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内彩54
内彩54垦荒动员 决心书 决心进军北大荒
内彩55
内彩55盖马林 进军长林岛 抢收
内彩56
内彩56放电影 中央慰问团转业官兵
内彩57
内彩57优秀知青陈越玖 改土造田
内彩58
内彩58伐木
第一节 地域
第一编 概述第一章 自然地理第一节 地域 红兴隆垦区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的中南部。地理座标:东经129°55′~134°12′,北纬45°35′~47°17′。东西长330公里。南北宽170公里,略似椭圆形。管区海拔高程在 40米~800之间。区域东临乌苏里江,西至倭肯河畔,南靠完达山,...
第二节 地形、地貌
第二节 地形、地貌 垦区地处三江内陆断陷区。在一亿多年前的白垩纪已形成地形、地貌的基础轮廓。后经长期地壳运动,堆积了千米以上的中新生代沉积盖层,形成低山丘陵、岗坡地、平原和低洼沼泽四种地貌类形。大体比例为二山、三平、五分低洼地。从地表情况看,可利用的田地占一半,其余为山、水、草地。 三...
第三节 山脉
第三节 山脉 垦区地处长白山系东北方向余脉的完达山北麓。完达山海拔高程在150~800米之间。主峰老秃顶子,海拔854.3米,位于北兴农场北部和双鸭山农场南部山区。完达山脉有800米以上的山峰七座,均在垦区所属农场辖区附近,除老秃顶子外,有位于双鸭山农场南面的冷寒宫(海拔837米),位于双鸭...
第四节 水系
第四节 水系 一、河流 垦区有大小河流30余条,江河水面面积21,74万亩。其中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9条:属乌苏里江水系的11条,属松花江水系的8条。区内较大河流为挠力河、七星河、漂筏河。 挠力河发源于完达山那丹哈达岭,全长596公里,流域面积23,000平方公里...
第五节 气候
第五节 气候 垦区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各季气候差异很大,冬季漫长,气候寒冷,多风雪天气,春季气温回升变化剧烈,大风多,易干旱;夏季温热多雨,昼长夜短,适宜作物生长,秋季气候凉爽,降温急骤,常有冻害发生。 一、气候概况 1、气温 1961~1985年,25年年均1.4℃...
第六节 自然资源
第六节 自然资源 一、土壤资源 垦区地处松辽平原黑土地带的北部,土壤类型属于冲积沼泽化土壤。1979年土壤普查,垦区耕地有机质平均含量为5%,全氮0.23%,全磷0.16%,土壤质地较好,肥力较高。 垦区土壤共分八个土类13个亚类 1、棕壤。分暗棕壤和草甸棕壤两个亚类。属于轻壤和中壤型...
第二章 建置沿革
第二章 建置沿革 红兴隆国营农场管理局所辖各农场,有的是从四十年代后期,大多是五十年代中期创建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农场归属几经变换:有的原为县办农场,后划归省农业厅管理,有的在成立之初受中央农业部及省农管厅双重领导;有的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农建师或铁道兵所建。1963年,中央农垦系统成立了东...
第一节 开发
第三章 垦区建设第一节 开发 地处黑龙江省东部三江沼泽化冲积低平原总面积为9,650平方公里的红兴隆垦区,是在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中、后期以军垦农场为主开发起来的,是黑龙江省耕地面积较大的垦区之一。 据1984年省博物馆专家对八五二农场六分场出土文物鉴定,远在新石器时代(距今五、六千年前...
第二节 改革
第二节 改革 红兴隆垦区各农垦企业,是在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中,在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进入八十年代,改革已势在必行。 1952年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关于《国营机械农场建场程序暂行办法》中指出:“国营机械农场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企业;它的任务是要根据国家的全面经...
第四章 垦区农场工厂学校医院简介
第四章 垦区农场工厂学校医院简介 双鸭山农场 双鸭山农场位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东南郊区扁石河流域和七星河上游山区。地理坐标在东经131°14′~131°42′,北纬46°211′~46°36′之间。场部设在扁石河中游北岸,距双鸭山市三十三公里。场区东与宝清县七星泡镇及友谊农场八分场相接,西与...
«
1
2
...
14177
14178
14179
14180
14181
14182
14183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