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幼儿教育
第三节 幼儿教育 兵团时期,各基层单位已建立了托儿所和幼儿园,由连队自管。 1976年场直托儿所建立,由6个单位5个分散的托儿所合并而成,当年有幼儿53人,保育员ll名。 1977年场托儿所入托儿童已达150名,保育员16名,入托率达70%,适龄儿童入学率达89%。 1978年知青返城...
第四节 职业教育
第四节 职业教育 农场职工教育是从l977年开始的,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l980年开办了职业高中班,配备了2名专业教员,招收26 名学生,学习农机专业,学制1年,是总局和管局试点单位。培训的学员l年后毕业,通过劳动实践深受生产队欢迎。 1980年场成立了业余教育委员会,工会配备...
第五节 教师队伍建设
第五节 教师队伍建设 建场初期,教师业务素质较好,大部分是中师毕业生。 1968年,因教学网点增加,从转业战士、黑河和宝清技校学员中,选调了一批学员充实了教师队伍,使教师队伍由10人发展到40人,l969年有5名教师被送到黑河地区进行业务培训,从知识青年中选调了一批高二、高三毕业生充实了教...
第一节 科技工作概况
第三章 科学技术第一节 科技工作概况 1964—1966年全场科学工作由副场长、机务工程师田禾主持。“文化大革命”时期,科技工作无人过问。1977年3月21日建立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刘恒田;副主任:孙承福、周树举、于孔义。委员有孙克俭、顾耀民、郭桂林、张世界、董兆斌、韩克勤。l979年场...
第二节 科研成果
第二节 科研成果 建场20多年来,农场各行各业的科技人员在完成所从事的工作任务的同时,还负担科研项目。这些项目的研究成果,对于促进生产、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等,具有积极意义。建场以来较重要的科研项目如下: 科技成果统计表 (1...
第三节 科技队伍
第三节 科技队伍 相当于助理工程师级人员名单: 农 业:张世界 农 机:宋魁山 高 富 商忠俭 阎家奎 耿文秀 戈万云 韩克勤 骆志富 畜 牧:王忠慧 李俊泉 吴玉海 华泽祥 董万才 马桂荣 鲍凤林 单成章 马成林 水 利:果长军 李恕恩...
第一节 医疗
第四章 卫生第一节 医疗 一、医疗设施、设备情况 1964年场在双河镇建有卫生所,l965年卫生所搬迁大岗。 1968年独立一团卫生队组建,1969年由于备战影响,医院迁至10连,开设门诊、处置室、小药房。拥有可容纳20多人的男女病房各1间。为面向基层,大部分中专毕业生被派到营级卫生所...
第二节 防疫
第二节 防疫 1964年建场后,场卫生所、卫生院先后主管卫生防疫工作。 1977年卫生防疫建立,负责全场性卫生运动的检查监督和疾病的防疫。每年春节都开展全场性爱国卫生运动,以治脏为中心,铺路平沟、消灭臭水坑、栽种绿化树等。 1976年开展了以“两管五改”为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两管即:管水...
第三节 计划生育
第三节 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领导机构于1971年建立,l971年以前本场是省里挂号的计划生育落后单位。出生率45.2%,自然增长率达到40%。 1973年计划生育工作在全场铺开。1974年计划生育的口号是“三个孩子的育龄夫妇必须节育,提倡一对夫妇一个孩”。年内在二师计划生育工作的帮助下,巡回...
第四节 机构队伍
第四节 机构队伍 场1964年建有卫生所,隆景云任所长,医务人员l0人。l966年卫生所改称卫生院,隆景云任院长,王温春任指导员。从部队转业部分卫生人员充实了医疗卫生队伍,同年又接收了l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医院医务人员增加到30人,农业队都配上了卫生员。1966年全场医务人员已增加到90人,...
第五章 体育
第五章 体育 建场初期,体育隶属场工会,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取消工会,宣传股文化干事抓体育。1977年体育又移交文教科。l979年5月工会恢复,体育又重新归工会,由文化干事负责。体育领导机构称体育委员会(简称体委)。1972年已建立,由于它是适应场运动会而设置的临时机构,到1984...
第六章 文物古迹
第六章 文物古迹 龙骨山位于黑龙江右岸,北纬48度51分,东经130度14秒处,由江岸向陆地伸延300米,东西长约20公里的中国境内。埋藏丰富的恐龙化石,早在1915~1917年沙皇俄国曾在此盗掘大量恐龙化石。其中组装为1具高4米,长达8米的鸭嘴龙化石。俄国人称之为满洲龙。现存于列宁格勒(旧...
篇下序
第八篇 社会篇下序 嘉荫农场是国营农业企业,地处边疆,依山傍水,自然资源丰富,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人民经济来源以职工工资为主。商业、卫生、文化、教育、交通、邮电等,均以场部为中心,场内形成统一的生产、生活系统。虽然嘉汤、嘉富公路把本场与县城和内地联结起来,这里仍然是一个比较僻静的农场。职工由...
第一章 社会生活
第一章 社会生活 农场居民家庭收入以工资为主,兼经营一些养殖等家庭副业。衣、食、住、行、礼、乐等日常风俗,都受其经济条件及生活环境制约,并受其民族与籍贯风俗影响。 一、居民收入 嘉荫农场职工的经济状况随着农场建设的发展不断改善。1964年全场职工人均工资收入507元,人均工资收入22...
第一节 节日风俗
第二章 习俗第一节 节日风俗 场内居民汉族占95%以上,故节令风俗与全国大部分汉族居住地区相同,更具东北特点。传统节日有春节、灯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又增加了妇女节、劳动节、儿童节、国庆节和新年。兵团时期还庆祝建军节和毛泽东主席6.18指示组建生产建设兵团纪念...
«
1
2
...
15502
15503
15504
15505
15506
15507
15508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