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十三节 “文明礼貌月”活动
第十三节 “文明礼貌月”活动 1982年2月,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等群团组织向全国倡议并发起了以治理脏、乱、差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礼貌月活动。 2月下旬,中共中央办公厅根据中央书记处的指示,转发了中宣部《关于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的报告》,规定每年三月为全国“文明礼貌月”。 2月28...
第一节 工会
第三章 群团组织第一节 工会 一、工会组织的建立及演变 1953年3月,九三荣军机械农场成立工会委员会后,本场尚称第一作业区,同时成立工会办事机构,有工会主席l人,负责传达上级工会组织精神,发展会员,协助抓好职工生活,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等活动。 1956年,大西江农场成立,同时成立大西江...
第二节 共青团
第二节 共青团 一、机构沿革 1956年成立共青团大西江农场总支委员会。孙绍宝任总支部书记。下设8个团支部。1958年3月29日,孙元法担任团总支书记。1959至1962年3月,李明山担任团总支书记,下设11个团支部,拥有30名团干部,团员100人左右。 1962年,团总支委员会改称为共青团...
第三节 妇联
第三节 妇联 一、组织机构演变及工作概况 1956至1961年,场设兼职妇女工作干事,生产队均建立妇委会,设兼职主任1人。 1962,妇女工作合并于工会,并设妇女干事1人。 1967年至l968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妇女工作处于瘫痪状态。 兵团时期,妇女工作由组织股负责,并设专职...
第一节 公安分局
第四章 政法第一节 公安分局 一、机构沿革 1956年建场前,无专职机构。 1956年,根据黑龙江省公安厅、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管理厅的文件精神,成立大西江农场保卫股,设保卫干事l人。同年8月,孙德纯任股长,另配户籍员l人,业务由嫩江县公安局领导。 1958年6月,在保卫股的基础上,组建嫩江...
第二节 人民法庭
第二节 人民法庭 大西江人民法庭是l977年成立的。至1983年7月,业务上隶属嫩江县人民法院指导,行政编制归农场。1983年8月1日开始,业务上隶属九三农垦法院指导,行政编制仍归农场。 一、机构沿革 1958至1961年期间,民事审判、调解工作由本场办公室介绍到上一级民政部门具体负责处理。...
第三节 人民武装
第三节 人民武装 一、组织机构沿草 本场于1956年下半年设武装干事1人。 1968年1月,场成立人民武装委员会,编制2人,隶属大西江农场革命委员会及九三农垦局人民武装部双重领导。 1979年,生产建设兵团四十七团组建,大西江农场武装委员会由四十七团作训股取代。作训股编制4人,隶属四十七团...
第一节 概述
第五章 统战、侨务第一节 概述 本场统战、侨务工作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导下,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调动了各界非党人士、知识分子及侨眷、侨属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1985年,有助理工程师、工程师级并具有大学本科或相当于大学学历的非党知识分子37人,外侨2人,侨眷2人,侨属3人。他们在生产和建设上发...
第二节 统战工作
第二节 统战工作 1983年本场有非党知识分子37人,其中男32人,女5人;高小文化的1人,初中文化的6人,高中文化的8人,大学文化的22人;会计师1人,助理会计师3人,土建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2人,兽医师2人,助理兽医师6人,医师6人,助理农艺师1人,技术员2人,会计员1人,教师l2人。 ...
第三节 侨务工作
第三节 侨务工作 一、外侨 本场有日本侨民两人。 古关小枝,女,大和族,1924年10月11日生于日本国秋田县,现年61岁。侵华日军遗孀。后夫孙德玉(早亡)是本场工人,有子女,与日本其兄有通信联系。1977年带小女儿回国探亲一次,现居在本场十一队。 于绪田,男,49岁,侵华日军遗孤,原籍日...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五篇 科教第一章 科学技术第一节 机构沿革 本场科学技术委员会于1978年9月成立,设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兼职科委干事各l人。 1980年6月4日,成立科学技术干部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隶属科学技术委员会领导。设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各l人。其它成员由各专业技术人员和有关部门的负责人组成。...
第二节 科委会的职能
第二节 科委会的职能 本场科学技术委员会主要负责本场的科技管理工作。组织参加上级各业务部门的新技术培训班,不断更新科技队伍的学术技术水平。 组织技术协作,统筹安排各业务部门的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工作。对重大技术引进或重大项目进行可行性的经济技术论证;对生产单位遇到技术难题,组织有关专家提出解决办法...
第三节 科研单位及科技队伍
第三节 科研单位及科技队伍 一、科研站 1968年称为种子队,同第六队合署办公。有2名技术人员,主要负责种子试验、繁育等工作。 1969年成立科研组,工作人员7人,技术人员2人。 1970年至l975年,归六队领导。先后成立小麦、大豆、玉米、植保、培肥及化验5个试验组,由2名技术人员负责。...
第四节 科技成果及其应用
第四节 科技成果及其应用 一、学术论文 王嘉臣的《五制配套初见成效》论文,获黑河地区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王烈平的《东北细毛羊的育种》论文,获九三管局科技成果三等奖。 陈松安的《亚硒酸钠在我场畜牧生产上的运用》、绳延春的《预防为主、控制棉羊布氏杆菌病》、肖让的《防治猪弓行体临床体会》的论文...
笫五节 科技会议
笫五节 科技会议 1980年7月,召开第一次全场科技人员大会。会上传达了国务院颁发的《工程技术干部技术职称暂行规定》和《农业技术干部技术职称暂行规定》,同时传达了上级业务部门有关晋升技术职称的有关规定精神。在这次会议上,明确了考核的主要内容,为下一步考核、套改、晋升技术职称创造了条件。
«
1
2
...
15275
15276
15277
15278
15279
15280
15281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