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文化概况
第六编 文化第一章 文化第一节 文化概况 在建国初期,我区这个只有二千多人口的小镇上,几乎没有什么文化活动,只有几名演剧爱好者,每逢年节自动组织起来,搭起临时舞台演起剧来。此外,还有一些爱好扭秧歌的人,也自动组织起来,扭起东北大秧歌。 一九五三年以后,本地人口逐渐增加,从山东、河北等地来了几位艺...
第二节 文化机构设置
第二节 文化机构设置 一九六○年五月,成立安达市萨尔图区文教科,编制10人,科长刘宇亭。文教科有二人专管全区文化工作。同年,区还成立了个文化馆,编制四人,负责全区各项文艺活动。 一九六二年,区文教科划分为文化科、教育科二科。文化科编制3人,科长周植。 一九六三年精简机构,区政府把文化科、教育科...
第三节 文化事业
第三节 文化事业 一、电影院 (一)电影院概况 萨尔图电影院前身叫萨尔图区影剧场,始建于一九六一年,原地址在商业局食品厂北侧,面积为 600平方米,房屋是简易的干打垒结构。一九六四年七月,于萨尔图二道街北端,新建了砖瓦结构的萨尔图电影院,面积达 1,100平方米。为了活跃退休职工文化生活,一九...
第四节 群众文艺创作活动
第四节 群众文艺创作活动 一、美术创作方面 一九八二年,区举办了《萨尔图区第一届书法美术展览》,经过认真评选,推荐四十件作品,参加市美术书法作品展览。其中十三中的刘相国,采油一厂机关小学的屠娟娟,十四中的李宝祥等人的美术作品获奖。 二、文学艺术创作方面 全区现有业余作者 18人。其中省作协会...
第一节 解放前教育概况
第二章 教育第一节 解放前教育概况 解放前,萨尔图区人烟稀少,一片荒凉,教育十分落后,发展缓慢。 一九三二年,在缴家店(原毛子坟)建立了第一所私塾。共一间房,在炕上念书。老师姓张,学生二、三十人。念的是《百家姓》、《三字经》、《论语》。办学共三、四年时间。这就是萨尔图...
第二节 解放后教育机构沿革
第二节 解放后教育机构沿革 一九四六年三月,萨尔图区解放后,划为安达县第三区,区政府设教育区员1人,(迟万昌),一九四八年改称民教助理(陈植铭),主管文化、教育(包括扫盲)。一九五六年把第三区划为两乡一镇(三发乡、三新乡、萨尔图镇),各设文教助理1人。 一九五八年,场社合一,成立安达县红色草原人...
第三节 各类学校
第三节 各类学校 一、私塾教育(前已述过) 二、幼儿教育: 一九五九年红色草原人民公社时期,曾设公社机关托儿所,由文教科王桂凤负责。地址在今区托儿所南面。 一九六七年,成立安达特区机关托儿所,在火车站北今1一3楼所在地。有12个幼儿班,430名幼儿,76名保育员,所长2名。 一九六九年,撤...
第四节 学制
第四节 学制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的发展,人类社会出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出现了阶级,进入了奴隶社会。统治阶级为了巩...
第五节 课程设置
第五节 课程设置 一、历代课程设置概况 据古书记载,中国周代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学习的课程有六甲 (学数千支: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五方(五个方位:东、西、南、北和中央)、书计(“书”指“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等6种造字之法;“计”,数之详:百、千、万、亿……...
第六节 教育经费
第六节 教育经费 一九七○年至一九七九年,拨给红旗中学、萨区一小学、萨区二小学、萨区三小学的教育经费情况如下:一九七○年至一九七九年教育经费情况表 单位:元 一九八○年九月区教育科成立后,四年来,经过各种改革,全区已有中小学61所。一九八一年,区拨给教育经费4,500,000元;一九八二年,区...
第七节 教师队伍
第七节 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的培养和提高: 为了使教师的政治思想和文化业务水平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和提高。 在政治上:认真组织中小学教师学习马列主义和毛主席的教育思想,参加各项政治活动和必要的社会活动。一九六四年至一九六五年组织教师学习哈尔滨市第十二中学杨治周班...
第八节 校办工厂、农场、商店
第八节 校办工厂、农场、商店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新型劳动者,一九五八年安达红色草原人民公社中心小学校(区二小学前身)开展了勤工俭学活动,办起了小型的养禽场,养鸡100只,养兔1,200只,还办起了小针织厂和小本壳加工厂。此外、还养马五匹,种校田地30亩。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第三章 体育第一节 机构设置 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后,萨尔图区为安达县第三区,或当时,没有专人抓体育工作。一九五一年九月至一九五八年八月,由区或乡、镇的民教助理或文教助理兼抓体育工作。 一九五八年九月至一九六○年十一月,安达县红色草原人民公社时期的体育工作,由公社工会兼管。 一九六一年七月,安...
第二节 群众体育
第二节 群众体育 建国后,安达县第三区体育基础十分薄弱,萨尔图镇只有一副破旧的篮球架,当时打篮球、拔河是萨尔图街里的主要体育活运项目。 一九五三年后,安达县三区人民政府用新伐的死树,自制了两副篮球架和篮球板,以后逐步购置了篮球、跳绳之类的体育器材。一九五八年九月后,安达县红色草原人民公社由工会抓...
第三节 体育设施
第三节 体育设施 一九八三年五月,萨尔图区财政拨款13,000元,由区体委负责在二十中学操场建起一个水泥地面灯光球场,当年交付使用。 几年来,萨尔图区在建筑中小学教学楼的同时建起了13个体操房,面积一千多平方米。 几年来萨尔图区财政拨出体育事业费,购买了大量的体育器材,仅一九八二年,萨尔图区体...
«
1
2
...
9435
9436
9437
9438
9439
9440
9441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