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汉族
第二十六编 社会生活第一章 民族第一节 汉族 1690年(清代康熙二十九年),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为防备沙俄入侵,派乌喇(吉林)、宁古塔(宁安)兵500人,连同水手、人役家属一同驻防空郭尔进屯(今德都县团结乡团结村)。这支军队中少部分士兵和家属及水手是汉族人,这就是进入本县境内最早的汉族人...
第二节 蒙古族
第二节 蒙古族 德都县的蒙古族,1982年共有978人。其历史较久,居住比较集中的是太平乡南泉子繁荣村的蒙古族农民。其他散居于全县各乡镇,国营农、林场的蒙古族人,大多数是解放后随生产建设需要而陆续迁入的。 民国初年,辽宁省的锦州、建昌、朝阳一带灾害连年,民不聊生,世居在这里的蒙古族人,...
第三节 满族
第三节 满族 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清政府为抗御沙俄侵略,派乌喇(吉林)、宁古塔(宁安)兵500人,随同家属及水手进驻空郭尔进屯(今本县团结乡团结村)屯垦戍边,其中大部分官兵和家属是满族人,这是本县最早的满族人。 1606年(清代光绪三十二年)德都勒屯归属清朝正白旗部落,归东布特...
第四节 朝鲜族
第四节 朝鲜族 1910年,日本帝国主义完全吞并朝鲜全国后,一些朝鲜人因不堪忍受日本侵略者的殖民统治而陆续迁入中国,本县境内开始迁入少部分朝鲜人。1939年(伪满康德6年),县内有朝鲜人282人。(1940年伪满康德7年),日本侵略者开始向本县境内移植朝鲜开拓团,县内朝鲜族人口数有较大增加。...
第五节 回族
第五节 回族 1922年(民国11年),境内有回族人口79人,他们大多是因经商从关内流落到本县的,主要从事贩卖马、牛、羊,开回族饭馆,少数回民居住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1931年(民国20年)县内有回族人口102人,大多数从事饮食业、牛羊肉业、皮毛手工业生产。少数做零工、搞畜力运输、做佃农等。...
第一节 佛教
第二章 宗教第一节 佛教 1916年(民国5年)以前,境内的佛教徒均是以散在、自发地形式进行信教、传教活动。1917年(民国6年),有数名女教徒在德都镇建起了“海慧寺”,境内开始了有组织的佛教活动。1930年(民国19年),德都设治局境内有寺庙5处,共拥有土地460亩,房屋60间,和尚23...
第二节 道教
第二节 道教 1930年(民国19年),县内有道院4处,有道士13人。1935年(伪满康德2年),县内有道院8处,有道士16人。1947年土地改革时,大部分道院被农民扒倒、封闭。 主要道院简况: 关岳庙 建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坐落在德都镇东门外,属华山派,有道士5人,道...
第三节 伊斯兰教
第三节 伊斯兰教 1922年(民国11年),回族移民在德都镇内(现百货公司后院)建立起清真寺,有草房两间,开始传播伊斯兰教。1931年(民国20年)有教徒79人,其中男55人,女24人,教长是李元庭。1935年(伪满康德2年),清真寺内有职员50人,教徒41人,其中男24人,女17人,教长马...
第四节 天主教
第四节 天主教 1927年(民国16年)11月15日,瑞士天主教齐齐哈尔教区在德都镇东南老龙头屯(现城关乡龙头村)设立了圣婴会一处。有神职人员3名,神甫是瑞士人巴来德,其他两名教员都是中国人。有男教徒201人,女教徒171人。1929年民国18年2月变圣婴会为天主堂,主教仍是巴来德,有男教徒...
第一节 时令节日
第三章 风俗习惯第一节 时令节日 一、传统节日 立春 这一天意味着阳气回转,万物开始萌发生机,但本县地处高寒地区,天气依然很冷。人们为了表达冬去春来的喜悦和祝愿下一年五谷丰登,万事和顺,一般人家将储存了一冬的萝卜扒出,选择一至数个汁多脆生的,用刀切成若干块,每个家庭成员或亲友都吃上...
第二节 生活风俗
第二节 生活风俗 一、服饰 清朝末年,境内满族人的衣服有长袍、长衫、马褂、坎肩等。富裕人家一般穿青、蓝色长袍,外套为绸缎质料的青色马褂,头戴清制官帽,上缀红缨,但无顶戴,冬季戴狐皮、貉皮帽子。贫苦百姓则穿粗布短服,长约至膝。遇有节庆、祭祀或出远门时才外加长衫。汉族、回族一般也随清俗穿戴...
第三节 人生风俗
第三节 人生风俗 一、生育 观胎 妇女怀孕期间,本地过去有观胎习俗。在饮食上,孕妇如喜食酸的,则预测能生男孩;如喜食辣的,则预测能生女孩;故有“酸男辣女”之说。观行走,孕妇进出门时,看其在无意中哪只脚先迈门,如先迈左脚,则能生男孩;先迈右脚生女孩;故有“左男右女”之说。看腹形,孕妇如...
第四节 交际风俗
第四节 交际风俗 一、迎送礼节 县内人民性格豪爽,热情好客,一般客人来了都要迎出门外,按辈份亲切打招呼,表示欢迎,有狗的人家立即看好狗。如在冬季,客人进屋后,主人马上拿条帚为客人打扫身上霜花积雪,将客人的大衣、帽子接过来挂在衣服架上。要把热炕头让给客人坐,有火盆的把火盆端到客人跟前,然...
第五节 祭祀
第五节 祭祀 解放前,汉族人常祭祀的有: 一、祭祖先 对新丧者,百日、周年、二周年、三周年都要进行大祭。有钱人家预先准备猪、羊、陈酒、扎纸人、车马、金银斗、金银库等物。祭祀时,鼓乐在前引导,每2人抬一桌祭品,亲友、家人跟随在后。到坟墓前排列整齐,焚烧黄纸、冥器,奠洒陈酒,行三叩首...
第六节 娱乐风俗
第六节 娱乐风俗 一、儿童游戏 打“啪叽”。 “啪叽”是一种儿童玩的叠纸玩具或纸壳玩具,有用纸叠成方形和三角形的,也有用纸壳剪成圆形的,圆的上面贴着古今人物画像,很美观。需要两人以上共同玩,一方将啪叽放在地上,另一方用啪叽去扇,如将对方啪叽打翻个或自己的啪叽钻入对方啪叽下一部分,则为...
«
1
2
...
13856
13857
13858
13859
13860
13861
13862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