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建筑企业
第二节 建筑企业 到1985年止,虎林县内建筑企业除虎林县第一建筑公司、虎林县第二建筑公司外,还有虎林县房产处工程队、虎林县教育工程队、东方红林业局第一工程处、东方红林业局第二工程处、迎春林业局基建工程处、云山农场建筑公司、八五六农场基建队、牡丹江农管局建筑公司西岗建筑大队、八五八农场基建队、八五...
第一节 大气污染及治理
第四章 环境保护第一节 大气污染及治理 县内大气污染冬季较重,相当于国家二级标准,春、夏、秋三季较轻,相当于国家一级标准,冬夏大气环境质量差距十分明显。全县共有各种锅炉358台,主要分布在虎林镇、迎春镇和东方红镇;另外还有机械炉、砖瓦窑20多座。全县工业年耗煤172347吨,焦炭0.1526万吨。...
第二节 水污染及治理
第二节 水污染及治理 穆棱河贯穿县内全境,不光是上游沿岸城镇工业,农业和居民生活废水排入河中,而且也成为我县(主要虎林镇)的主要纳污水系,导致本来已经污染较为严重的水质,在经过我县之后,水质进一步恶化。例如地处虎林镇南的造纸厂每年向穆棱河中排放有毒有害废水60万吨,下游沿岸人民群众既不能利用河水来...
第三节 噪声污染
第三节 噪声污染 随着经济建设的开发,现代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的发展以及能源需求的增长,环境噪声已对我县城镇居民的生活构成日益严重的潜在威胁,成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从全县情况看,在环境噪声中,主要是交通噪声和各种对外音响设备因管理不善而出现的噪声。此外镇内功能区环境噪声污染状...
第四节 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四节 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县内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森林资源逐年减少,采育比例严重失调。大面积毁林开荒,造成水土严重流失,致使旱涝失调。
第五节 环境保护机构
第五节 环境保护机构 为更好地保护和治理环境,1976年成立虎林县环境监测站,编制10人。设站长1人,副站长2人,化验员5人,汽车和汽船的司机各1人。其中大学本科2人,中专毕业1人,其余为高中、初中程度,都受过专业技术培训。 根据《环境保护法》的精神,1980年又成立了虎林县环境保护办公室。 ...
编下序
第八编 商业编下序 虎林的商业活动,始于清初雍正“贡貂赏乌绫”时期。那时,汉族和少数民族间进行简单的以物易物,等价交换活动。后来,有行商深入此地进行贸易。 咸丰十年(1860年)以后,俄建驿马(今伊曼)和犁子丈(今列索扎沃茨克)火车站,随之设立贸易市场。从此,行商与虎林卖粮农民交易活动增多。至清...
第一节 私营商业
第一章 商业成分第一节 私营商业 县内商业私商为最早。宣统二年(1910年),呢吗厅对本地的商业进行了调查。据统计,有私商16家,经营品种单调。 进入民国时期,由于乌苏里江和其它河流航运的开通,使商业发展较快。民国13年(1924年)之后,虎林县有私商33户。 当时,大部分货物是通过水运从哈尔...
第二节 公私合营商业
第二节 公私合营商业 公私合营商业产生于1956年。1949年建国时,全县城镇有私商72户,资金达44760元,106人从业;农村有私商10户,资金达6000元,20人从业。以上82户均属小商小贩。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根据党中央对资本主义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虎林县商业系统于1954...
第三节 集体商业
第三节 集体商业 1948年土地改革时,虎林县部分村屯为避免私商从中剥削,活跃城乡物资交流,相继成立供销合作社,经营生活日用品。1958年,随着农垦局与虎林、饶河县的合并,虎林供销社一跃变成国营商业,有的出现了亏损。1978年以后,不仅恢复了集体供销商业,而且也允许由部门投资办青年小集体商业,使集...
第四节 国营商业
第四节 国营商业 1946年没收汉奸李象山的“德盛泉”烧锅(酒厂)以后,在烧锅内附设的1个对外营业的国营小商店。当年入冬时,这个商店归工商行政管理局。此时这个局主要经营油、酒,收购粮食、土特产品(包括鸦片)和日伪遗留的被服物品,还经由密山当壁镇对苏联搞一些小额贸易。1948年2月成立了30多人组成...
第一节 批发与零售
第二章 商业网点第一节 批发与零售 1950年,在县工商科下辖的百货和土产公司中始办批发业务。其中,百货公司批零兼营,下设1个批发部,两个门市部。土产公司下设1个批发兼零售的门市部。1950年7月开始,对私营商业开展批发业务。 1954年,花纱布公司下设1个批发部,负责当时的收购和调拨工作,由百...
第二节 饮食业与服务业
第二节 饮食业与服务业 县内的饮食、服务行业,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高潮时,归商业系统管理。为了加强领导和管理,县内成立了饮食业公司和福利公司(服务公司)。当时饮食网点单位两个,服务网点单位5个,总计年营业额两万元。1960年下半年,在虎林镇内的饮食服务业单位,除冰棍厂和旅社外,全部下放给虎林农...
章下序
第三章 商品购销章下序 本地商品交易始于清雍政年间。随着外来移民增多,商业购销也频繁起来。起初缺啥换啥,且购销量也极少。因清末本地有了职业和半职业商人,且增加了以貂皮等本地特产为货币的较方便的商品交易形式,因此购销量增大。咸丰十年(1860年)以后与俄国贸易的开展,民国年间乌苏里江等水运的开通,都...
第一节 商品采购
第一节 商品采购 一、工业品采购 国营商业对县内工业品的采购,在不同历史时期采取了不同的方法。1949年,国家对物资部门经营的主要物资,一直实行统一分配。县里每年需向地区物资局提报申请计划,由上级物资部门分配指标,分割合同,由县物资部门组织进货。县物资部门还想方设法组织协作、调剂、组织计划外物资...
«
1
2
...
9409
9410
9411
9412
9413
9414
9415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