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四章 建立分场,实行三级管理
第四章 建立分场,实行三级管理 在“大跃进”的左倾思潮影响下,场领导贪大求急,提出了一些过高的指标,采取了一些过激的措施。在管理体制上,建立三个分场,实行三级管理,把机关的股改为科,俨然支起“大场”的架子。一分场是畜牧分场,把原有的畜牧队分成鸡队和猪队,连同一队,二队划归其领导,作为饲料基地...
第五章 管理区并入农场
第五章 管理区并入农场 1959年冬,上级指示,为加速农业社会主义建设,使公社集体所有制,尽早过渡到全民所有制,经过协商,可以把附近的农村社队并入农场。1960年4月,汤原县委决定将六个大队(向阳公社的解放、长青、景春,胜利公社的吉城、居德、荣村)划归农场。为了便于领导和管理,场党委又决定把...
第六章 贯彻“两纲”造成亏损
第六章 贯彻“两纲”造成亏损 1959年4月,农垦部确定东北国营农场“以大豆为纲,建立畜牧产品出口基地”的总方针。为此,农场更名为“国营汤原畜牧场”。场党委进一步强调“以畜牧为纲,人人事事为畜牧服务!”并提出开荒12万亩,养猪1万头,养鸡25万只的高指标。 在实践中;农业内部,农业和畜...
第一节 农业内部比例失调
第一节 农业内部比例失调 在农业生产内部的比例上,“以大豆为纲”,每年大豆播种面积大于小麦播种面积一倍以上,1959年播大豆34,437亩,播小麦11,388亩,1960年播大豆46,316亩,播小麦19,048亩。直到实行调整的1962年,播种大豆40,956亩,播小麦41,838亩,小麦...
第二节 畜牧业盲目发展
第二节 畜牧业盲目发展 畜牧业在“大跃进”高指标的思想指导下,从1959年9月至1960年6月底的十个月中,养鸡队动用了八台孵化器(其中四台是日本进口的立式自动孵化器),进行不间断的孵化,每天平均上蛋500个以上。1960年春,又修建了50平方米暖炕,进行土法孵化。北京鸭的种蛋,直接从北京用...
第七章 三年困难时期的农场经济
第七章 三年困难时期的农场经济 “主要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我国国民经济在1959年到1960年发生严重困难,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损失。”(摘自《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19页,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一版)
第一节 困难时期的农场经济
第一节 困难时期的农场经济 农场自1960年到1962年为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在这三年中,由于贯彻“两纲”(以“大豆为纲”和以“畜牧为纲”),加上1,960年的特大灾情(夏季洪涝、秋季早霜),农场经济严重失调,出现了“一高三低”的局面。一高:成本高。全场核算的结果表明,大豆每垧(15亩)成本2...
第二节 困难时期的职工生活
第二节 困难时期的职工生活 1960年冬,口粮供应实行低标准。家属每人每月定量18斤,机关,学校、医院的职工定量24斤,轻体力劳动者30斤,重体力劳动者36斤。副食品供应凭证,每户每月白酒半斤,半斤粮票的熟食品(饼干、糕点之类),单身职工每月供应白酒三两,一斤粮票的熟食品。线、火柴、肥皂等日...
第三节 中央决策解决困难
第三节 中央决策解决困难 在中央正确方针指引下,1963年全国农场进行全面整顿,经济上全面清产核资。在清产核资中,首先清理了农场贷款问题。经汇总,当时全国农场的贷款总额多达5.7亿元,由财政部报请国务院批准(周总理在报告上批示:一次核销,下不为例),将贷款全部转为流动资金,中央还指示企业单位...
第八章 贯彻“八字”方针 农场经济稳步发展
第八章 贯彻“八字”方针 农场经济稳步发展 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中共中央东北局于1962年10月召开国营农场会议,决定对农场实行全面整顿。农场在整顿中调整了管理体制,改善了经营管理,提高了科学种田水平,使农场经济进入一个稳步...
第一节 调整体制,精减职工
第一节 调整体制,精减职工 1963年,合江农垦局与牡丹江农垦局合并,组成东北农垦总局,农场直属其领导。 在调整中,陆续撤销四个分场,六个管区退回地方,实行场队两级管理,鸡队和猪队合并为畜牧队,为加强科学试验和推广良种,把第二生产队改为良种站。 机关在调整中,撤销党委书记处,成立...
第二节 改善经营管理
第二节 改善经营管理 1962年冬,改为场与生产队两级核算,各生产队都配备了专职会计。在场党委的统一计划下,由各生产队单独进行成本核算和班组核算,推行“三划一单”(年度计划、阶段计划、作业计划和派工单)的计划管理,加强了劳动定额和物资管理,提高了基层干部和广大职工当家理财的责任感,改变了那种...
第三节 贯彻农垦“五条”、“十六条”
第三节 贯彻农垦“五条”、“十六条” 1964年9月8日,中共中央对国营农场经营管理工作作了五条批示(即“农垦五条”)。具体内容是:一、必须彻底改变单—经营,实行一业为主,农牧结合,多种经营的方针,二、必须改正只把十八岁到四十五岁算做劳动力的办法,各地应当把一切可以参加劳动的人都安排他们劳动...
第四节 提高科学种田水平
第四节 提高科学种田水平 随着经营方针的调整,土地使用进一步合理。1961年以前贯彻“以大豆为纲”,历年大豆播种面积都超过总面积60%。中共中央东北局农场会议后,改为“以粮为纲”,粮豆播种面积逐步调整。到1964年,小麦播种4.6万亩,大豆播种3万亩,小麦占总播面积的60%。这样,土地可以合...
第九章 政治工作
第九章 政治工作 政治工作是实现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保证。农场初创时期的十年,政治工作继承和发扬了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组织动员群众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做了大量工作。 农场职工主要以转业官兵和山东支边青年构成。干部队伍中,又是转业军官为主体。转业官兵中的党、团员占全场总人数的20%以上。...
«
1
2
...
14380
14381
14382
14383
14384
14385
14386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