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四节 工业交通
第四节 工业交通 农场从无到有建立起一批为生产、生活服务的工业交通生产体系。计有建材厂(年制红砖600万块,制铁皮瓦2万片、锯材1,500立方米)、粮油厂(年产面粉l,800吨、豆油110吨)、食品厂(生产酱油、醋、糕点,冰棍、挂面等)、修配厂(担负拖拉机大修和制作部分农机配件)、基建队(负...
第五节 农田水利
第五节 农田水利 场境内有一江三河一泡,地势低洼,每逢春秋汛期,都受洪水侵袭。1973年4月,凌洪暴发,场内水深0.8—1米,已开垦的10余万亩土地,几乎全部受淹,损失价值80多万元的粮食和物资。1974年一场伏汛,又淹了半个。场。这两次严重水患,使场党委认识到:要在普阳地区站住脚,要开发这...
第六节 文教卫生
第六节 文教卫生 场职工医院一所,建筑面积3,946平方米,床位100张,医护人员63名。 完全中学、职业高中各一所,小学21所,全部在校学生1,656名,教师162名。
第五章 生产成果(汤原时期未计入)
第五章 生产成果(汤原时期未计入) 1971——1985年,共开荒43.43万亩,生产粮豆56,537.8万斤(其中小麦32,301.2万斤;大豆19,671.3万斤),上缴国家34,336万斤,商品率60%(1973年遭凌洪袭击,仅播种4万余亩,口粮不能自给,没有上缴)。生产肥猪29,17...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编 创建时期——一战荒原(1956—1966年)第一章 引言 普阳农场的全体职工与家属,1956年在汤原县东部开始创业,19T1年奉命搬迁萝北县蒲鸭河地区再战荒原,经历了二十九个寒暑。 1956年一1959年的三年间,是农场筹建初创时期。先有铁道兵九师、兰州军区工兵二团、公安团及...
第二章 铁道兵8509农场的诞生
第二章 铁道兵8509农场的诞生 铁道兵第九师(代号8509部队),于1955年3月自朝鲜回国,暂驻汤原,继续完成七师、八师修建的“北大营”营建工程。“北大营”位于滨佳线上汤原车站的东北角,因而得名。当时是为一个铁道兵师驻扎建设的永久性营房。但到1956年3月九师接受新的任务调离汤原。临行前...
第一节 王震部长的关怀
第三章 扩建为汤原农场第一节 王震部长的关怀 农场的建立,一开始就得到农垦部长王震的关怀。他亲自动员兰州军区工兵主任尹保仁(上校)、科长雷烈(少校)、工兵二团副参谋长祁彦祥(大尉),带领工兵二团和公安团转业官兵300余人,于1957年3月来场。 3月12日,王震同志指令农垦部介绍雷烈...
第二节 老红军尹场长
第二节 老红军尹场长 老红军尹保仁场长,原任西北军区工兵室主任,在部队是有名的“飞毛腿”,能在一个早晨跑遍全团的伙食单位,同战士有深厚的感情。他和工兵二团的战友们,一起进军西藏,在世界屋脊上修筑第一个飞机场。随后,他又参与修筑青藏公路;在漠漠的西北高原上,清剿“马匪”,转战经年。如今,他们又...
第三节 大批转业官兵来场
第三节 大批转业官兵来场 1958年春,十万转业官兵开赴“北大荒”。来自朝鲜上甘岭的参战部队15军的转业军官1,200多人,于4月29日来到农场。其中,有45师炮兵司令部参谋长王文,有130团参谋长张衍孝,有亲自指挥伟大战士邱少云连攻占391高地的87团3营参谋长吴品庆,有特级英雄黄继光连的...
第四节 丁玲下队
第四节 丁玲下队 1958年7月3日,著名作家丁玲,戴着“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和“丁玲,冯雪峰右派集团”头目两顶大帽子,偕同她的老伴、作家陈明,经王震部长介绍来到农场。丁玲在畜牧队,陈明在第二生产队劳动。正如丁玲后来所说的:“我在思想上从来没有离开过党。”她象一粒红色的种子,撒到哪里...
第五节 山东支边青年来场
第五节 山东支边青年来场 1959年10月,山东蒙阴、齐河、平原、沂水等县的支边青年900余人来场。他们中间有许多人曾参加过修建北京车站和人民大会堂,见过大城市的繁华景象。而一到“北大荒”,住的是“望星屋”,吃的是“照脸汤”,干的是劳累活,加上“大跃进”,佳木斯,鹤岗、伊春等地的工矿林场,用...
第六节 科技队伍的形成
第六节 科技队伍的形成 当大批转业官兵、支边青年来场的同时,国家从北京农业大学、沈阳农学院,东北农学院、山东农学院、南京农学院,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等院校分配来23名毕业生(其中农业14人,机务5人,畜牧2人,医务1人,文教1人),从友谊农场和一些兄弟场调来一批技术干部、专业人员。在21名中等...
第七节 农场的组织机构建设
第七节 农场的组织机构建设 1958年春,合江农垦局成立,归属其领导,更名汤原农场。大批转业军官成为农场雄厚的干部力量,使农场的组织机构的调整、建设有了条件。 1958年10月,农场召开首届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国营汤原农场委员会,书记为程远哲。此后,在党委领导下,严格实行干部任免...
第八节 战荒原,创家业
第八节 战荒原,创家业 农场境内的荒原,系小兴安岭余脉的一条条荒山土岗,荆棘丛生,柞,桦,榆树错杂相间,开荒,必先清理荒场。烧荒受季节限制,又有毁林的危险,一般不能采用。唯一的手段,是人工砍伐,艰难可见。开垦时,拖拉机手不但在坎坷不平的荒野里颠簸,而且还得一面精心养护机具,一面用手扒、绳拽排...
第九节 继承南泥湾传统,发扬上甘岭精神
第九节 继承南泥湾传统,发扬上甘岭精神 在建场创业过程中,广大转业官兵继承了南泥湾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发扬了上甘岭敢于拼搏的革命精神。他们团结带领广大支边青年和职工群众,不畏艰苦,哪里需要到哪里去。1958年夏,合江农垦局开始全面普查三江平原,向各农场抽调勘察队员。顾天明、王照君、黎树君等3...
«
1
2
...
14379
14380
14381
14382
14383
14384
14385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