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五节 林政、护林防火
第五节 林政、护林防火50至70年代,乱砍滥伐现象严重,70年代末期农场对林政、护林防火工作引起重视。1980年在抓林政工作的同时,加强了护林防火工作。在组织上加强了林政建设,各单位设了护林员,并充分利用广播、板报宣传《森林法》。 1982至1985年对发生的三起违犯《森林法》案件进行了严肃处理...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四章 畜牧业第一节 机构沿革预七师农场和萝北农场时期,各分场均成立了兽医站,萝北农场三、四、五分场站长分别是:苏培廉、王斌、代连祥。 1963年青年农场成立后,生产科科员由中午、郑长义任畜牧技术员,负责全场畜牧工作。下设兽医站,站长王斌,并在现;十二队、三队设两个分站,负责指导附近生产队的兽...
第二节 发展概况
第二节 发展概况农场畜牧业从1955年垦荒队的到来和1958年转业官兵创建预七师农场起步,先后从外地引进各种牲畜,形成了以养马为主兼养牛、羊、猪的畜牧业,1958年末共有马1,000匹,牛544头,猪1,138头,羊280只。 1960年春,三个分场都成立了专业畜牧队,加强了技术力量,畜牧业发展...
第三节 饲养管理
第三节 饲养管理建场初期,由于农业生产和运输的需要,畜牧业以养马为主,各单位都建立了马舍。而养猪采用舍饲与放牧相合的方法,猪舍简陋,设备不全,多数生产队圈舍不保温,仔猪产后大批冻死,饲养员靠传统的经验饲养,缺乏科学管理知识,公母混群,大小混群,大锅熟料,窝吃窝便,畜牧饲养业处于落后状态。 197...
第四节 兽医防治
第四节 兽医防治家畜防疫工作,农场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 1958至1962年,由于马匹饲养较多,每年进行一次鼻疽检疫,对阳性马采取捕杀措施。 1965年在十队、十一队成立鼻疽马隔离点,进行假定健康驹培养。经使用土霉素治疗,收到较好效果,鼻疽马检出率大大减少。同年,牛羊口蹄疫在垦区...
第五节 牲畜改良
第五节 牲畜改良建场以来农场的牲畜改良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马: 1970年由红色草原牧场引进18匹优良种马,有阿尔登高代杂种、纯种阿尔登、顿河马和本场马匹进行杂交改良,使役马的挽力和体型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达到了预期目的。 牛: 1965年从香兰引进朝鲜种公牛三头和当地牛进行杂交改...
第六节 养禽业
第六节 养禽业一、鸡 建场初期,各分场均设有专业畜牧队发展养鸡,最高养鸡育雏数达14,000只。1963年成立青年农场后,撤销了原来的养鸡点。1969年在十四队建立专业养鸡点,盖鸡舍1,000平方米。自建孵化室,饲养来航鸡3,854只,到1970年达5,055只。 1975年十四队养鸡点引进“...
第七节 其它养殖
第七节 其它养殖一、渔业 该区内水域较大,都鲁河、鸭蛋河流经农场,两河流域形成许多“背河”,是鱼类繁衍的天然王国,场区东侧有水城子,水面达 80多公顷,一、二、四队临近莲花泡。各生产队沟、泡、沼泽较多,水利干渠纵横交错,1979年又修建了142公顷水面的南山水库,自然条件优越,渔业资源比较丰富。...
第一节 机构设置及发展概况
第五章 工副业第一节 机构设置及发展概况1963年青年农场成立后,设工业基建交通科,朱喜贵、付国印先后任科长。 1969年兵团组建后,团司令部设生产股,现役军人崔玉林任股长,兼管工副业生产,1972年工副业生产和生产股分开,设工牧办公室,付国印任办公室副主任,主管工副业。1974年工副业划归团...
第二节 粮油加工
第二节 粮油加工1958年场内职工粮油由萝北县供应。1959至1962年三、四、五分场都有小型粮油加工厂,粮油供应自行解决。1963年5月成立粮油联合加工厂,当年生产面粉70吨,豆油20吨。 1969年7月十四团组建后,粮油加工厂更名为工业一连。1972年恢复粮油联合加工厂,全厂职工205人。 ...
第三节 建材生产
第三节 建材生产一、砖瓦 农场的砖瓦业是在萝北农场四分场基建队小砖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60年春四分场基建队在现在的木材厂院内创建小型砖厂,修建方框窑三个,采用人工扣坯,当年生产砖坯150万块,烧红砖100万块左右。同年在现木材厂路北100米处建60平方米制瓦生产车间,用木制模具,手工操作,...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六章 水利第一节 机构沿革1958至1962年,预七师农场和萝北农场的三、四、五分场未设水利专门管理机构,只配备水利专业技术人员,三分场水利助理员朱喜贵、四分场刘凤廷、五分场刘传福。 1963至1966年,青年农场水利建设由基建工业交通科管理,朱喜贵、王守范、付国印先后任科长,设五名水利工程...
第二节 水利资源
第二节 水利资源一、水系 农场境内有两条主要河流,即都鲁河、鸭蛋河。其中都鲁河为共青农场与宝泉岭农场的天然界河。 都鲁河发源于四方山西部山区,经农场西部、南部流入松花江。流域面积1,737平方公里,其中山区860平方公里,丘陵56平方公里,平原821平方公里。河流全长245公里,其中在农场境内...
第三节 水利建设
第三节 水利建设1962年以前,在萝北县的统一。指导下,各分场及各队(庄)根据其实际状况,分别修建了部分小型排水灌渠,起到了一定的排灌作用。 1963年青年农场成立后,农场根据场内两条河流对全场耕地形成半包围的特点,认真贯彻“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方针;对水利建设进行了全面规划,坚持常年修建。...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七章 基本建设第一节 机构沿革1963年成立青年农场时,始设工业交通基建科,朱喜贵、王守范、付国印先后任科长,刘恩弟任基建助理员,负责基本建设和住宅规划工作。 1969年青年农场改为十四团,团后勤处设营房股,马德胜、刘元铭先后负责,1973年付国印调入任副股长。 1976年12月十四团改为...
«
1
2
...
6925
6926
6927
6928
6929
6930
6931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