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六节 主要物产
第六节 主要物产 庆阳农场是以农林牧副渔综合经营企业,主要物产广泛。 农业方面:水稻、大豆、玉米、小麦、大麦、高粱、谷子、小豆、云豆、绿豆等。还有亚麻、甜菜、西瓜、甜瓜、窝瓜、白瓜籽等。 林业方面:原杂木、板方材、小木农具、建筑工具、建筑材料,家庭用具,办公用具,地板块等等。 牧业方面...
第一节 史地沿革
第二章 建置沿革第一节 史地沿革 庆阳农场辖区在商、周时期为肃慎族属地。 秦汉、三国及两晋时期族属肃慎,为扶余属地。南北朝、隋、唐及五代时期为靺鞨属地。伪康德7年(1940)5月,延寿县疆域东至牛尾巴岗(庆阳农场)。伪满时期,本地为日本移民“信农村”开拓团占地。1945年9月苏军攻克延寿...
第二节 体制沿革
第二节 体制沿革 体制沿革表表1—2 (1985年末)
第三节 场部与基层单位
第三节 场部与基层单位 1.场部 庆阳农场场部驻地三号。西去延寿县70公里,南去亚布力镇86公里,北去方正县45公里,东距张广才岭5公里。 1945年以前,三号为日本开拓团的团部,伪满政府倒台以后,中和一带一小部分农民迁居三号,成了东岗三号屯。1953年3月松江省机械农场(省营第一农场)...
第一节 人口
第三章 人口与民族第一节 人口 庆阳农场截止1985年末,全场总户数为l 418户,总人口5 868人。有职工 2 325名(其中农业工人l 157名,工业工人279名,管理人员152名,文教卫生人员122名,公检法人员19名)全场有学生1 800名,待业青年80名,家属 1 370名。 ...
第二节 民族
第二节 民族 庆阳农场人口民族组成中,汉族居多。汉族5 351人,朝鲜族349人,满族 149人,蒙古族4人,达翰尔族2人,还有外人中国籍1人。朝鲜族和满族虽然在本场是少数,但他们的民族习俗始终受到汉族兄弟的尊重。各民族间和睦相处,亲密无间,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始终如一。
第三节 职工人数及人口增长
第三节 职工人数及人口增长 庆阳农场1947年6月13日建场,有职工和干部不到20人,当时没有带家属。1948年增到200人(不含家属)。1953年,拥有4个生产队,342户,1248人,职工404人。1964年,发展到9个生产队,1089户,5338人,职工有1080人。1964年末由于亏...
第一节 经营规模
第四章 经营状况及成果第一节 经营规模 庆阳农场已经历了38年的历史,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项目不断增加。截止1985年,现已发展成为拥有49 932亩耕地,5 868人,2 325名职工,50台大中型拖拉机,16台联合收割机,12台载重汽车,电力等多种经营的小型国营农场,在农场内部,还自...
第二节 经营成果
第二节 经营成果 1947—1985年,庆阳农场共计开荒1.3万亩,生产粮豆共计8l 975.2吨,为国家上交商品粮30 359.5吨,商品率50%;生产生猪6 047头,上交3 027头;生产蜂蜜669 950公斤,上交506 400公斤,生产鹿茸7 367两,上交5152两;生产人参2 ...
第一节 第一农场的诞生
第二编 简史第一章 开创农场第一节 第一农场的诞生 1947年至1952年,是农场的创建初期。 1947年,东北正处在解放后的第二个年头,国家经济十分困难,根据“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增加政府收入,减轻人民负担,一切为了战争”的方针,发展农业生产,进行农业机械化实验,松江省人民政府决定创...
第二节 第一次开荒
第二节 第一次开荒 开荒,并不是那么顺利的,开拖拉机的人只能在路上走,到地里就玩不转了,虽然有11名技术人员,但真正懂得“火犁”的人还没有,只有一两个人过去摆弄过柴油机,勉强能把拖拉机开走,对于维修保养,正确使用农具一窍不通,铧子不入土;发生故障更是束手无策。后来,聘请了一位居住在中国的白俄...
第三节 第二次开荒
第三节 第二次开荒 迎接第一个春天,在训练班的基础之上,经过紧张的机械检修,粮草和燃料的准备,同时,选定在“十八马架”和“八号”两处,分为两个作业区。场部设在两区中间的延寿县中和区朱家店,原阿城糖厂厂长李洁民带队把阿城糖厂的大部分工人,延寿中学毕业的部分学生和珠河县的部分农民召集起来组成了百...
第四节 艰苦奋斗巩固成果
第四节 艰苦奋斗巩固成果 1950至1952年,农场三年间是艰苦奋斗、巩固成果的三年。 1950年初,省厅决定将1947年建在珠河县三股流九号屯的松江省第三农场并入,因第三农场一共30多名工人,10余匹马,耕地面积少,荒原少,第三农场场长张俊杰率领全体职工、干部和家属迁入,将九号屯交给当地...
第一节 牛尾巴岗上建新场
第二章 扩建农场第一节 牛尾巴岗上建新场 1953年,是农场走向正规的一年,也是实行调整的一年,省农业厅农场管理局根据中共中央东北局召开的国营农场会议精神,决定将延寿县农场并人机械农场,统一经营,同时将十八马架放弃交给地方政府,将十八马架工人迁入东岗三号,将居住在东岗三号农村户迁到十八马架...
第二节 延寿县农场
第二节 延寿县农场 延寿县政府创办的延寿县示范农场和生产农场是在日本开拓团遗址上创建的。开拓团下设屯为号,在中和东岗建立了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六号、七号、八号。从中和镇以东不准中国人出入。中和北门外设有日本的一个大院,中国人进号抓回扔进狗圈吃掉,开拓团中男的比较少,女的比较多,因为...
«
1
2
...
15225
15226
15227
15228
15229
15230
15231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