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科技发展概况
第七章 科学技术第一节 科技发展概况 建场初期庆阳农场科技发展非常缓慢,在头30年内由于资金所限及其它原因,农场只在土地上做文章,科技领域一片空白。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1976年,农场在省农场总局的直接领导下各方面都走向正规,农场在积累上有了一定的资金后,开始重视科技,发展经济。1977年...
第二节 科技队伍与科技机构
第二节 科技队伍与科技机构 建场初期,科技人员只有5人,到1971年发展到17人,1985年发展到92人,其中农业技术人员9人,农业工程专业人员25人,农经专业人员17人,会计专业人员28人,统计专业人员13人,农场当时任命的技术人员有农业技术员李心岩、育种技术员朱仍然、林业技术员孙迎胜、果...
第三节 科技成果
第三节 科技成果 庆阳农场科技成果主要表现在农田基本建设及技术改造上,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七五”期间成绩显著。共完成农田水利及配套工程土方41万立方米,挖灌渠66公里,打机井84眼,改造低产田1.6万亩,新增农机208台件,新建工业企业2个,对原有企业进行5项技术改造,建成22.5公里三级...
第四节 机械和先进技术的引进
第四节 机械和先进技术的引进 庆阳农场和附近人民公社相比,机械设备一直是较为先进的,1954:年本场有先进机械装备AT型拖拉机10台,V1型拖拉机4台,C一6康拜因5台,C一4康拜因3台。1964年11月农场下马归地方,机械18.8标准台,全部调往乐山农场,此后一段时间农业机械发展较慢,19...
第一节 概述
第八章 工业第一节 概述 庆阳农场的工业是1953年兴起的。1953年4月建成白酒厂,继之成立了粮米加工厂。1955年成立了发电厂、砖厂和修理所,1962年修理所改建为修理厂。1979年建成制药厂和木材加工厂。1984年5月建成年产3千吨的啤酒厂。 领导机构上,1953年至1963年之间...
第二节 工业发展情况
第二节 工业发展情况 1953年,农场已有四个生产队,342户人家,l 248人,404名职工。场长张俊杰和副场长边振惠商议,人口要逐年增加,应有些工业为农业、为职工服务。 1953年4月在场部三号设置了白酒厂一处。考虑到职工吃饭问题,又成立了一处粮米加工厂,设备有碾米机一组,磨面机2台,...
第三节 经营状况
第三节 经营状况 庆阳农场的工业从1953年至1985年在农场的经济效益上是比较好的,成为农场的一大支柱。32年中工业生产总产值为农场创造了1 952.6万元效益。尤其是1978年的工业生产总产值达到238.2万元,是建场史上最高的一年。 ...
第一节 商店
第九章 商业第一节 商店 一、发展概况 商店始建于1948年,为职工合作社,原设在中和镇南门里朱家店,销售零用日杂品,有一人经营,1953年3月,迁至中和东岗(现庆阳农场场部),营业员3人。1958年3月,延寿县供销联合社在庆阳农场设商店为大山供销社,1978年 6月17日归属庆阳农场。...
第二节 收购站
第二节 收购站 1958年,大山供销社设有收购员,收购废旧物资,但收购数量和品种很少。 1970年,收购站扩大了经营范围,增加了土特产品收购项目,收购品种逐渐增多,由收购废旧物品到收购土特产品和农副产品,如中草药,各种皮张、羊毛、生猪、白瓜籽等。由于收购项目的增加,管理得当,除完成收购任务...
第三节 饮食服务
第三节 饮食服务 大山供销社除设商店外,还有服装制作、理发、饭店和糕点制作车间,房舍面积150平方米。 1978年归属农场以后,服装制作、理发、饭店、食品制作从商店分离出来,独立经营。农场设有被服、理发、招待所、机关食堂。 1984年,由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富民政策的深入人心,随着农...
第四节 工商管理
第四节 工商管理 一、机构沿革 1983年以前,农场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由当地政府管理,1983年1月,农场成立工商行政管理科,只负责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没有设物价管理职能。 二、个体管理 农场工商行政管理科成立后,首先对全场个体工商业进行了登记,到1985年底,全场登记发照的工商业...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十章 计划财务第一节 机构沿革 1947年至1952年,农场初建时期的财务只有一名记账员,分配属分红制,财务往来极少。1953年发展至4个生产队,每队除队长外设一名记账员,财务统一由场部管理,两级管理一级核算,1956年开始实行职工工资等级制标准, 1958年3月场部有主管会计1人,会计...
第二节 计划统计
第二节 计划统计 1947年至1973年,庆阳农场没有设专职统计,主要原因是农场以农业生产为主,基本建设很少。统计工作由党委秘书负责,主要是农情进度统计,了解生产情况,为领导指挥生产,制定措施提供数字资料。 1974年,农场发展到9个生产队,在4个比较大的生产队配备了专职统计员,属农场中第...
第三节 财务
第三节 财务 1947年至1952年是庆阳农场初建时期,资金由国家投资。资金大部分用来购买物资和供给建场人员生活之必需,各项生产财务管理受供给制的制约相当严重,加之当时的生产规模不定,单位分散,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低,财务人员不足等。 1953年,由于农场的扩大,实行两级管理,两级核算。各...
第四节 历年资金增减变动情况
第四节 历年资金增减变动情况 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拥有一定的资金,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是不断增减变化的。它分为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两部分,统称国家资金。从1955年农场的国家资金29.1万元到1985年已达到5 205.9万元。 在资金增减变动中,1978年末前增加的固定资金,主要是...
«
1
2
...
15229
15230
15231
15232
15233
15234
15235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