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一九七六年
一九七六年1月18日 全团召开农业学大寨会议。 4月17日 新建二十五、二十六两个连队。 5月16日 全团在机关门前广场召开“庆祝‘文革’十周年、反击右倾翻案风”大会。会上,团直各单 位分别进行了学习小靳庄诗歌朗诵和歌咏比赛等活动。 8月 场直小学搬...
一九七七年
一九七七年4月22日 全场开展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活动。 4月29日 农场在22队进行“评工记分”试点。 6月 省委书记张林池到萝北期间来农场视察工作。 12月 全场按现职工的40%比例,对工资偏低、工龄较长的干部职工进行工资调整。
一九七八年
一九七八年1月 召开向阳农场科学大会,历时四天。 1月 农场农工开始享受10%地区津贴。 2月18日 李宝根任向阳农场党委书记。 3月13日 召开向阳农场“农业学大寨”会议。 10月 大批城市知识青年开始返城。 10月15日 农场俱乐...
一九七九年
一九七九年2月 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根据上级指示,全场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4月 农场工会召开了第三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9月 徐世华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10月8日 农场通讯站胶轮车驾驶员李文福夜间擅自开车到十四队豆地为本站...
一九八O年
一九八O年1月18日 农场召开第四届党代会,大会历时四天,到会代表266人。 2月4日 全场各农牧业生产连和场直工副业连正式改称为农牧业生产队(厂)。 2月10日 农场召开第六次团代会。 3月18日 农场召开第四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到会代表387人,大会历时...
一九八一年
一九八一年3月10日 农场召开了第五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历时三天,出席会议代表358人。 5月 农场自行设计建造的中学教学楼竣工,总建筑面积3,260平方米。 6月1日 -8月25日 阴雨连绵持续不断,总降雨量492.5毫米。全场小麦受灾面积达20万亩,绝产9 ...
一九八二年
一九八二年1月5日 农场下发关于禁止大吃大喝、请客送礼和婚丧大操大办的文件规定。 2月7日 全场各生产队(厂)全面推行民主管理,建立职工大会制度。 2月16日 农场人武部参谋唐明华在民兵训练进行手榴弹投掷考核中,面对民兵没投出去即 将爆炸的手榴弹临危不惧、英勇...
一九八三年
一九八三年1月5日 一23日 农场党委召开扩大会议,学习党的“十二”大文献,传达总局党委扩大会议精神, 讨论制定开创农场各项工作新局面的发展规划和措施。 1月13日 顾仕阁任农场场长、党委副书记。 1月14日 农场对实行经济责任制、多种经营以及各种经济形式的...
一九八四年
一九八四年1月10日 全场进行广泛宣传宪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并成立领导小组,组长刘希孟。 1月14日 农场成立机关改革整顿小组,组长顾仕阁。 2月23日 农场召开第六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历时三天。大会通过了1984年 度经营承包责任制及试办家庭农场的具体实施...
一九八五年
一九八五年1月3日 根据总局政治部(84)874号文件精神,农场对国民党陆军起义和投诚人员进 行填表登记。 1月22日 农场举办家庭农场场长学习班,学习班聘请宝泉岭农场三十二队养鸡专业户 李景德为大家作“勤劳致富、科学致富”的经验介绍。 2月5...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四编 经济第一章 农业第一节 机构沿革预七师农场和萝北农场三、四、五分场时期,各分场是场乡合一,均未单设农业专门机构,只配专业技术员。他们既是乡的农业助理,又是分场的农业技术员。三分场农业技术员翟连科;四分场朱惠臣;五分场李春山和李玉华。 1963年青年农场成立后,设生产科,主管全场农业、...
第二节 发展概况
第二节 发展概况农场农业发展的总趋势是在不断扩大耕地面积的基础上,加速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改革传统的耕作制度,加强植物保护工作,调整作物布局,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但是,由于农田基本建设不配套,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加上资金短缺,机械力量不足,不能在高产期适时完成农事活动,并且农药化肥严重...
第三节 作物栽培
第三节 作物栽培一、播种准备 (一)选种 小麦种子在1968年以前以风选为主,少部分种子采用“苏式”选种机选种。1969年以后以选种机选种为主,个别生产队仍然采用 风选方式。1973至1983年全面推广应用上海比重选种机和“八五二”选种机。小麦种子达到了全部精选。 大豆种子在1970年前采...
第四节 轮作、耕作制度
第四节 轮作、耕作制度一、轮 作 1963至1968年青年农场时期,主要采取两种轮作方式,远地号采用麦一麦一豆方式,近地号采用麦一豆一玉(杂)方式。 1969至1985年兵团和向阳农场时期,以鹤萝公路为界分别采取南北两种轮作方式。北部半山冷凉区,六、七、九、十、十一队及低温地的二、四、五、十...
第五节 作物施肥
第五节 作物施肥建场初期既无化肥也无农家肥,只下种不施肥,俗称“白籽下地”。但都是新开荒地,土壤肥力较高,仍能获得较好收成。1963年粮豆亩产仍然达到122斤。 1965年开始施用化肥,施用总量615吨,施用化肥面积61,803亩,占全场播种面积的37.9%。其中小麦占施化肥面积的59.7%,大...
«
1
2
...
6923
6924
6925
6926
6927
6928
6929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