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区划
第二章 农作物第一节 区划 绥化垦区地域辽阔,西南起肇源农场与吉林省大安市隔江为邻,东北至嘉荫农场与俄罗斯阿穆尔州隔江相望,南北相距125公里。东起铁力县铁力农场第五生产队,西至和平牧场以西与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敖林西伯乡相邻,东西相距550公里。由于农牧场布局分散,受气候条件的影响,种植...
第二节 耕作
第二节 耕作 绥化垦区农作物耕作方式,基本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组建初期的人畜力耕作方式,属于粗放阶段;第二阶段是发展中期,人畜力与机械相结合的耕作方式,属于过渡阶段;第三阶段是自1963年至1985年,全面实行机械化耕作方式,属于兴盛阶段。 一、阶段简述 (一)粗放阶段 ...
第三节 栽培技术
第三节 栽培技术 一、小麦 小麦是绥化垦区的主要栽培作物。70年代以来,种植面积年年占播种总面积的50%以上。 主要年份小麦播种面积表表3—1 ...
第四节 种子
第四节 种子 绥化垦区在1958年以前,没有专门种子繁育工作,对种子不引进、不进行鉴定。选种方法:高梁、玉米多年来都是田间穗选;小麦靠场院风选或筛选;大豆除风选、筛选外,还进行人工精选。当时选种的标准,只要籽粒饱满就可留种。1959年,省农垦厅从甘肃省调来部分96号麦种,经过繁育有显著的增产...
第五节 施肥
第五节 施肥 一、粗肥期 1948年,农场组建初期,种地只施少量农家肥。50年代中期,曾进口硝铵、过磷酸钙,由于对化肥缺乏认识,不注意保管,露天存放,风吹雨淋,变质失效,损失严重。有的场干脆将化肥混入农家肥中,一起运到田间扬撒,基本起不到化肥作用。后来,将化肥混入草炭一起搅拌,制成颗粒...
第六节 土壤改良
第六节 土壤改良 绥化垦区地形地貌的基本概况是:平川地占46.9%;起伏漫岗地占46.3%;低洼瘠薄地占6.8%。由于地形复杂,不论何种自然灾害,都会有部分地带遭受侵害。加上连年耕种。只种地,不养地,使土地肥力下降。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进行培肥地力,改良那些土质瘠薄的土地,是迫在眉睫...
第七节 植保
第七节 植保 绥化垦区建场初期,在人们头脑中只是:种地,能收回粮就算达到目的。但由于草荒、病虫害的侵扰,而使目的难以达到。于是防治草荒、病虫害,保护农作物茁壮生长,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调查情况 1977年管局组织了专门力量,对所属各农牧场进行调查,详细计算了各种病虫害,...
第八节 农时与生产
第八节 农时与生产 农作物栽培必须根据农时与气象条件,有规律地进行。只有准确地掌握好农时与气象对农作物的影响条件,按客观规律从事农事活动,才有可能获得农作物的丰产丰收。 一、农时耕作制 农时是决定农作物栽培能否丰产的重要条件。在农作物栽培的全过程中,离不开“适时”二字。 绥...
第一节 概貌
第三章 林木与果树第一节 概貌 一、森林植被 根据绥化垦区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森林植被大致可分为3大类区:第一类区,是西部风沙干旱盐碱区,属沙地草原植被。该区有和平、安达、肇源3场。西部风沙干旱盐碱区地势平坦,受蒙古季风影响,3至6月份,五级以上大风在40天以上。主要乡土树种有:蒙古...
第二节 管理体制
第二节 管理体制 绥化垦区林业管理体制,是根据农业的发展而逐步健全,随着管局总体机制的变化而变化。其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1948年至1965年,林业生产基本处于自然发展状态,没有把林业生产全部纳入生产计划。利用春秋两季由场领导发号召,搞突击式植树造林。社会主义教...
第三节 育苗与造林
第三节 育苗与造林 绥化垦区林木生产大致经历了4个发展时期。从1948年到1963年为启蒙期,此期间年平均造林仅达236.6亩;从1964年到1973年为发展初期,年平均造林1422.4亩;从1974年到1979年为发展期,年平均造林5736.3亩;从1980年到1985年为高峰期,年平均造...
第四节 果树
第四节 果树 绥化垦区1955年至1967年,先后建立了34处果园,果园总面积为2563亩。肇源农场场部果园建立于1955年,面积为90亩。绥棱农场场部果园建立于1957年,面积为135亩。海伦农场六队果园、十三井子果园,红光农场中心果园建立于1958年,面积分别为:360亩、720亩、90...
第五节 科学营林
第五节 科学营林 绥化垦区建场初期,没有科学营林经验,结果年年造林不见林。和平种畜场组建10年。累计造林7万亩,保存面积只剩7千亩。群众说:“春季造一片,夏季剩一半,秋天看不见”。经验告诉人们,只有科学造林,才能保证造林成林。 一、适地适树良种壮苗 绥化垦区西部3场,根据风沙干旱...
第六节 林政与森防
第六节 林政与森防 建场初期,林政与森防工作比较薄弱,各农牧场都没有设专门林政人员,森防工作无人过问,以致出现滥砍乱伐,毁林现象十分严重。 自1972年农垦分局成立以后,对林政工作十分重视,森防工作被纳入议事日程。在局机关设置中配备了专职林政人员。1973年,大部分农场在场部林业部门配...
第七节 经济效益
第七节 经济效益 对林业的经济效益,海伦农场于1984年,在第五生产队作了详细调查。该队在1964年造的人工林,平均保存率在80%以上。以其中一亩地为计算标准,20年间,间伐两次,收入1050元,还保存活树150株,平均胸径12厘米,计活立木达9立方米,每米按150元,计1350元,总产值达...
«
1
2
...
15538
15539
15540
15541
15542
15543
15544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