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建设水利专业队伍
第二节 建设水利专业队伍 1972年,团工程连改编为专业水利连。当时只有4台推土机,1973年以后增至11台(其中有红旗——100号4台)。同年夏季,兵团2师成立水利连,配推土机12台(其中红旗——100号5台),归17团使用。1975年以后,这个连改为17团水利2连。这两支专业水利工程队伍...
第八章 普阳“长城”
第八章 普阳“长城” 经过几年努力,普阳地区由西北起自嘟噜河,南沿松花江,东止303号航标处的沿江大堤,北沿军川分界线,东沿绥滨县向阳公社分界线的防洪围堤,以及蒲鸭河、傲来河回水堤的第一期工程全部完成。沿江防洪大堤高3.35米,顶宽4米,迎水面1:3,长42.3公里,回水堤高2米,顶宽2米,...
第一节 三战漂垡区
第一节 三战漂垡区 在水利施工中,战胜漂垡区,填平“小黄河”,是两项艰险的工程。1974年4月23日,团水利连首次进入嘟噜河附近的漂垡区。这里地质条件复杂,一米来高的苇丛下面,有三四十厘米厚的草皮,草皮下面是淤泥或积水,一般深度为五六十厘米,有的地段深在一米以上。机车进入工地,必须抓住战机,...
第二节 填平“小黄河”
第二节 填平“小黄河” “小黄河”在5连11号地的东头,是蒲鸭河的支流,河床宽20余米,水深一米以上,河长约2,000米,实际是一道冲积层中的深沟。两岸地势低洼,取土十分困难。而坝基却横贯“小黄河”,必须把河填平,再筑起防洪堤。水利战士们详细地测量了附近的地势,在确保工程安全又不毁坏耕地的原...
第三节 水利战线英雄多
第三节 水利战线英雄多 水利战线的指战员,在修建“普阳长城”的漫长岁月中,确实历尽艰辛。他们每年4月出征11月回营,在野外连续作业七个月,不过节日,不休假,初春,顶风冒雪揭冻层,盛夏,烈日当空战洼塘,深秋,蚊子小咬叮人,坚持苦战创高效。他们自豪地说:“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看看革命...
第九章 扩大耕地,增产增收
第九章 扩大耕地,增产增收 随着水利工程的逐年完善,农田建设明显受益。由于堵住外水袭击,柳木岗地区的十几万亩土地全部“解放”,除新建3连、9连外,原有各连均加快开荒步伐,耕地面积都超过了一万亩。军普公路东侧的洼地,水线下撤,12,14、16、17等连,原来的局部受困地区,1975年后可以畅行...
第十章 政治工作
第十章 政治工作 在搬迁建点过程中,团党委运用部队较成熟的政治工作经验,在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发扬艰苦创业,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夺取“二战荒原”的胜利,组织教育广大知识青年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左”的错误路线的影响,也做了不少错事、蠢事。 1970年,各级...
第十一章 简结
第十一章 简结 兵团2师党委,在1973年评价17团的工作时指出:“17团党委带领部队在学大寨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胜利地完成了搬迁建点工作,并积极投入了开发蒲鸭河的战斗。三年来,共开荒11.5万亩,耕地面积11.1万亩,已初具规模,为今后开发蒲鸭河地区打下良好基础,为今后大幅度增产创造了...
第一章 恢复农场体制
第五编 调整发展时期(1977—1985)第一章 恢复农场体制 1976年底,根据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改变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体制的实施方案》的精神,改革兵团体制,恢复农场。17团于1977年1月1日正式更名为普阳农场,归省宝泉岭国营农场管理局领导。 兵团时的现役军人,大部回部队或调管...
第二章 实现战略转移
第二章 实现战略转移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这...
第一节 平反冤假错案调动积极因素
第一节 平反冤假错案调动积极因素 1979年春,党委对“文化大革命”中被错误揪斗和遭受关押、毒打的80余名干部、群众公开平反、恢复名誉,对79起历史遗留的问题进行复查处理,改正了部分职工及其子女的家庭成分,给已经改造好的地,富分子摘掉帽子,使其享有公民权利。这些问题,处理一两个,影响一大片,...
第二节 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第二节 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导下,场党委十分重视落实知识分子政策。首先按照上级的有关规定,对各类专业技术干部进行了考核,对111名科技人员评定了职称(工程师级的27名,助理工程师级的23名,技术员级61名),调动了他们钻研科学技术的积极性,他们普遍重视从实践中总结经验...
第三节 动员全党大办经济
第三节 动员全党大办经济 1980年1月18日至27日,中共普阳农场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与1971年召开的十七团党员代表大会相连接,不计算搬迁建点前汤原农场历届党员代表大会)。这次会议总结了搬迁建点九年来的经验教训,更主要是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 根据农场实际,提出的急切任务...
第四节 实行民主管理工人当家做主
第四节 实行民主管理工人当家做主 十年动乱中,“四人帮”肆意践踏党纪国法,搞乱了企业管理的章法,破坏了密切联系群众,实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好传统好作风。领导和群众之间曾有较深的隔阂。1980年开始,推行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实行民主管理,工人当家做主,干群关系得到改善。 1980年...
第五节 民主选举场长
第五节 民主选举场长 1984年4月10日至14日召开第三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民主选举了场长。 民主选举干部,是新的历史时期干部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场党委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选举筹备委员会,党委书记张靖宇任主任,副书记周军岳、工会副主席宾子功任副主任。筹委会,首先研究和确定了...
«
1
2
...
14383
14384
14385
14386
14387
14388
14389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