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四节 航运
第四节 航运 农场有220千瓦黑绥农拖1400二艘,400吨农驳二艘,2000年农场个体户又从富锦购进480吨驳船一艘,据统计1986~1995年每年可运柴油、汽油5000多吨,其它物资60000多吨,港口年吞吐量65000余吨。松花江绥东设有码头有客轮往返富锦,每日二航次,经富锦可上航佳木斯...
第五节 出租车
第五节 出租车 农场出租车业发端于1986年。当时有几台三轮车上扣着苫布,夏天可遮挡风雨,冬天可御寒保暖,一时成了农场出租车业的主要工具,它的行驶范围仅局限于农场内部,平时以接站拉货捎脚为主。随着农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三轮车已满足不了农场人民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农用黑豹车,后来又...
第六节 公路建设与管理
第六节 公路建设与管理 1986~1992年,农场所辖公路归交通科管理,下设公路管理站,公路管理站下辖6个道班。即5个分场道班和总场道班。在册养护人员103人,主要机械设备刮道机6台。 养护里程265公里,其中:主干线190公里,分支线65公里。两条主干线忠三K0+00公里处与省道101...
第七节 交通管理
第七节 交通管理 1986年,农场交通科负责全场机动车管理,驾驶培训考核及机动车牌证和安全管理,公路养护及养路费运输管理费的征收工作。五个分场有汽车分队,归农场交通科管理。 1988年,交通科所属交通监理工作划归公安分局交警中队,原由交通部门负责的驾驶员培训、机动车牌号和安全管理、事故处...
第八节 五个分场汽车队
第八节 五个分场汽车队 农场原有五个分场都有汽车排,1986年改为汽车分队,由交通科统一领导。汽车分队主要负责本分场的甜菜、粮豆、原煤等物资的运输,运输目的地主要是宝泉岭、鹤岗、佳木斯。上交粮豆主要是到绥东粮库、忠仁粮库,出口大豆主要是到鹤岗火车站、宝泉岭分局外贸、宝泉岭分局粮食局。车辆实行单...
第一节 概况
第九章 通讯第一节 概况 1986~1989年,农场通信站通信设备仅有复式200门供电交换机一台,五个分场有四台100门供电交换机一台,100门磁石交换机,12路载波机一套,三路载波传输设备5套,一台三相24伏浮充机,电话会议汇接机一台,会议终端机6部,文字传真机一台,用户电话350余部,架空...
第二节 通信建设及其发展
第二节 通信建设及其发展 1986年以来,农场投资860万元,用于通信基地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1986年秋,完成了农场到分局水泥杆架空线路并网工程28.8杆公里,架挂3.0铜线及16平方铝绞线各一对,计57.6线对公里。 1988年,全场有通信线路291杆公里,计685线对公里。油...
第三节 传真业务
第三节 传真业务 1984年农场购入一台文字传真机,属二类传真机,局限于一点对一点,只能对分局通信处收发报互通信息。1992年购入日本产三类高速传真机,收发报效率大大提高,实现了一点对多点的国际、国内传真收发报业务,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同时促进用户传真机获得较快发展,2000年有用户数30个。2...
第四节 移运通信传呼信息网络网吧
第四节 移运通信传呼信息网络网吧 1999年,中国移动绥滨分公司,在农场通信中心设临时代办机构,负责手机开户预交通话费,用户手机在300~350部左右。 2000年8月25日,中国联通鹤岗分公司在农场通信中心营业厅设代办处,设二人负责手机开户、预交通话费。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在农场用户总计...
第五节 通信队伍建设
第五节 通信队伍建设 1985年农场机构改革时,通讯从机关分离出来,称通讯站,设立财务核算。 1989年,通信站改名为通信科,科长滕军国,兼任党支部书记。配金杯长厢双排座车一台。 1995年,通信科改名为通信中心,通信中心主任滕军国,员工49人,五个分场电话班更名为一、二、三、四、...
第一节 概况
第十章 电力第一节 概况 1986年,农场电力网络已初具规模,全场183公里10KV配电线路241.3余公里和0.4KV线路140余公里全部砼杆化,主变2500千伏安,自备电源1260千瓦,农场设电业科和变电所。科所合一,李贵存任科长,焦宗文任党支部书记,曹尔国任所长,主要负责农场“三电”管理...
第二节 高低压配电线路的建设
第二节 高低压配电线路的建设 1986年以来,农场工业、副业、畜牧业发展较快,一些项目纷纷上马,如大桦树提水站、粮食处理中心、三十八队畜牧及修建光明街,加上本系统所带绥滨县东方乡十个村(屯)相继上电,同时,个体加工业也迅速发展。电力需求加大,农场加强了用电线路建设。至2000年底,10KV线路...
第三节 内线改造及维修
第三节 内线改造及维修 随着全场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自1990年起,一些大功率家用电器逐步进入家庭,居民用电负荷不断增加。到1997年,居民用电已占60%。过去一室一灯的室内布线设计已不能满足居民的要求。自1992年起,农场电力行业改变了“重发、轻供、不管用电”的状况,对室内线路进行整改。...
第四节 电力管理
第四节 电力管理 1986~1998年底,农场电力管理一直实行三级管理,农场及分场部由供电局管理,分场供电站为供电局派驻机构,生产队台区由队管理。由于农场电力网络地处系统末端,供电半径大,设备多而分散。自1988年起,电业管理开始了电力标准化建设。首先以设备更新为突破口,以淘汰耗能高、运行健康...
第五节 电业队伍
第五节 电业队伍 2000年底,全场电业队伍为160人。电工队伍素质较高。其中,中专以上学历占20%,高中以上学历占70%,高中以下学历占10%,共有技术人员17人。其中,中级技术职称4名,初级13人。 电业队伍的管理,按行政管理办法。分场供电站电工,内外线工、运行、发电工、修理等属供电...
«
1
2
...
14319
14320
14321
14322
14323
14324
14325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