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喜事新办
第四章 社会美德第一节 喜事新办 一、妇女主任娶女婿 1972年,龙镇公社龙镇大队妇女主任傅桂荣已是24岁的大姑娘了,她在选择对象时,想法和别的姑娘不一样。她家里只有70多岁的奶奶和体弱多病、失去劳动能力的父亲,她想,如果自己出嫁,两位老人没人管,势必变成依靠国家和集体的五保户。于是...
第二节 尊老爱幼
第二节 尊老爱幼 一、韩启财二十年如一日照料五保户 1963年,韩启财父亲去逝了,母亲改了嫁,刚满17岁的韩启财把本队62岁的五保户李万滨接到家里,象照料亲爹一样照料老人。几年过去了,韩启财成了家,但他对老人依然如故,并且和爱人李国文一道更加热心地照顾老人,老人胃口不好,就把细粮省下来...
第三节 助人为乐
第三节 助人为乐 一、广播站长免费修理收音机 建设乡广播放大站站长王德顺,从1963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为群众修理收音机。二十多年中,他为群众义务修理收音机近千台,从没要一分钱的报酬。为给他人修理收音机,他常常一忙就是半夜。下乡时,得知谁家收音机坏了,就主动登门帮助修理。他这种无私奉献...
第四节 拾金不昧
第四节 拾金不昧 一、1973年12月的一天傍晚,县红卫饭店服务员孙玉芹和史桂兰正在营业室接待顾客时,发现地上有一个背包,经过询问,也没有找到失主。她俩打开一看,里面有30多万斤粮食存折,各种票据金额400余元,现金495、44元。孙玉芹和史桂兰根据这些失物,断定失主是农村来的顾客。她俩马上...
第五节 舍己救人
第五节 舍己救人 一、张鹏舍生救同学 1975年7月8日下午,德都县第三小学五年四班全体师生,在讷谟尔河畔参加校外割草劳动。休息时,学生们纷纷到到河边浅水中洗手洗脚。突然,张铁军同学不慎滑入深水,情况十分危急,师生们一起大声呼喊“救人——!”这时,同班学生张鹏立刻脱掉衣服,疾步趟过浅水...
第六节 见义勇为
第六节 见义勇为 一、陈广来闻讯捉凶手 1980年1月30日夜晚12点多钟,双泉公社三合大队第三生产队农民陈广来,在熟睡中被一阵“杀人啦,救命啊……”的呼喊声惊醒,声音是从邻居孙树财家传来的。陈广来立刻穿上衣服跑到孙家,只见孙树财倒在血泊中,两个姑娘被扎伤。凶手手持杀猪刀子还在四处找人...
第七节 维护国家和集体利益
第七节 维护国家和集体利益 一、饲养员常永生精心养羊 1970年~1972年,常永生担任新发公社德安大队饲养员时,为队里放了一群羊。对于集体的财产,他非常关心。冬季母羊下羔,他就不分昼夜地守护在羊圈里,新下的羊羔怕冷,他就一只只抱到屋里炕上,用自己的棉衣、棉被盖上;羊有了病,他就给打针...
第一节 吸毒
第五章 社会病态第一节 吸毒 民国年间,县内有少数吸毒者,俗称“抽大烟的”或“大烟鬼”。“大烟鬼”多出在地主和富有人家,也有一些村痞和染上毒瘾的穷人成为“大烟鬼”。吸毒者每村约有5~8人,除青、壮、老年男子外,还有少数富贵女人。毒品主要有鸦片、吗啡、海洛因,多由外地贩入。不论富人、穷人、一...
第二节 妓院
第二节 妓院 民国年间,在德都东北街有妓院两所,亦称“窑子”。有妓女6人,同情其不幸命运的世人称她们为“窑姐”,摧残其灵肉而鄙夷她们的人骂她们为“婊子”。管事的女老板俗称“老鸨”,管事的男老板俗称“大茶壶”,他(她)们靠剥削压榨妓女而发财。妓女多数是因家境贫寒、逃婚、还债等原因,在走投无路的...
第三节 赌博
第三节 赌博 民国与伪满时期县内赌博成风。德都镇、四平街等地设有明暗赌局多处,乡村也有很多不固定的赌场。常用的赌博方法有:打麻将、看纸牌、打天九、推牌九、掷骰子、押宝、打扑克等。赌场被地痞和权贵等恶势力所控制,他们互相勾结,专门玩弄骗人的鬼花招,有的赌棍因骗人有术被称为“耍钱鬼”。赌徒中有的...
第四节 迷信活动
第四节 迷信活动 抽贴 由巫士手拿书有吉利和不幸等内容的黄纸条,由信命者用手去抽。如抽到“吉祥如意”、“双喜临门”,“财气横生”等内容的纸条,信命者就兴高彩烈,以为好运将临;如抽到“老母猪跳杖子”、“背黑锅”、“走独木桥”等内容的纸条,信命者则悲观丧气,以为不幸将至。 送撞克 人生...
第一节 方音
第六章 地方语言第一节 方音 德都方言在发音上与普遍话标准音的主要差异之处,就是发音部位的不同,一般声母由舌后音变成了舌前音,如“SH”变成了“S”,“CH”变成了“C”,“ZH”变成了“Z”。这样形成了方音比普通话发音显得更轻柔动听一些。下面选择65个单字做一下比较。 第二节 方...
第三节 谚语
第三节 谚语一、农业谚语 牛马年,好种田。 闰月年,早种田。 过了芒种不可强种。 有钱买种,无钱买苗。 见苗三分喜,无苗白搭工。 家土换野土,一亩顶两亩 不怕重茬,就怕迎茬。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一年两个春,黄土变成金。 清明忙种麦...
第一节 地名传说
第七章 民间传说第一节 地名传说 一、莲花山的由来 几百年以前,莲花山到处都是花草树木,没有人烟。 有一天,从南方来了一个18岁的小伙子,名字叫开端。由于家乡穷,长年吃糠咽菜,他就背上一口小锅,爬山涉水到这遥远的北方来谋生路。因过度劳累,身体发虚,倒在山路旁昏了过去。也不知过了...
第一节 人物传说
第一节 人物传说 一、秃尾巴老李的传说 (一)老李出世 传说古时候,山东省掖县有一个大村庄,庄中有一户姓李的夫妻,30多岁尚未生子,求助于庄前龙王庙,因此怀孕。12个月后分娩,是日电闪雷鸣,风雨交加,满屋红光,生下一个男孩。这孩子浓眉大眼,皮肤黑里透红。一生下来就会跑、会跳、会说...
«
1
2
...
13857
13858
13859
13860
13861
13862
13863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