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笫四节 财务核算
笫四节 财务核算 国营农场的核算,主要是经济核算,它是通过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完成的。 根据这一原则,场建立了适应现实经济责任制的会计核算办法。计财科印发了《资金管理与会计核算办法》的单行册,使本场的财务核算有章可循。 1960至1967年,本场运用借贷记帐法。当时实行两级管理一级核...
笫五节 计划管理
笫五节 计划管理 年度计划业经确定,即是法令,就要认真贯彻执行。 生产财务计划、资金计划、物资采购计划、基本建设计划、设备购置计划和劳动工资计划等计划内开支项目,由场长审批或指派会计师审批。设备分配和计划外购置的设备、计划外工程、计划外开支项目,统由场长亲自审批。贯彻了批钱一支笔,金库一把锁方...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十二章 劳动工资第一节 机构沿革 1950至1955年,职工调转、工资审批等劳动工资方面的工作,由隶属农场负责。 1956至1962年,农场由办公室秘书兼职负责职工的一般调动,由会计室负责工资审批工作。 1962至1968年,场长办公室设一名专职劳动工资干事。 1968年,组建生产建设...
第二节 职工队伍的构成及其变化
第二节 职工队伍的构成及其变化 1950年开荒建场时期,有职工141人,主要是由沈阳、锦州招来的学员所组成。 1953年2月,九三农场与荣军农场合并,并入一批荣誉军人。同年,接收解放三团38人来场。l954年,从肇东、肇州等县招收职工40人。 1956年,大西江农场建场时期,有固定职工481...
第三节 工资分配形式的演变
第三节 工资分配形式的演变 一、工资制度沿革 建场前,以供给制和工资制相结合,后改为工薪分。当时,农场一个农业工人每月的工薪分一般在120—150分左右。 1956年,全国进行工资制度改革后,工资分配形式改为等级工资制。本场的工种区分比较单纯,只有农业、基建、畜牧、机务工人和党政干部几种。农...
第四节 生产责任制沿革
第四节 生产责任制沿革 1980年初,根据中央1980一号文件精神和九三管局奖励办法等有关规定,在上下结合,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了以“专业承包,综合计奖”生产责任制为内容的“三定一奖”办法。其具体内容是:定生产任务、定费用额、定利润指标;一奖即超计划利润提成奖;超计划利润额按五、二、三比例分配...
第五节 劳动保护与劳动保险
第五节 劳动保护与劳动保险 劳动保护和劳动保险待遇,是为了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 建场前,职工的劳动保护待遇不够完善,只有机务工人和大车驭手等工种有劳动保护待遇,而且,标准很低。 1963年以后,根据劳动部颁发试行的《国营企业职工个人...
第六节 劳动组织
第六节 劳动组织 1956年本场有职工481人,编为6个生产队,其中5个农业生产队,l个以养羊为主的畜牧队。由于复员转业军人、支边青年、移民、城市知识青年和社会青年大批来场,加之农场职工子弟就业分配,到1967年底,职工人数增加到2,615人,生产队增加到l5个,其中有14个农业队,1个林业队。...
第七节 劳动纪律
第七节 劳动纪律 建场初期职工中违纪现象较少,对违纪个人农场按中央农业部1952年2月28日颁发试行的《国营农场职工奖惩暂行办法》中规定的条款执行。 “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取消了规章制度,因此,违纪现象比较严重,法制观念淡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职工奖惩条例》和《职工守则》颁布后,全场...
第八节 安全生产
第八节 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工作,是保证和发展生产力的一项重要工作。建场初期,安全生产工作主要由场办公室和保卫股负责,没有设立专门的办事机构。 1963年,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颁发以后,本场成立了各级安全生产委员会。兵团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由军务股负责。恢复农场建制后,场劳...
笫一节 电力
第十三章 电力、通讯笫一节 电力 1956年,场建发电厂一处,有24千瓦发电机组一台,年发电量8.64万度。隶属于修理所管理。l957至1958年,发电设备更新,发电机组改为50千瓦,工作人员3人。 1964年,发电厂装机容量扩建为75千瓦,年发电量27万度。除场部照明外,主要供应修理厂动力...
第二节 通讯
第二节 通讯 1956年前,场区内通讯工作主要靠骑马联系,有1名专职通讯员负责全场的通讯联系。 1956年开始筹建通讯机构,购置主要设备和修建通往各生产队的线路。至1957年,全场建成了有线通讯网,线路全长70公里,有30门交换机1台,3名工作人员,其中1名线务员兼任负责人。全场有电话单机23...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十四章 多种经济第一节 机构沿革 1981年,本场成立工副业科。年底正式编制为4人。 1982年,根据省国营农场总局文件精神和场具体情况,把原工副业科改为多种经营办公室,编制4人。负责全场的工副业生产及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 1983年,多种经营办公室的工副业生产任务移交给场工商科,多种经...
第二节 概述
第二节 概述 1981年,本场开始扶持集体经济。由于刚起步,发展速度较慢。l982年,全场成立了18个集体单位,319名待业青年全部安排在集体单位。每个单位设会计、统计(兼出纳),执行企业自负盈亏的分配形式。各单位还有l名干部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参与组织领导。年终决算无一单位亏损,深受群众欢迎。 ...
第三节 个体经济
第三节 个体经济 本场的个体养殖业和服务业是l979年兴起的。开始只是少量的。多种经营办公室推广了场直职工李广奇养兔致富的经验,并被《九三报》和《农垦报》刊登,推动了本场个体经济的发展。同时,为扶持个体养殖业,多种经济办公室到海伦县购进奶山羊,到锦州等地购进奶牛,为个体户解决了牲畜来源。使全场养...
«
1
2
...
15272
15273
15274
15275
15276
15277
15278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