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章 学校 体育
第二章 学校 体育 民国十年(1921年),首先在县师范学校和省立二中开设了体育课,教学内容主要有体操、田径、三铁(铅球、标枪、铁饼),并在课余时间开展了篮球、足球等体育活动。 中小学田径竞赛县级最高纪录表 ...
第三章 群众 体育
第三章 群众 体育 建国后,绥化县群众体育运动发展较快。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广泛开展了篮球、排球、乒乓球、长跑等体育运动。各系统和学校经常组织代表队进行友谊赛。中共绥化县委、县政府每年召开一次全县群众体育运动会,全县群众体育队伍不断扩大,体育运动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在群众中最为流行...
第四章 竞赛 成绩
第四章 竞赛 成绩 建国前,绥化县体育竞赛较少。伪满大同二年(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在本镇圣宗庙门前广场,召开了田径运动会。参加单位有师范附属小学、第一高等小学、第六高等小学,县立师范学校、县立女子师范学校、省立第二中学及伪县公署直属机关。 伪满康德二年(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
第五章 培训 输送
第五章 培训 输送 绥化县历次体育运动竞赛,都涌现出很多县级以上优秀运动员。中共绥化县委、县政府对此极为重视,于1960年成立了绥化县青少年体校。最初面向城市中小学招生,1976年开始向全县中小学招生。学校设有冰球、速滑、田径、乒乓球和篮球等训练科目,利用课余时间练习和集训的方法对学生进行...
第六章 优秀运动员
第六章 优秀运动员 罗致焕 中国速度滑冰健将。1956年在县朝鲜中学读书期间,经张凤龙老师培训,速滑技术迅速提高。1957年參加绥化县少年组速滑赛,荣获全能第一名。1958年参加绥化地区速滑赛,荣获全能冠军。是年参加全国少年速滑赛,荣获全能第二名,1960年荣获国家速滑健将称号。1963年参加...
第七章 裁判员
第七章 裁判员 建国以来,随着全县体育运动的发展和体育竞赛的增多,裁判员队伍不断扩大。到1982年,全县共有国家级裁判员44人,其中有国家一级裁判员6人。 国家级裁判员统计表 198...
第一章 人口
第二十篇 社会第一章 人口 清乾、嘉年间,绥化境内就有人居住。咸丰初年,从事屯垦的汉族流民日益增多。民国二十年(1931年)绥化境内居民已达36,968户,有 236,598人;伪满康德八年(1941年)已达47,222户,有216,378人。解放后,人口增加较快,1949年有61,292户,...
第二章 民族
第二章 民族 据1982年7月1日0时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绥化境内共有12个民族(汉族、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锡伯族、达斡尔族、苗族、壮族、彝族、上家族、鄂温克族和赫哲族),716.045口人。其中,汉族为682,649口人,其他12个少数民族为33,396口人。 汉 族 绥化县...
第三章 家庭结构
第三章 家庭结构 解放前,全县家庭结构大体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多代人同居的大家大户,多者可达百口人以上,少者也有四五十口人,这类家庭多为家道殷实,占有土地、生产工具。属这种家庭类型的在今县占少数,其族规家法较为严明,家庭劳务分工明确,一般由长子当家。二是一、二代人或二、三代人同居的小家小户,...
第四章 宗教
第四章 宗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绥化县共有五个宗教派别,即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佛教和道教。 伊斯兰教 县境内共有2处伊斯兰教寺院(清真寺),绥化镇、四方台镇各1处。绥化镇清真寺,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民国三年(1914年),全县伊斯兰教教徒人数达 3,967人,...
第一节 汉族
第五章 风俗习惯第一节 汉族 服 饰 清朝末年,人们习惯冬穿长袍、夏穿长衫。民国时期人们的服饰与清时大同小异,较富者外罩马褂,头戴宽沿毡帽,也叫礼帽,一般平民冬戴三耳皮帽,夏戴草帽。布料仍为家织“大布”或细布。伪满时出现西装革履。新中国...
第二节 满族
第二节 满族 服 饰 满族人爱穿灰色长袍马褂,系灰色腰带,头戴毡帽,不准戴狗皮帽子,现在服装与汉族无异。 饮 食 满族人喜欢吃“河拉条子”,酸菜,不准吃狗肉。节日的传统食品是用糯米粉或面粉制成的饺子、火烧和豆包等。传统年菜是喷香可...
第三节 朝鲜族
第三节 朝鲜族 服 饰 朝鲜族服装,现已与汉族大体相同,只妇女仍喜爱民族服装,用绸缎及各种花布做上下衣裙。 饮 食 大米饭、打糕、冷面、狗肉汤、烧牛肉、咸菜等有独特民族风味。 居 住 房屋建筑大体和汉族相同,但屋内结构不同...
第四节 回族
第四节 回族 婚 姻 过去回族订婚由男方托媒到女家说婚,待到女方同意后,再请阿訇和媒人去女家商议订婚和结婚之事。阿訇为两方订盟。有过大礼和小礼之说,小礼给手镯、耳环、脂粉、茶果等;大礼则用首饰、成衣、布匹、米面、羊只等物品,选择吉日...
第六章 会道门
第六章 会道门 在旧社会,绥化县的封建会道门较多,影响较大的会道门有一贯道、大同佛教会、龙华佛教会、混元门、先天道等二十余种。这些会道门公开设坛讲道,宣传封建迷信、因果报应毒害群众,有的和反动政权相勾结。 1945年“九三”后,大部份会道门瓦解。但为时不久,影响较大的一贯道乘社会治安未步正规之...
«
1
2
...
11886
11887
11888
11889
11890
11891
11892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