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黄牛
第三节 黄牛 各场饲养黄牛的目的,一是提供商品肉牛。和平种畜场建场初期就重视养牛。当年黄牛存栏1141头。1975至1979年,管局定该场为肉牛出口基地。1979年全局黄牛存栏达6282头,是大牲畜总数的61%。到1985年,共出售肉牛8248头。二是养黄牛为使役。黄牛是农场的辅助动力。特别...
第四节 马
第四节 马 马是国营农场初期阶段的重要使役工具。除使役外,还出售役马。因此对马比较重视,有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饲养员选配懂业务、责任心强的人担任。夜间有警卫,有夜班饲养员,按规定时间饮水喂草,并有防风遮雨的马棚,每天起圈垫圈,以舍饲为主,饲养以谷草为主。饲料执行统一标准,每年秋收后同人的口粮...
第五节 绵羊
第五节 绵羊 绥化垦区养羊历史较久。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肇源农场便开始养绵羊,到1950年,已发展到100多只的养羊点。红色草原牧场1948年开始养绵羊,在杂交改良的基础上,培育东北细毛羊新品种。1976年经中央农业部验收鉴定,确认为我国第二个毛肉兼用东北细毛羊新品种。和平种畜场把养羊...
第六节 鹿
第六节 鹿 养鹿始于铁力农场。1958年该场从山上捕获1只野鹿驯养,后又从林业局购入34只,建立养鹿点。1959年绥棱农场组织捕鹿队,当年从山上捕获野鹿2只。采取捕养结合办法,到1968年,已发展到1002只。到组建管局时,已有5个农场养鹿。鹿全身是宝,主产品是鹿茸。副产品有鹿鞭、鹿心、鹿心...
第七节 家禽
第七节 家禽 50年代前,公养家禽很少,主要是职工户养,饲养方法以散养为主。鸡的品种是本地鸡。产蛋低,每年只鸡产蛋80个左右。1958年后,公养鸡逐渐发展起来。品种主要是来克享。采取产蛋白孵的方法滚动发展,更新鸡群。肇源农场1959年开始建养鸡场,1960年在二、六队盖了1000平方米砖房鸡...
第八节 养蜂
第八节 养蜂 绥化局各场养蜂条件优越。有5个农场在山区、半山区养蜂,有两个牧场在草原养蜂。多年来把养蜂当作主要副业来抓。红光。海伦、绥棱农场养蜂发展快,1976年红光农场交蜂蜜10050公斤。 公养蜂配有专业生产工人,办过学习班,提高工人取蜜、分箱、喂养等技术。并随季节,从田间移至山林...
第九节 貉
第九节 貉 养貉是80年代初兴起的一个新的养殖品种。是由国际市场需要而兴起的,也是由国际市场滞销而退缩的。1981年局外贸处购入一批貉子,在外贸人员中饲养,经济收益很好。貉子本身对饲养管理、饲料要求不高。又具食量小、繁殖快,产仔多的特点。饲料是玉米面蒸成窝头和剩饭,拌少量鱼虾和动物肉便可。主...
第四章 牲畜防疫
第四章 牲畜防疫 农场牲畜防疫治病工作,在50年代是很薄弱的。技术力量,机械设备以及药品供应都短缺。农场的畜禽,除种畜由国家调拨外,主要是购买农村的。当地发生什么疫病,农场就有什么疫情。绥化垦区先后发现畜禽疫病38种。其中病毒性疫病16种:即传贫、马病毒性流产、马胸疫、流感、马传染性上呼吸道...
第一节 猪的防疫
第一节 猪的防疫 一、猪瘟 1955年海伦农场发生猪瘟,得病99头,死亡42头。1959年至1977年绥棱农场发生3次猪瘟,和平种畜场有3个生产队发生猪瘟,有少量猪死亡。1969年安达畜牧场接种过猪瘟疫苗的育肥猪猪瘟病突发,发病120头,死亡11头。其余经兽医人员紧急接种猪瘟疫苗才扑灭...
第二节 马的防疫
第二节 马的防疫 一、马传贫 1957年绥棱农场检疫马发现马传贫病,检疫124匹,阳性4匹。1962年和平种畜场对852匹马进行检疫,检出阳性马64匹,阳性率7.51%。1967年该场将患传贫病的127匹马扑杀。同年,肇源农场一队,1969年铁力农场的一、十七队,1970年安达畜牧场的...
第三节 牛的防疫
第三节 牛的防疫 一、牛结核 牛结核在绥化局发病率较高,而且历史久。在50年代就有发现。1952年红色草原牧场检疫205头奶牛阳性牛37头,阳性率18%。随着畜牧兽医工作的不断加强,防疫工作有了改善,牛结核发病率逐年下降。进入70年代后,“以马换牛”以来,农村大量黄牛进入农场,带来多种...
第四节 羊的防疫
第四节 羊的防疫 一、羊疥癣 羊疥癣发病于1960年,到1970年基本得到控制。在10年间,羊疥癣发病次数多,范围广。1960年和平种畜场首次发生羊疥癣,以后嘉荫、绥棱农场有零星散发。发病总数为172头,发病羊全部淘汰。1970年后加强羊疥癣防治,采取药浴等措施,本病得到很好的控制。1...
第五节 家禽的防疫
第五节 家禽的防疫 一、禽霍乱 此病始发1956年海伦农场,最多时曾在6个生产队同时发生。到1968年统计,共死亡3031只。1977年全局有12个生产队发生禽霍乱,发病4091只,死亡1477只。以后由于加强免疫接种和兽医防疫卫生工作,本病逐年得到控制。1985年体制改革,兽医队伍解...
第一节 草原状况
第五章 草原建设第一节 草原状况 1、绥化垦区一部分土地是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时“开拓团”规划、开垦又撂荒的草地,有些还保留着原有的排水沟、渠坝和池埂。和平、安达畜牧场的大草原,大部分是旧社会牧主的放牧地。 建场初期,各农牧场饲养牲畜数量不多,放牧地只是按生产队建制划成队间界线,集中...
第二节 草原利用
第二节 草原利用 1、绥化垦区草原均系天然草地,具有耐践踏、萌生力强的特点,适于牲畜放牧。60年代之前,草原面积大,草质好,产量高,牲畜吃和职工烧用不完。但后来开荒逐年增加。1959年开荒1.09万亩,1960年开荒增至4.8万亩,1964年开荒达11.9万亩。从1970年开始,农场进入耕地...
«
1
2
...
15540
15541
15542
15543
15544
15545
15546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