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章 先模名单
第三章 先模名单 获管局以上先进模范称号的人物名单: 1962年哈尔滨市劳改工作分局红旗手:高忠和、赵子和、陈荣、李跃辉、王维民、于德贵、乔宽、刘万里、张文阁、王璞、于守坤、徐晓非、牟淑贤、刘生成、马立山。 1964年哈尔滨市五好干部:张兴义、史桂芬。五好教师:牟淑贤。 197...
第一节 工资
第七篇 社会第一章 职工生活第一节 工资 工资是职工生活的主要来源。建场初期,1953至1960年的8 年,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为413元。60年代初,是农场的兴旺时期。到“文化大革命”高潮的1966 至1968年,生产遭到破坏,社会财富大量流失,但个人工资是“铁饭碗”,加上减少人员等因素...
第二节 衣食住行
第二节 衣食住行 衣食住行用是职工群众生活水平的具体表现,同社会横比,职工工资收人不低,但人均收入不高,生活普遍在温暖型一个水平线上,冒尖大户和赤贫户是个别的,群众流传一首打油诗是岔林河人生活水平的写照,叫“喝糠麸(散装廉价白洒)抽金乌(最低档的卷烟),吃豆腐,哄大猪(一种用扑克牌进行的游戏...
第一节 传统节日
第二章 风俗习惯第一节 传统节日 节庆日有举国同庆的法定纪念日,如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国际儿童节、七一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八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十一国庆节。又有我国民间一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都有其美妙的传说,培育并播撒着人们千万年来所形成的高尚道德情操,...
第二节 其他习俗
第二节 其他习俗 一、婚嫁 五六十年代,青年男女结婚比较简朴,办理完结婚手续,举行一个简单婚礼,把两个人的生活必须品搬到一起,一个新的家庭就组成了。婚礼虽然简单、朴素,但气氛也很热烈,新郎新娘介绍恋爱经过,唱歌,来宾发言(有的吟诗)祝贺。 有工作单位的一般由单位主办,单位...
第一节 方言
第三章 方言谚语第一节 方言 整个浪儿:全部的意思; 盯巴:经常、不断的意思; 粘包、粘连子:指闯祸了; 嗯哪:表示赞同,与“是”或“知道”意思一样; 旮达:指地方、处所; 不大离儿:差不多少的意思; 老鼻子啦,海啦:都是指多的意思; 真盖:形容太好了; 真牛、真横...
第二节 俗语
第二节 俗语 身正不怕影子歪,酒好不怕巷子深。 姜是老的辣,酒是陈的香。 众人拾柴火焰高。 人心要实,火心要空。 喝凉酒,花脏钱,早晚是病。 兄弟和气家不散,妯娌和气顺气丸。 三春不如一秋忙,绣女下了床。 他人有事不帮手,自己有事无人瞅。 学高为师,德高为...
第三节 谚语
第三节 谚语 一、农事谚语 认种重茬,不种迎茬。 麦子盖上被(雪),(庄稼人)搂着馒头睡。 三铲不如一耥。 铲耥三遍饿死狗。 苣菜不档锄,就怕黄蒿瞪眼芦。 谷子扛枪,不用铲耥。 车轱辘响,萝卜长。 清明刮起坟前土,农户人家白受苦。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种...
第八篇 大事件
第八篇 大事件 一九五三年 2月,在原松江省公安厅的具体指导下,将巴彦、木兰、通河、方正、宾县所经营的劳改农场归并,建立五县联营农场。 3月,五县联营农场首任场长孙俊州与原属通河县县办农场办理交接事宜,同时,从五县公安系...
第一章 回忆录
第九篇 附录第一章 回忆录 开垦王家油坊 冯有祥 1954年的初夏,省公安厅派工程师王贵德和宫技...
第二章 知识青年名单
第二章 知识青年名单 哈尔滨市知识青年名单 表9—1 表9—1续 表9—1续 表9—1续 表9—1续 表9—1续 表9—1续 表9—1续 表9—1续 注:空格处不祥。 上海...
编后记
编后记 1982年,农场首次成立史志编审委员会。1983年,由王臻编辑形成《岔林河农场志》初稿,搁置13年后,由王克山按下限1995年框架续笔,本年初,遵照垦区出版上届志书并筹划续志的总体部署,本着“横不缺项,纵不断线”的思路和有益资政、惠及子孙、对历史负责的精神,重新安排人员,加工整理、完善...
内封页
内封页0000001;[/$$p]
彩页1
彩页彩页1王岗农垦小学教学楼0000002;[/$$p]
彩页2
彩页2松花江酒厂办公楼0000003;[/$$p]
«
1
2
...
15181
15182
15183
15184
15185
15186
15187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