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发展概况
第二节 发展概况1955至1956年北京等地青年志愿垦荒队先后来到萝北垦荒,白手起家,割草伐木,搭起简易的“小马架”,建立了八个集体农庄。 1956年哈尔滨庄在现修配厂东侧建起了人工扣坯、土窑烧制红砖的小砖厂。到1958年哈尔滨庄相继盖起了青年宿舍、办公室、发电房、面粉厂、俱乐部、食堂、小学和部...
第三节 房屋管理
第三节 房屋管理1973年以来,工程队和生产队施工的工程项目竣工后,由基建部门技术员、施工员、计财科工作人员和主管基建的副场长组成质量检验小组检查验收。经检验后,质量和建筑面积符合施工标准,方可交付使用单位。投资由所需房建单位报请基建部门,然后基建部门绘图预算,报计财审核批准,验收后列入农场年终决...
第四节 水泥晒场建设
第四节 水泥晒场建设1963年以前,各农业单位使用的均是土晒场。青年农场成立后,为了提高商品粮的质量,防止粮食霉烂变质,加快粮食凉晒速度,农场在各生产队开始兴建水泥晒场。1963到1985年共兴建水泥晒场249,947平方米,是建场初期的35.2倍。 历年水泥晒场修建面积表 ...
第五节 水暖气的发展
第五节 水暖气的发展1967年修配厂开始使用暖气,在哈尔滨锅炉厂购进锅炉一台,用于主修车间供暖,取暖面积为1,012平方米。随后加工厂、机关、工会、中学、医院、木材厂、车队等单位相继安装了锅炉、暖气。到1985年场直安装锅炉13台,取暖面积达45,614平方米,有锅炉工76人。 为了提高锅炉工人...
第六节 工程建筑队伍
第六节 工程建筑队伍1963年建场后,农场将原三、五分场部分有砌筑技术专长的工人与四分场的基建队合编为青年农场基建队,队长刘凤雁、书记王恩。全队100多名职工,夏天搞房屋建筑,制砖烧窑,冬天上山伐木、搞副业、打石头,为第二年的生产备料。 1964年3月,为了便于领导,适应农场生产需要,将基建队分...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八章 交通运输第一节 机构沿革1958至1962年预七师和萝北农场三、四、五分场时期,各分场汽车由分场直接管理。 1963年,成立青年农场,始建汽车队。田玉、李玉珠先后任队长,纪学富、孙有民先后任书记,罗火生、张玉生先后任副队长。汽车队隶属工业交通科,设一名交通助理,朱喜贵、王守范、付国印先...
第二节 发展概况
第二节 发展概况1958至1962年预七师农场和萝北农场时期,所属分场均配有两台由部队带来的吉斯五汽车,为当时的主要机械运输工具。 1963年青年农场成立时,有汽车13台,车辆停放在原萝北农场物资局汽车队大院,只有一个不足20平方米的小房,既是办公室又是调度室。同年秋汽车队搬迁到现农场场部。19...
第三节 交通运输及经营管理
第三节 交通运输及经营管理1980年前车辆的运输业务主要是将农场生产的商品粮豆、工副业产品运往鹤岗市各粮库或车站,从鹤岗各煤矿运回生产、生活用煤及从车站运回生产所需农药、化肥、零件、油料等物资。每年的货运量均在600万吨公里左右。1981年后,特别是1984至1985年,集体和个体的车辆剧增,对内...
第四节 交通安全
第四节 交通安全交通安全工作由农场交通部门负责,业务受萝北县交通局和宝泉岭管理局交通处指导。 一、安全检查 汽车队设有安全联合检查组,配专职安全员一名,负责车辆的安全检查,主要检查项目:刹车、灯光、转向、保险装置及车容车貌和“四不漏”(不漏水、电、气、油)。还制定了行车规定、奖罚制度等。 二...
第五节 公路建设与管理
第五节 公路建设与管理鹤萝公路横贯农场东西,西至都鲁河、东至一队,全长32公里,沿鹤萝公路有6个农业生产队。 一、场内公路 南片公路 场部至二十二四队公路全长29公里,公路沿线有b个生产队。途中十八队向东至十七队4公里,十八队向西南至二十一队5公里,十六队路口至十六队1.5公里。 东南片公...
第六节 集体与个体运输业
第六节 集体与个体运输业随着经济搞活,市场的开放,1982年起农场的集体与个体运输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一、集体运输业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1985年8月30日在农场召开“纪念北京等地青年志愿垦荒三十周年大会”前后,“三市、两省”对农场的集体运输业给予了大力支援。北京市支援北京庄 (七队)解放牌...
第一节 电力
第九章 电力、通信第一节 电力一、机构沿革 1958至1961年预七师农场和萝北农场时期的三、四、五分场均用小型座机发电,未设电力管理机构。1961年12月,四分场成立小型变电所,高志文任所长。 1963年成立青年农场,电业归工交基建科领导,高志文任变电所所长。1965年变电所改为电业所,徐...
第二节 通信
第二节 通信一、机构沿革 1958至1962年,预七师农场和萝北农场时期,有线通信相继建立,各分场设一名话务员,行政管理归各分场,业务由萝北县邮电局指导。 1963年,萝北农场三、四、五分场合并成立青年农场,通信与广播合并为通信广播站,行政管理隶属基建工业交通科,朱喜贵、王守范、付国印先后任科...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十章 粮食第一节 机构沿革预七师农场和萝北农场三、四、五分场时期,各分场分别设一名粮食助理员,负责粮油加工和口粮供应。 1963年3月青年农场成立后设供销科,张殿林、付国印先后任科长,王龙德任副科长,设粮食、商业、物资助理员、会计和计划、化验、采购员共九人,主管全场物资、粮食、商品的计划、调...
第二节 粮食储藏晒场及检验设施
第二节 粮食储藏晒场及检验设施一、储粮设施 1963年以前,各分场粮食储存保管条件差,多采用露天荧囤,容易受潮,造成粮食霉变,损失浪费严重。随着生产的发展,商品粮和三留粮的增加,露天荧囤的方式已不适应农场发展的需要。自1964年国家对农场实行上交一斤商品粮补贴五厘钱政策后,农场将补贴款用于生产队...
«
1
2
...
6926
6927
6928
6929
6930
6931
6932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