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彩页6
彩页6 场部商店 场部招待所
彩页7
彩页7 场部俱乐部 农场职工医院
彩页8
彩页8 建设中的职工中专教学楼 朝阳一中 朝阳小学教学楼
彩页9
彩页9 顶凌整地 飞机灭虫
彩页10
彩页10 机械中耕 机械联合收割
彩页11
彩页11 一个生产队的农具场 牧鹿
彩页12
彩页121951年建场的干部和参加建场两周年纪念大会的武警队干部战士在场部前合影 五十年代的职工家属住房 建场两周年纪念章
彩页13
彩页13 1959年王震部长在三分场二队田间视察(前左为二队队长宫俊昌)王震部长和参加全国第四次农垦会议的部分代表。前右一是四分场三队“大豆姑娘”代表曲秀英(1960.3)。
彩页14
彩页14 纪念建场十周年原场干部座谈会合影(一九六二年元旦) 1984年中共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授予农场“文明单位”称号 一九五五年场务会议成员合影
彩页15
彩页15 杨彦(左二)离场三十年后首次回场“探亲”(1982.11) 已故场机务标兵、省劳动模范李毅同志 十五队队长、省劳模张石才和职工在一起劳动
第一节 地理位置
第一编 概述第一章 自然概貌第一节 地理位置 黑龙江省八五七农场,地处东经132°5’至132°40′,北纬45°20′至45°42′的范围内,全境面积为567平方公里。位于黑龙江省密山县境内东南部,场部建在朝阳,距密山县城64公里。农场南靠小兴凯湖,北濒穆棱河,东临穆兴水路、同八五六农场隔...
第二节 地形概貌
第二节 地形概貌 农场地处穆棱河中下游,为穆兴沿湖平原区。北,东,南三面环水,西面属蜂蜜山系二级台地,境内有四条河。柳毛河位于三队、四队之间;十五队以东是东地河;十三队西侧为大西地河;小黑河从二十九队经二十五队向南汇入小兴凯湖;穆棱河从一队西侧绕二、三、四、五、六、七队北向下游流。 农场地貌多...
第三节 气候
第三节 气候 我场具有中纬度中温带大陆季风气候特征。季节变化明显,冬夏差异很大。冬季(11月—3月)长而寒冷;夏季(6月—8月)短而炎热;春季(4月—5月) 多风少雨;秋季(9月—10月)降温迅速。 年平均气温2.9℃。最冷为一月,平均气温-18℃,极端最低气温-38.1℃(1970年1月3...
第四节 自然资源
第四节 自然资源 一、土地资源 我场土地总面积八十五万一千三百亩。已耕地面积四十六万六千亩,其中水田三万亩。除已耕地外尚有可垦荒地七万四千亩,放牧地八千五百二十一亩,林地三万零八百三十六亩,水面一万一千八百六十亩(已利用五千八百二十六亩),居民点占地四万九千六百亩,其它用地一万四千五百一十八亩...
第一节 人口
第二章 人口民族第一节 人口 1951年,全场除165名管教干部和职工外,其余均为劳改犯人。当年共接收7批犯人计2,393人。1953年,全场住户百余户,总人口为 4,600人。其中干部、职工及家属为396人,其余为劳改犯人。随着生产的发展,人员不断增加。1956年,总户数增至550户。总人口...
«
1
2
...
7693
7694
7695
7696
7697
7698
7699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