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1984年
1984年 4月 和平种畜场乳品厂生产的“飞鸽牌”乳粉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乳粉,获得奖 金3000元。 4月10日 嘉荫、铁力、海伦、绥棱、红光、和平、肇源7个农工商联合企业公司成立。 5月4日 建于海伦县火车站的红光农场铁路专用线竣工,全长1.2公里,投资额19.7 万元。 ...
1985年
1985年 1月11日 成立绥化农场局基本建设公司。在绥化市内兴建“农垦贸易中心大厦”,建 筑面积3420平方米,总投资额120万元。 3月 杜尔伯特蒙古自治县傲林公社长发管理区下泄排水,淹没和平种畜场草原 86000余亩。 3月15日 根据国务院、黑龙江省政府、国营农场总局...
第一节 地理位置
第二篇 自然地理第一章 疆域第一节 地理位置 绥化垦区所辖8个农、牧场,分布在黑龙江省的伊春市、绥化地区、大庆市3个地区9个市县的广大区域。地理座标:东经124°8′——130°16′,北纬45°37′——49°。东西相距550公里,南北相距125公里。海拔在127米——500米之间。整...
第二节 建置沿革
第二节 建置沿革 绥化垦区所属农牧场,土质肥沃,草木繁茂,是个宜农、宜牧、发展多种经营的好地方。早在清王朝时期,朝廷就注意了这块富饶土地的开发。20世纪初,帝俄经营的中东铁路,就经过垦区的大部分土地,使这里逐步成为发展农牧业生产的重要地区。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侵略者侵占东北,...
第一节 地形地貌
第二章 自然环境第一节 地形地貌 绥化垦区属地分散,地形复杂多样,呈现为平原、低山丘、岗坡地、低洼沼泽地4种类型。从地表情况看,东高西低。东部海拔在250—500米之间。西部海拔在127—130米之间。所属农牧场分布在以下3个区域内: 小兴安岭北:嘉荫农场位于黑龙江中游右岸漫岗山区。...
第二节 土壤
第二节 土壤 根据土壤普查结果,垦区土壤分为7种类型。其有机质含量,东部、北部农场在5.4—8.2%,西部场在2.04—3.7%。各种类型土壤的特点是: 1.黑土(含黑钙土):地面表层为黑色或灰黑色的腐殖质。厚约在30—60厘米,肥力高,有机质含量多,土壤结构好,透气、透水、土性温和,...
第三节 山脉
第三节 山脉 垦区的嘉荫、铁力、绥棱、海伦、红光等5个农场,分别处于小兴安岭北麓和西(西南)麓的山区和半山区,多属丘陵地和山地,山地主要集中在嘉荫农场。 嘉荫农场,山体组成以花岗岩、玄武岩、石英岩为主。山地起伏连绵,山顶平缓,河谷宽大,河流侵蚀显著,走向极不规则。山脊多南北走向且狭长,...
第四节 河流
第四节 河流 绥化垦区范围内,河流众多,分属黑龙江、嫩江、呼兰河3大水系。 黑龙江是中苏两国界河,也是流经垦区的主要河流之一。该江宽1000—2000米,深25米。水面比降1/150—1/140。坡陡水流急,流速为1.5—2.3米/秒,砂砾底。水呈兰黑色,透明度大。年结冰期5个月,通航...
第五节 岛屿
第五节 岛屿 绥化垦区嘉荫农场境内有岛屿10余个,总面积4.875平方公里,资源十分丰富。夏日,岛上柳绿花红,岛外波光反照,呈现出一派颇为:比观的秀丽景色。 双河岛,位于东经129°00′——130°02′,北纬48°18′——49°01′,由3个岛屿组成。岛长5300米,宽150米,...
第六节 气候
第六节 气候 绥化垦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干燥,昼短夜长。东部、北部农场常有风雪天气。春季气温回升剧烈。夏季温热多雨,昼长夜短,适宜农作物生长。秋季气候凉爽,降温迅速。由于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东部和北部农场有低温、早霜发生,使大田作物减产或绝产。西部农(牧)场大风多,降水...
第七节 自然资源
第七节 自然资源 绥化垦区自然资源丰富,有可开垦的荒地,有可开发的草原;有可利用的水面,有大片的天然林木,有经济价值很高的野生动物和植物等。 一、荒地资源 绥化垦区虽然开发较早,但仍有荒地面积36.7万亩,其中有23.8万亩可以开垦。 (一)一类荒地 黑土层深,土壤肥...
第八节 自然灾害
第八节 自然灾害 绥化垦区自1972年至1985年,共发生各种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34起,平均每年发生2.6起,平均每年受害面积达36.25万亩。成灾面积累计26万亩,其中旱灾3万亩,涝灾14万亩,风灾2万亩,雹灾2万亩,冻灾3万亩,病虫害2万亩。 ...
篇下序
第三篇 种植业篇下序 绥化垦区土地多为平坦肥沃,气候宜农宜牧宜林,交通运输方便。这些有利条件,适于机械化种植业生产发展。自1946年接收伪汉奸企业“裕昌源”的牧场,到1964年,这里相继组建了12个农牧场。种植业由组建初期的粗放阶段,经历了过渡阶段,发展到兴盛阶段。1964年,绥化垦区共有耕...
第一节 土地开垦
第一章 综述第一节 土地开垦 1947年秋,土地改革刚刚结束,中共郭尔罗斯后旗旗委、旗政府,在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为迎接全国解放,组织亿万农民走集体化、机械化道路和创办粮食工厂。”的指示精神,号召旗政府机关,自己动手,建立农业生产基地。派旗机关粮食部门负责人刘方,带领第一批拓荒者,在当地...
第二节 生产发展
第二节 生产发展 绥化垦区种植业生产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农场由少到多逐年建立;不断开荒,耕地面积年年扩大;农业机械不断更新,年年增加;生产技术力量不断培养,年年加强;科研革新坚持经常,水平不断提高。 1948年至1952年的种植业生产,属于少、小、简、粗阶段。少,即农场数量少,只组建了两...
«
1
2
...
15537
15538
15539
15540
15541
15542
15543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