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十八团前期的经营管理
第二节 十八团前期的经营管理 十八团组建之初就认为“只有把农场的反革命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管理体制、经营方式、规章制度等彻底砸烂,才能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发展。”①基于这种认识,在组织上把原农场的管理干部、技术干部大部分下放劳动。对分场、生产队的领导干部大调大换,以城市知识青年和当时的复员军...
第三节 十八团的农业生产措施
第三节 十八团的农业生产措施 一九七○年八月,国务院召开北方地区农业会议,把农业学大寨的问题提到不能再高的地步。兵团组织了各级领导干部多次去大寨学习,而且盲目照搬大寨的经验。在农田基本建设方面,不从实际出发,盲目搞灌溉工程,要求所有连队打机井,号称“千眼井运动”,不分岗地、洼地搞一刀切,很多...
第四节 十八团的经济回升
第四节 十八团的经济回升 十八团组建后,粮豆总产连年下降,经营亏损。一九六九年粮豆总产下降了百分之二十点四,一九七○、一九七一两年稍有上升,从一九七三年起又大幅度下降。生产经营从一九七一年起连年亏损,一九七一年到一九七四年,四年累计亏损额达二千五百九十七万元。一九七三年冬,十八团召开党委扩大...
第五节 十八团的工业生产
第五节 十八团的工业生产 从一九七一年起,十八团在农场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发展了以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的生产项目,如造纸、糠醛、淀粉、豆粉、白酒及轮胎翻新等。在十八团领导的重视下,工业生产的规模逐年有所扩大,生产能力有所提高。到一九七七年,工业年总产值由一九六九年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万元,增加到二千...
第十三章 农场经济的恢复与振兴
第十三章 农场经济的恢复与振兴 一九七六年,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十年动乱局面。一九七十年取消了生产建设兵团,恢复了农场建制。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农场迅速医治了创伤,进入了经济恢复与振兴的新时期。但是,从九七六年至一九七九年由于在经济工作中受到“左...
第一节 贯彻垦区“五五”规划
第一节 贯彻垦区“五五”规划 一九七六年,省农场总局根据黑龙江省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制定了垦区一九七六至一九八○年发展规划(简称“五五”规划)。按照垦区“五五”规划的指标,农场在五年时间内,必须实现如下指标:1、在农田基本建设方面,一九八○年实现一百万亩的旱涝保收田的建设;2、粮豆总产达到四...
第二节 整顿企业、改革领导体制
第二节 整顿企业、改革领导体制 农场为切实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结合农场的具体情况,在领导体制、经济结构以及生产经营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重要措施。农场党委认真总结多年来在领导体制方面的经验教训,清理了“左”的影响,于一九七九年恢复了场长分工负责制,强调党、政明确分工,规定日...
第三节 改革经济结构,实行经济责任制
第三节 改革经济结构,实行经济责任制 一九七九年,国家对农场实行了企业财务包干经济责任制。农场根据省农场总局关于《一九七九年奖励制度试行方案》的精神,在全场实行了“专业分工、任务到组、责任到人、定额记分、以分计奖”的经济责任制,经过实验,这种经济责任制优于工分制,能把生产者的收入同单位的经营...
第四节 发展商品生产,向农工商综合经营方向转化
第四节 发展商品生产,向农工商综合经营方向转化 农场为了进下步扩大多种经营范围,发展商品生产,使企业由生产型转变为生产经营型,迅速把农场建成农工商联合企业,一九八○年,农场成立了贸易货栈。”它的任务是:经营农场自产的土特产品,开展物资交流,调剂物资余缺,组织代购、代销、代运,在国家计划指导下...
第五节 坚持“多种多收、高产多收”原则,进一步提高粮豆总产量
第五节 坚持“多种多收、高产多收”原则,进一步提高粮豆总产量 农场根据全国国营农场工作会议精神,吸取了以往农业学大寨中只注意提高单产,忽视不断扩大耕地面积及“多方增人,只靠一路增产”的经验教训,从一九七九年开始,一手抓现有耕地的单产提高,一手抓大规模开荒,扩大耕地面积,进一步提高粮豆总产量的...
第六节 建设百万亩旱涝保收田
第六节 建设百万亩旱涝保收田 农场认真总结了建场二十八年来“单产不高、总产不稳”的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五分场实行大面积机械喷灌的经验,证明在农场岗平地区推行大面积机械喷灌和机械排涝是保证旱涝保收的重要措施。农场于一九八二年向省农场总局上报了百万亩旱涝保收田的试行性报告,一九八三年上报了百万亩...
第七节 建设北方旱粮产区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
第七节 建设北方旱粮产区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 北方旱粮产区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是国家科委在一九七八年确定的科研课题。是国家一百零八项重点科技项目中的农业课题的第十六项。目的是通过综合科学实验探讨黑龙江省国营农场农业现代化的途径。 附表49: 百万亩...
第八节 五分场二队的技术引进
第八节 五分场二队的技术引进 一九七七年,国家为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决定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从国外引进必要的先进农机设备进行试点。国家建委和农林部决定把这个任务交给五分场二队,并于一九八○年纳入北方旱粮产区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的项目之一(详见第四编第十五章)。
第九节 全盘国产农业机械化对比试点的十分场
第九节 全盘国产农业机械化对比试点的十分场 为探索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年,省农场总局决定在农场新建十分场建立全盘国产农业机械化对比试点分场。 这个分场共有耕地十八点五万亩,拖拉机五十七台,农用汽车十三台,康拜因四十四台,各种农机具七百一十台(件)。综合机械化程度...
第一节 农业管理体制
第四篇 农场各业发展纪略第十四章 农业第一节 农业管理体制 一九五五年建场时,参照苏联的国营农场管理体制,吸取其科学部份,确立了以场长为主,以专家技术为核心的农业管理体系,在场设立了总农艺师,分场设立了主任农艺师,生产队设农业技术员。这种农业管理体制,曾对农场的农业生产起到良好作用。一九...
«
1
2
...
14226
14227
14228
14229
14230
14231
14232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