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五节 造林与绿化
第五节 造林与绿化 一、造林与绿化进程 垦区造林与绿化工作大致分两个阶段: 1、自筹资金造林。兵团三师组建前,造林由场、队自行安排,以四旁绿化为主。绿化的重点是居民点和道路。少数农场——如友谊、八五三、曙光农场也营造了少量农防林;双鸭山、八五三和友谊农场林场营造了部分用材林。 ...
第六节 果园生产
第六节 果园生产 垦区建园最早的是曙光农场一队,于1952年开始建园,面积30亩。其后,双鸭山,友谊农场于1956年开始建园,面积分别为75亩、20亩。果种有黄太平,大秋,花红、香水梨、李子、杏等。自五十年代后期,随农场发展,果园相继建立,果树面积不断扩大。到1985年,垦区全民经营的大小果...
第七节 林木病虫害防治
第七节 林木病虫害防治 一、苗木 垦区苗木病售主要有立枯病和锈病,虫害主要有蛴螬、蝼蛄。 防治苗木病虫害多据病、虫发生规律,采取以育苗技术措施为主的综合防治办法。 二、人工林 垦区人工林病害主要有落叶松早期落叶病、红松疱锈病、杨树烂皮病、落叶松窒息病等;虫害主要有杨树...
第八节 护林防火
第八节 护林防火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垦区林业管理机构虽相继建立,但无专人负责护林防火工作。各级护林防火指挥部多系季节性的由林业管理部门兼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红管局强化了护林防火指挥部,管理局由局长任总指挥,农场由场长任总指挥,指挥部有常设办公室。1982年,各农场都成立了专业护林分...
第九节 经营成果
第九节 经营成果 垦区全民经营的林业,1983年前经营成果较差。在改革中,经营成果有所改善。 一、主要经营项目 垦区林业主要经营项目有:造林,苗木和木材生产。一些专业林场还经营木耳生产、木材加工、小木农具加工,药材栽培、养鹿、养猪、养鱼、养鸡、养蜂、烧砖,采集和加工山野菜等副业。...
第十节 专业技术队伍
第十节 专业技术队伍 适应垦区林业生产发展,林业技术队伍逐渐壮大。到1985年,红管局有林业专业技术人员154名,其中林业工程师11名、助理工程师7名,园林农艺师12名、助理农艺师13名。绝大多数是国家分配的本科和大、中专院校毕业生。 林业技术队伍为垦区发展林业生产和改善生态环境做出了...
第一节 发展概况
第六章 畜牧业第一节 发展概况 红兴隆垦区开发初期,农场为解决生产用的畜力,发展了以马为主的大牲畜养殖,为解决职工、家属副食,开展了零星畜禽饲养。自五十年代后期贯彻“以农为主,农牧并举”的经营方针,按国民经济计划发展畜牧业,陆续为出口贸易和城镇工矿提供了大量生猪、肉禽、活牛、鹿茸,羊毛、皮...
第二节 生产经营
第二节 生产经营 一、畜禽类别与饲养量 1、全民经营的畜牧业 农场初建时,农业机械、汽车很少,畜力在生产和运输上处于重要地位。为解决副食自给,养些猪、羊、奶牛,家禽。1957年开始养鹿。同年年末存栏数为:马2,977匹、黄牛1,368头、奶牛39头、猪7,776头、羊2,214只...
第三节 兽医
第三节 兽医 一、兽医防疫体系 农场在发展畜牧业中,自五十年代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逐步建立健全了,兽医站和分场兽医所、生产队兽医室。到1969年兵团三师组建初期,各级兽医机构有专业人员400余名。此后,三师各团按兵团体制给兽医机构定编,培训、配备兽医机构的人员。改制为红...
第三节 兽医
第三节 兽医 一、兽医防疫体系 农场在发展畜牧业中,自五十年代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逐步建立健全了,兽医站和分场兽医所、生产队兽医室。到1969年兵团三师组建初期,各级兽医机构有专业人员400余名。此后,三师各团按兵团体制给兽医机构定编,培训、配备兽医机构的人员。改制为红管...
第四节 专业技术队伍
第四节 专业技术队伍 农场创建初期,畜牧技术人员很少。自五十年代后期,国家将一批批本科、大专、中专畜牧院校毕业生分配到垦区,为垦区生产、科研并进地发展畜牧业创造了条件。一些从事畜牧工作的复转军人、知识青年也在生产实践中锻炼成长,成为生产、科研的骨干。 到1985年,红管局有专业畜牧技术...
第一节 发展概况
第七章 渔业第一节 发展概况 红兴隆垦区地域内江河沟渠纵横交错,湖泡水库星罗棋布。河床宽阔,水流缓慢,泛水面积大,且多与泡沼相连,自然鱼类资源丰富,有良好的繁殖、育肥、越冬场所。众多的水库,则为人工养鱼提供了条件。 农场随开荒种地,逐渐在自然水域展开白食性捕捞,对改善职工群众生活起了...
第二节 生产经营
第二节 生产经营 一、生产分布 1、定点捕养。垦区自然鱼产资源主要分布在挠力河流域,故东部的农场利用鱼产卵、索饵、回游规律建的捕鱼鱼亮子既早,规模也较大,后来还发展了湖沼养鱼。到 1985年尚有:五九七农场在七星河、挠力河水系建的三环泡、狼豁子、大水林、小水林、板庙鱼亮;八五二农场在蛤...
第三节 专业技术队伍
第三节 专业技术队伍 1980年前,红管局渔业技术力量非常薄弱。1968年国家分配给垦区7名水产院校毕业生(本科3名、专科4名),到1976年调走5名,改行1名,仅1名搞渔业工作,渔业队仅有几名捕鱼经验较丰富的渔工。1981—1985年国家陆续分配给水产中专学校毕业生18名,成为垦区渔业生产...
第一节 发展概况
第八章 工副业第一节 发展概况 红兴隆垦区的农场在创建初期为解决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的一些基本需求,因陋就简地自办了一些小型农机修理所(厂)和生产米、面、油、酒、酱、醋、糕点等食品的小型联合加工厂。后来逐渐形成以生产专业化为基础的农垦工业体系,扩大了经营规模,增加了生产项目,有了商品性生产,...
«
1
2
...
14180
14181
14182
14183
14184
14185
14186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