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垦区三江平原综合开发项目已见成效
1988年7月垦区和省政府签订了综合开发三江平原的协议后,对开发项目逐个落实。在落实过程中,垦区打破过去那种“国家拿钱,农场种地”的旧观念,采取垦区投一点、农场拿一点、职工集一点的办法,广泛筹措资金,两年来共筹措资金7000多万元。同时,垦区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以补偿贸易形式和国内一些发达地区...
垦区提前11天完成小麦定购任务
垦区1989年播种小麦1138万亩,虽然部分场遭灾严重,仍获较好收成。截至9月19日,全垦区上交小麦788837吨,超额1.8%完成77.5万吨小麦定购包干任务。 为了实现省政府下达的定购包干任务,总局多次研究,确定“一调、二挂、三统”的指导思想,对畸轻畸重的原定购任务进行了适当调整,制定了在垦...
克山农场连续12年稳产高产
克山农场连续11年获粮食丰收之后,1989年麦收和秋收又喜获丰收,实现连续12年丰产、丰收。累计粮豆总产76. 55万吨,上交国家43.2万吨,加内调和外销种子,商品率70%,累计盈利总额6009万元。丰收的1989年,小麦亩产560斤,大豆亩产255斤,玉米亩产720斤,粮豆平均亩产468斤,...
北安局三年投资两千多万元购买农机具
北安国营农场管理局自筹资金、自壮筋骨,克服资金困难,三年为农机投入2479万元。近几年,这个局连续遭灾,经济效益不佳,致使农机投入减少,现有设备陈旧老化,维护修理不当,无法满足农业技术要求,影响了农业发展。为此,管理局决定多方筹集资金,向农机投入,向标准化作业要粮要效益。赵光农场1986-198...
牡丹江管理局大面积治水收到实效
牡丹江农场管理局为了改变过去年年涝不能排、旱不能灌的被动局面,近几年来共投资1.12亿元,兴建大小水利配套工程950余项,完成土石方7131万立方米,治理配套涝区28个,解除易涝面积183万亩。据测算,增加综合经济效益近3亿元。 这个局低洼易涝地占耕地总数的70%。为改变这一被动局面,这个局...
兴凯湖农场各项经济指标又超历史水平
1986年以来,兴凯湖农场各项经济指标连续4年超历史水平。工业产值、效益同步增长,步入了工业大场的行列。1989年工业总产值达到5303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8.3%;实现经营利润620万元,占总利润额的91.7%。仅造纸厂就有部优产品4个、省优3个、垦优3个,部分产品打入了国际市场。 这...
三江食品公司通过部级验收正式投产
三江食品公司是黑龙江垦区最大的大豆加工企业,设计生产规模年加工大豆10万吨。这家公司1986年破土兴建,到1988年4月14日投料试车,时至1989年6月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8532. 03万元。他们边建设边培训技术,边试产边开发市场。到目前,他们除分离蛋白加工项目没有如期完成外,其余精炼油、...
黑龙江北方肉鸡生产企业集团在哈成立
垦区14个肉鸡生产企业集团1989年春在哈尔滨成立北方企业集团。该集团基础的哈尔滨国营农场管理局,现拥有1个祖代鸡场,每年能提供足以覆盖全省的优良父母代种鸡雏;4个父母代种鸡场,存栏产蛋种鸡12万只,每年可向省内外提供商品代鸡雏1200万只;5个商品肉鸡场,每年可育成600万只肉用仔鸡,并配...
产量高交粮多:垦区有5场20人受到省政府表彰
1989年8月14日全省粮食工作会议上垦区的八五三农场、兴凯湖农场、二九○农场、饶河农场、创业农场被省政府授予粮食生产交售先进单位称号,聂成珍等20个家庭农场场长、承包队长被授予售粮模范称号。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顾委领导为授奖单位和售粮模范颁发了奖状。20个受奖个人:二九○农场潘忠和,...
垦区扶贫工作成绩显著
省农场总局从1986年起对25个贫困农场进行扶贫。1988年垦区25个贫困农场工农业总产值比1985年增长了31%,职均收入增长了70%,三年共有6个农场生产经营扭亏为盈,15个农场减亏。 垦区贫困农场占农场总数的五分之一。按照国务院关于尽快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的指示精神,从1986年开始,总局...
垦区住房制度改革初见成效
截至1989年底,全垦区已将840万平方米公房作价转卖给职工,占公有住房总面积的70%。垦区有职工家庭40万户。过去住房由单位包下来,公建、公修、个人住,虽然年年盖房,但住房紧张状况得不到缓解。1984年底,垦区在农垦经济体制改革中,对住房制度进行改革,把公有住房按净值和房屋的实际状况,作价卖给...
牡丹江管理局五家制药厂成立联合体
1989年6月5日,牡丹江农场管理局所属5个制药厂携手合作,成立了“完达山制药工业联合体”,为全局制药行业转变机制,优化结构,迈出了新的一步。这个局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药用资源,早在60年代就有了制药工厂,如今已有5个制药厂,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有批号产品品种64个,部分产品已打入9个国家和地区...
垦区科技、教育、卫生事业发展很快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10年里,垦区的科技、教育、卫生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取得国家、部、省和垦区级科研成果奖就有449项。截至1989年底,垦区在校生达到31万人,基本上扫除了文盲;拥有病床9500张,平均每万人占有61张,对加速垦区建设步伐起到了重要作用。 垦区各级组织十分重视科技事业的发...
垦区广播电视业迅速发展
近年来,垦区广播电视业发展迅速,缩短了北大荒与世界的距离。使住在北国边陲小镇的农场广大职工群众在炕头上就可以收到当日中央电视台的节目,这在几年前还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垦区建设初期,各级领导就十分重视广播工作,从50年代建起第一批有线广播站起,至今已有160多个广播站,对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
省农垦科学院建院10年成绩斐然
农垦科学院是多学科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建院10年来紧紧围绕垦区生产实际,进行开发应用研究,科研攻关,引进示范,推广科技成果,开展科技咨询服务,为垦区经济发展做了显著贡献。 10年来,农垦科学院结合垦区生产实际,共承担大豆高产栽培开发研究、寒地直播水稻早熟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北方寒地稻田养鱼技术...
«
1
2
...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