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分场
第二节 分场 一分场 一分场位于农场西部,距总场部十—七点五公里。面积为二百二十六点八平方公里,耕地为十八万七干零四十,丘亩。有十四个农牧生产队,六个二工副业厂队,五千四百多名职工。人口为一万四千九百九十多人。分场部设在兴隆。 分场部较为繁华。境内有一条约半公里长的大街,贯通分场...
第一节 人口 民族
第三章 人口 民族 职工第一节 人口 民族 友谊农场总人口为十一万零八百七十九人。建场初期(一九五五年)人口为七千八百人。随着农场事业的发展,到一九五七年,人口增至一万五千四百人。一九五八、一九五九两年,由于转业官兵来场和四乡①并入农场,人口骤增,达到六万五千四百三十人,比一九五七年...
第二节 职工
第二节 职工 友谊农场现有职工四万四千九百六十八人,其中生产工人三万零五百七十七人,管理人员三千五百六十六人,工程技术人员二百八十三人,服务人员六干九百二十三人(含商业七百七十七人,教育一千九百九十人,卫生八百零三人),其它人员三干六百一十九人。建场初期,国家从河北、河南、江苏、山东、北京、...
第一节 国营友谊农场(1954—1957)
第四章 建置沿革第一节 国营友谊农场(1954—1957) 一九五四年冬勘测,一九五五年春建场。国务院命名为国营友谊农场,受农业部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双重领导。设总场、分场、生产队三级管理机构,辖五个农业分场,十二个农业生产队,一个畜牧生产队。
第二节 友谊人民公社(县级)(1958—1959)
第二节 友谊人民公社(县级)(1958—1959) 一九五八年十月十—七日,经黑龙江省批准,将集贤县所属兴隆乡、三道岗乡、七星乡、友林乡及原套河乡三个农业社划归国营友谊农场,合并组成人民公社,实行社、场合一体制。辖十个农业作业区(分场),七十一个农牧生产队。受合江专署和合江农垦局双重领导。友...
第三节 友谊县(1960—1962)
第三节 友谊县(1960—1962) 一九六○年四月二十九日,国务院通过设置友谊县,与友谊农场合并,实行县、场合一体制。受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和合江农垦局双重领导。农场场长即友谊县县长,行使企业管理和地方行政管理两个权限。各分场场长即各乡乡长。生产队为基层生产组织。友谊县政府设在友谊镇(总场部)...
第四节 友谊特区(1963—1964.5)
第四节 友谊特区(1963—1964.5) 一九六三年撤消友谊县建置,建立合江地区友谊特区,实行场、区合一体制。受合江专署、合江农垦局、集贤县人民政府多重领导。特区区长由集贤县副县长兼,各乡建置不变。 友谊特区(场)辖九乡、一场、一镇,八十五个农牧生产队,四十三个工副业厂队。
第五节 友谊县(1964.6—1968)
第五节 友谊县(1964.6—1968) 一九六四年六月二十三日,国务院批准恢复友谊县建置。县政府、乡政府建置不变。友谊县辖九乡、一场、一镇,九十四个农牧生产队,十八个工副业厂队。 一九六七年十月六日,建立友谊县革命委员会。县革委会设主任、副主任,各机关科室均编为行政组。各乡及生产队亦...
第六节 十八团(1969—1977)
第六节 十八团(1969—1977) 一九六九年三月十五日,根据一九六八年六月十八日毛泽东主席关于建立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批示(简称“六.一八”批示),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决定撤消友谊县建置,成立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第十八团。隶属三师领导,团部设在友谊镇(总场部)。十八团没团长、政...
第七节 黑龙江省友谊农场(1978—1984)
第七节 黑龙江省友谊农场(1978—1984) 一九七七年撤消十八团,恢复农场建置,定名为黑龙江省友谊农场,隶属省国营农场总局红兴隆农场管理局。农场设场长一人,副场长四人。一九八二年恢复总农艺师、机务总工程师、总会计师、畜牧总技师制。总场机关建置设行政办公室(含民政)、劳动工资科、计划科、财...
第八节 黑龙江省友谊县(1984.12)
第八节 黑龙江省友谊县(1984.12) —九八四年十二月五日,经国务院批准,决定恢复友谊县。友谊县人民政府驻友谊镇,友谊县由合江地区管辖。附表3: 历届行政领导人名单 一九五四年——一九五六年 场 长 王操犁 ...
第一节 地形 地貌
第五章 自然地理第一节 地形 地貌 友谊农场处于松花江第二阶地,西南与;张广才岭和完达山脉相接,北部除残丘(双山、别拉音山)外,都是广大平坦阶地,东为七星河畔。农场土地分布在海拔59—300公尺之间,总的地形是从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丘陵地区海拔100—300公尺,西北洼地最低59公尺,中...
第二节 土壤
第二节 土壤 农场土壤共分八类,即草甸土、盐化土、黑土、沼泽土、泛滥土、白浆土、白浆化棕壤土、棕壤土。 草甸土及盐化土九十六万二干一百八十九亩, 占土地总面积 (二百六十六万五千二百五十亩)的百分之三十六点一。分布在低平地,属中性,黑土层厚,养分高,保肥,保水力强,但通透性较差,宜耕...
第三节 河流 水源
第三节 河流 水源 七星河发源于完达山系北麓七星石立子山,东西流向,全长二百四十余公里,流域面积三千九百四十余平方公里,属季节性河流。由农场西南部流经八分场、七分场、六分场、五分场,在十分场东部注入挠力河。流经长度为一百三十八点八公里,流域面积为一千二百四十三平方公里。河槽宽八至卜五米,深...
第四节 气象
第四节 气象 农场处在亚洲大陆东岸的中高纬度,属寒温带。气候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季节变化明显,冬夏差异很大,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炎热。历年平均气温为二点六摄氏度,最低平均气温零点八摄氏度,最高平均气温为四点三摄氏度。一年间,高温期出现在七、八月份,平均气温二十摄氏度——二十二摄氏度,最低气温...
«
1
2
...
14223
14224
14225
14226
14227
14228
14229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