和旧习惯势力的阻碍,每年遗体火化较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加速精神文明建设,全县进行殡葬改革,大力宣传火葬,取得很大进展。县内现有讷河、拉哈二处火化场,备有3辆火化专用汽车。变死者土葬...
第三节 喜事新办
第三节 喜事新办 1982年1月10日,县委宣传部,县工会、县妇联、团县委联合主持了全县笫一个集体结婚典礼,在鞭炮和锣鼓声中,26对新人双双步入县政府礼堂,500多位来宾热烈鼓掌祝贺。县领导到场讲了话,对带头喜事新办的男女青年给予高度赞扬和热烈鼓励,并祝他(她)们生活幸福。典礼之后,新郎新妇...
第四节 尊老爱幼
第四节 尊老爱幼 解放后,县委和县政府注重用共产主义道德规范教育群众。尤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尊老爱幼,孝敬公婆被认为是共产主义美德。群众中尊老爱幼、道德高尚的事例不胜枚举,“五好家庭”大量涌现。1980年全县有“五好家庭”250户,1982年增至5 897户...
第五节 拾金不昧
第五节 拾金不昧 1981年,通南粮库现金员姜亚军从银行营业所取款回到单位后,发现多款5000元,马上给送了回去。1982年讷河一中学生张晶,在公路上拾到170多元钱,他设法送还了失主。九井公社育民大队社员宋明成,将卖粮时粮库多付的粮款279元钱,如数退还给粮库。讷河三中学生徐远慧,在放学路...
第六节 舍己救人
第六节 舍己救人 1974年,拉哈牧养场工人在修理电机井时井毒窒息,镇公安分局民警刘万才不顾危险下井救人,中毒后经抢救无效,光荣牺牲。 1978年12月27日,永丰公社社员郑学勤到县城办事,行至讷河县供销社时,一辆四匹马大车被汽车惊吓狂奔乱跑,当时街上行人很多,安全受到威胁。他见状冲上...
第一节 方言
第八章 方言谚语第一节 方言 一 0000345;[/$$p]:大姆指与中指张开之间的距离。 一丁点儿:很少。 一下晚儿:一个晚上。 一骨节:很短的一段。 一骨碌:很短的一段。 一脖拐:一耳光。 一嘟...
第二节 谚语
第二节 谚语 农业谚语 人勤地不懒。三春不如一秋忙。 寸草铡三刀,没料也上膘。 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 多铲多蹬,粮食满仓。 有钱难买五月早,六月连雨吃饱饭。 过了芒种,不可强种。 拣粪如拣粮,粮在粪中藏。 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 种...
第三节 歇后语
第三节 歇后语 一根绳拴两个蚂蚱——跑不了你也跑不了他。 二齿钩子挠痒痒——一把硬手。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大拇指头卷煎饼——自己吃自己。 大水冲倒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自家人。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上鞋不用锥子——针(真)行。 马尾巴穿豆...
第九章 人民生活
第九章 人民生活 旧社会,劳动人民受尽剥削和压迫,生活十分艰难。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据记载1942年达25种之多。物价飞涨,通货膨涨,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许多贫苦农民为了生活,不得不租种地主土地,全家老小一年到头起早贪黑的干,...
第一节 农民生活
第一节 农民生活 粉碎“四人帮”后,落实农村各项经济政策和田生产责任制,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县内1976和1977年遭受早、风、水、涝、雹、霜、虫等多种n然灾害,全县每个社员年终平均分配仍在60元以上,社员口粮每人平均分得401斤。1985年全县每个社员平均分配410.4元,比1979年...
«
1
2
...
12172
12173
12174
12175
12176
12177
12178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