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机制一改见“四多”
二、文征机制一改见“四多” ———八五七农场改革转制工业企业经营红火探秘 焦永梅 自1998年开始,八五七农场陆续租、转、卖9个工业企业。3年过去,这些企业个个呈现一派生机,奥妙何在? 少了“公公婆婆,多了自主经营 改革前的农场工业企业,管理人...
好“热”的供暖楼
好“热”的供暖楼 焦永梅 八五七农场场部楼房林立,仅住宅楼就有近30座,其中集中供热12座。 1992年,场部供热住宅楼仅一座,老干部专用。1993年,新起一座32户供暖楼,定价:每户3.5万元,但职工腰包没钱,无人问津,后取消供暖。1995年,农场又建供热科技...
特色经济为何失色?
特色经济为何失色? 焦永梅 早在80年代末,八五七农场就在发展特色经济上进行了尝试,但10多年过去,这条强场富民之路仍步履维艰。原因何在?农场决策层们面对粮价低迷和“入世”的严峻挑战,开始回顾反思,在总结中寻找特色经济的发展之路。 规模偏小好女难嫁 从80年...
悲欢穆棱河
悲欢穆棱河 焦永梅 穆棱河畔农场多,穆棱河与八五七农场故事多。建场50年,穆棱河给了农场苦,更多的是给了农场欢乐。 10年前,河水常泛滥,沿河15个队,队队遭罪。每年8月,穆兴西堤,千人集汇,大战洪水。财力、物力、人力,竭尽全力。麦地、豆地,一片涝地。坝外种地...
父亲的笑容在秋风里铺开
父亲的笑容在秋风里铺开 郭思宝 我把这一池子的最后一捆水稻打成捆,回首看到夕阳下弓着的父亲的背,在余辉的渲染下,一如那破旧的屋脊,显得更加贫瘠。 “歇会儿吧,武儿,不忙。” 坐在池埂子上,殷红的晚霞抚摸着疲倦的我,有一种坐下来就不想再起来的感觉。 吸着旱烟...
农场获奖一览表
三、农场农场党委所获荣誉农场获奖一览表 (1995~2000年) 续表 续表 农场获奖一览表 (1995~2000年) 注:1996年无资料。
编写人员一览表
四、《八五七农场志(1995~2000)》编写人员一览表编写人员一览表 四、《八五七农场志(1995~2000)》 续表 续表 续表
后记
后记后记后记 《八五七农场志(1995~2000)》的编修工作,从2003年10月开始启动,2004年4月开始分头撰写初稿,经7易其稿于当年9月定稿,10月又对全志篇目和章节的部分文字进行调整和补充,其中有的重新改写。这部志书历经一年时间的编写而成。 本次续志工作是在农场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进行的...
序文一
序文序文一 序 文 一 王 德 《八五七农场史》作为建场以来的第一部史书,即将出版了,这是我们老同志值得欣慰的一件大事。 八五七农场从一九五一年三月十五日诞生至今,已走过三十五年的路程了。三十五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
序文二
序文二 序 文 二 张洪学 《八五七农场史》的出版,是农场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场广大职工群众的共同心愿。我仅代表农场党委,向参加农场史编写工作的人员及所有支持、协助这部场史成书的有关单位和同志表示诚挚的谢意! 八五...
彩页1
彩页彩页彩页1
彩页2
彩页2
彩页3
彩页3
彩页4
彩页4 场部鸟瞰
彩页5
彩页5 农场场部
«
1
2
...
7692
7693
7694
7695
7696
7697
7698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