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经营管理体制
第二节 经营管理体制 农场实行总场、分场、生产队三级管理体制。总场设场长、副场长、总农艺师、机务总工程师、畜牧总技师、总会计师。分场设场长、副场长、主任农艺师、主任机务工程师、主任会计师。生产队设生产队长、农业副队长、机务副队长、农业技术员。总场设农业、畜牧、机务、水利、劳资、财务、计划、物...
第三节 经营管理制度
第三节 经营管理制度 建场时,农场就制定了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各项筲理规章制度,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修改和完善,对生产、建设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一九五八年“大跃进”和一九六九年至一九七七年兵团时期,有些规章制度遭到了破坏,使生产建设受到了损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恢复了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第四节 经营方针的变革
第四节 经营方针的变革 以谷物生产为主,单一经营 一九五四年建场时,国家确定农场“以生产谷物为主,在发展谷物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扩大畜牧业”①。这种经营方针是受苏联国营农场经营方针的影响而确定的。因此,农场从一九五五年至一九五七年形成了单一经营,忽视了畜牧业、工副业生产的发展。这一时期,农...
第十一章 生产“大跃进”与调整方针
第十一章 生产“大跃进”与调整方针 一九五八年初,农场党委根据中共黑龙江省委的指示,在三月十五日发出的《立即掀起春季备耕高潮的通知》中,第一次向全场提出生产“大跃进”的要求。同年四月一日,农场党委又公布了《友谊农场五年跃进规划纲要》。在《纲要》的影响下,二分场于四月十二日也制订了《五年跃进规...
第一节 大办水利
第一节 大办水利 农场建场时低洼地的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二,农场中、北部地区地势岗平、低洼,坡降1/1000至1/10000,自流排水极差。建场时,正逢大旱,对内涝灾害估计不足,建场第二年就暴露出农业生产同内涝的矛盾,年降水量大小,直接影响农业生产。一九五七年春涝,减少了播种面积十五万...
第二节 建立大豆、畜牧产品出口基地
第二节 建立大豆、畜牧产品出口基地 一九五九年初,农场根据合江农垦局“立即行动起来,高速发展农畜产品,迅速建成出口基地”的指示,扩大了大豆播种面积三十二万七千八百多亩,占播种总而积的百分之四十八。当年繁殖肥猪一万六干七百九十多头,繁殖鸡六万七干四百多只。一九六○年种植大豆二十一万三千五百多亩...
第三节 场、社合并给农场经济带来的变化
第三节 场、社合并给农场经济带来的变化 一九五八年十月七日,中共黑龙江省委、中共合江地委批准将集贤县所属三道岗乡、七星乡、友林乡、兴隆乡四个人民公社,共二十八个生产大队并入农场,场、社合并组成人民公社(县级联社),实行场社合一体制。 乡社并入农场,扩大了农场的经营规模,耕地面积由一九五...
第四节 瞎指挥、浮夸风与自然灾害
第四节 瞎指挥、浮夸风与自然灾害 由于生产“大跃进”的左倾错误,导致了瞎指挥、浮夸风,对农场建设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浪费了国家大量资财,打乱了正常生产秩序,使各项生产遭受损失。一九五八年三月十五日,农场党委发出《立即掀起春季备耕高潮的通知》中,要求各分场要“万人齐上阵,日积万吨肥”。当时全...
第五节 调整生产比例
第五节 调整生产比例 一九六○年冬,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向全国发出《紧急指示信》,要求立即纠正在人民公社化、生产“大跃进”中的共产风、瞎指挥、浮夸风等。同时,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一九六一年一月,农场党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认真总结“大跃进”以...
第六节 加强基本建设
第六节 加强基本建设 一九五八年以来,农场虽然在基本建设上逐年投资有所加大,但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大量的损失浪费。实际上这一时期在各方面的基本建设,如农业生产方面的水泥哂场、电力排水、防护林和道路以及职工住宅等非生产建设都欠帐太多,为此,农场从一九六二年到一九六六年,有计...
第七节 调整分配形式
第七节 调整分配形式 建场初期至一九六○年,农场实行基本工资制,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在国营农场实行这种工资形式不利于农场经济的发展,因此,从一九六一年开始,全场九个分场、六十三个生产队,实行了评工记分和基本工资加奖励的计酬办法,普遍推行了三包(包产量、包成本、包用工)一奖(完成三包指标、超产...
第八节 贯彻农垦“五条”、“十六条”
第八节 贯彻农垦“五条”、“十六条” 一九六四年九月八日,中共中央批转了农垦部党组对国营农场的经营管理工作提出的五条办法(简称“农垦五条”)。一九六五年二月二十五日,农垦部党组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改革国营农场经营管理制度的规定(草案)》(即“农垦十六条”)。 “农垦五条”是:1、必须彻...
第九节 提高生产力水平的措施
第九节 提高生产力水平的措施 一九六○年以后,农场为改变生产力水平低的状况,采取了一系列的重要措施:第一、重点装备生产队。一九五九年,国家重点装备了五分场二队,使这个队成了高度机械化生产队。这个队年产粮豆四百二十八万斤,每个农业工人平均年产粮豆八万五千八百斤,平均每个农业工人年创造价值八千三...
章下序
第十二章 “文化大革命”与农场经济的严重挫折章下序“文化大革命”对农场建设破坏极大,使农场经济遭受严重挫折。一九六六年到一九六八年,农场虽然全面陷入动乱之中,但由于这三年风调雨顺,天时有利,同时,分配制度尚未打乱,农业生产仍获得了较好的收成。从一九六九年起,在“文化大革命”高潮中组建的生产建设兵团...
第一节 兵团管理体制、性质和任务
第十二章 “文化大革命”与农场经济的严重挫折第一节 兵团管理体制、性质和任务 兵团的组建,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为了加强东北边境国防建设,它的主要任务是配合边防部队,建设政治边防,确保所谓“反帝、反修”前哨的安全,即概括为“垦屯戍边、反帝反修、保卫边疆、建设边疆”。 由于性质、任务所决定,...
«
1
2
...
14225
14226
14227
14228
14229
14230
14231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