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建置沿革
第二章 管理体制第一节 建置沿革七星农场建于1956年1月1日,是在黑龙江省富锦县地方国营农七星岗作业区(始建于1954年)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初建时为黑龙江省七星岗农场,报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管理厅,将“岗”字删去,命名为黑龙江省国营七星农场。1958年4月改为合江农垦局七星农场,实行三级管理,(...
第二节 基层单位概况
第二节 基层单位概况1983年12月,经过体制调整,共有五个农业分场,49个农业生产队,一个科研站,一个畜牧队,一个林业队;分场级单位15个,(包括7个公司、两个中心),生产队级单位56个。 一、各分场概况 一分场:一分场位于建三江城区东部,约在北纬47°14′—7 °19′,东经132 °3...
第三节 农场组织机构情况
第三节 农场组织机构情况 七星农场分场领导历任名单 1956—1986 七星农场分场领导历任名单 七星农场分场领导历任名单 七星农场行政组织情况 说明:家庭农场:1...
第四节 政工领导人更迭
第四节 政工领导人更迭总支书记 王 忠 1956、4—1956、12党委书记 任兆奎 1975、12—1959、12 去合江农垦局 王 强 1959、12—1962、9、13 去二九○农场 娄锡钧 1962、9、13—1964、5 ...
第五节 农场组织编制序列
第五节 农场组织编制序列 1983年7月 253 七星农场基层单位组建时间
第六节 场部
第六节 场部1932年,此地只住了一户人家,绰号叫王家大房,但其名不详,因为他盖了5间房而得名。1932年6月,日本侵占了富锦县到1938年(康德5年),日本并屯将他赶走,至此以后,再没有住家了,只有日伪军去七星岗据点经过此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在小永善重建了新屯。 建场初期场部规...
第一节 概况
第三章 经营管理第一节 概况七星农场,三十一年来,国家累计投资121.283千元。利用这笔资金,在这块荒原上开荒建点,经过十四个涝年,十三个平年,四个旱年,涝灾危害重于旱灾。导致农场经营亏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生产稳步发展,除特大自然灾害年份外,粮豆单产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所增长。1983年...
第二节 近一年生产水平
第二节 近一年生产水平七星农场地势低洼,不易排水,易涝。自建场以来,涝年多于旱年,亏大于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场生产稳步发展,除1981年遭受特大自然灾害外,粮豆平均亩产200斤左右,年产粮豆一亿一千万斤,上交商品粮年平均5,000万斤。农业总产值年均12,400千元,工业总产值年均5,6...
第三节 生产成果
第三节 生产成果建场31年来,利用国家的投资和自筹资金,在这块荒原上,建成拥有土地1,812,327亩,耕地面积70万亩的大型机械化国营农场。59处场内居民点,2处场外居民点,123个核算单位。创造工农业总产值64,518.7万元,工业总产值15,230.5万元,农业总产值49,288.2万元,房...
第一节 职工队伍的构成
第四章 人口与民族第一节 职工队伍的构成七星农场是国营企业,社会主义的大农业。自建场以后,其人员来自祖国四面八方,遍及全国各地。但主要是来自人民解放军部队的两批转业官兵和京、津、沪、哈等四大城市的知识青年,以及山东省支边青年和移民;其次是建场初期从富锦县,集贤县,佳木斯市,勃利等市县的工人和干都...
第二节 民族
第二节 民族农场职工来自祖国各地,是由各种民族组合而成的一个大家庭。但以汉族为多数,根据两年的统计数字为例:1975年,总人数为25,748人,其中汉族25,469人,占总人数的98.92%;蒙古族8人,占总人数的0.03%;朝鲜族34人,占总数的0.13%;满族90人,占总人数的0.35%;回族...
第三节 人员变动
第三节 人员变动人员变动最大的是1958年以后的转业军官,去向有1959年10月20日,去吉林省延边自治洲400人,去二九○农场30余人,1964年去黑龙江省伊春市新青林业局88人,同年6月去甘肃省42人。调往全国各地省、市60人。1981—1986年老工人退休746人 。 ...
创建农场时期(1954—1958、4)
第二编 农场简史第五章 创建农场时期(1954—1958、4)创建农场时期(1954—1958、4)七星农场是在松江省富锦地方国营农场第四作业区的一个开荒点的基础上创建起来的。她建于1954年。同年3月由富锦农场副场长单永升,办事员陈振和,四作业区主任高玉山等骑马来到七星岗海源栈开始察看荒原,4...
合江农垦局时期(1958、4—1962、12)
第六章 合江农垦局时期(1958、4—1962、12)合江农垦局时期(1958、4—1962、12)前段时期也为今后生产建设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有利于向前发展。 1958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正要开始之际,农垦事业面临大发展的形势。这一年的一月,中...
东北农垦总局时期(1963、1—1969、1)
第七章 东北农垦总局时期(1963、1—1969、1)东北农垦总局时期(1963、1—1969、1)1962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中发(62)607”号文件,为加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现有国营农场的领导,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粮食商品率,开发三江平原,建设商品粮基地,更有利于农、林、牧、副、...
«
1
2
...
7285
7286
7287
7288
7289
7290
7291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