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物资库
第二节 物资库 1955年,仓库设在四海店小火车站西侧(现在的基建队院内)。物资从绥棱县小火车站发货,运回场部物资库。 1965年以后,由于小火车运输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加之农场运输业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农场决定将仓库搬迁到汽车队院内,运输途径改为汽车运输。当时的物资供应是国家将计划的...
第三节 物资管理
第三节 物资管理 建场初期,由于农场规模小,基层单位少。总场对物资的管理是:由总场统一计划、统一采购、统一保管、统一供应。领料直接到场部大仓库领出,现用现领,各分场不设零件库。 随着土地面积的增加,各分场的扩大和基层单位的增设,各生产队分别盖起了零件库和油库,存放了部分储备物资,并对三...
第一节 发展概况
第十一章 交通运输业第一节 发展概况 建场初期,农场的场外客、货运输主要依靠森铁小火车,场内的货物运输以牛车、马车为主,同时兼代人抬肩扛,运输十分困难。 1956年,省公安厅从北安劳改局汽车大队调入日本产金刚货车 l台,又从仄来农场调入美国产万国汽车l台,这两辆汽车车型老旧,性能低劣...
第二节 交通管理
第二节 交通管理 随着机动车辆的增多,交通管理工作不断地得到加强,各项规章制度也逐步得到完善。成立工交科以后,农场设专人具体负责全场的交通管理。1980年,农场配备了交通监理员协助安全办公室主抓全场的交通管理。1981年,农场下发了正[(1981)27号]文件,制订了机动车驾驶员违章处罚规定...
第三节 安全运输
第三节 安全运输 针对机动车辆的日益增多,农场每年都定期或不定期地向机动车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先后涌现出金培英、王海泽、齐仁华、于生等地、县级安全模范司机。 但纵观自有机动车以来的全过程,安全运输事业也是波浪式发展的。1982年是机动车肇事次数、受伤人数、经济损失价...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十二章 电力第一节 机构沿革 1958年,农场部地区建成发电厂,开始使用蒸汽机发电,负责人是陈德凤。 1966年以后,电力与通讯为一个单位,负责人是陈德凤、关宏成。同时,各分场也陆续解决了发电设备,开始自行发电。 1973年,电力与通讯分为两处,电力隶属于修配厂,电力负责人是...
第二节 经济发展状况
第二节 经济发展状况 1957年,开始筹建电力设备。1958年,使用蒸汽机带动75KVA发电机1台,供应场部地区用电。1959年,改换飞机头带动75KVA发电机发电。1960年,更换蒸汽机带动75KVA的发电机供应场部地区用电。 1964年,用4140座机带动75KVA 的发电机供场部...
第三节 66千伏输变电工程
第三节 66千伏输变电工程 1981年,农场党委为解决全场电力供应不足,生产、生活需求过大的问题,开始向绥化电业局和国营农场绥化管理局呈报了用电申请报告和架设红光——绥棱农场66千伏输变电工程的申请报告。 1982年年末,场工交科成立了红光——绥棱农场66千伏输变电工程办公室,成员有姚...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十三章 通讯第一节 机构沿革 农场在1956年开始架设通讯线路当时通讯隶属于办公室领导,负责人是关宏成。 1966年8月,通讯与电力合为一个单位,隶属于联合加工厂领导,通讯负责人是关宏成、马春龙。 1973年7月,通讯与电力分为两处,通讯隶属于场办公室领导,负责人是马春龙。 ...
第二节 发展概况
第二节 发展概况 1956年,有1台磁石式30门交换机,通话到勾家店作业站、东岗作业站、南岗作业站、八井子作业站、畜牧场、半截河和张家湾作业站,并购置1台会议电话增音机,当时通讯主要用于劳改警备和生产指挥。 1957年,架线到30户(今九队)。 1958年,架线到双岔河,当时有通...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十四章 劳动工资第一节 机构沿革 农场在建场初期,劳资工作无专门机构,先由政治处负责。1966年,农场机关进行改革,原政治处改为政工组,仍然负责全场的劳资工作。 1972年7月,农场为了健全和完善劳资工作,组建了劳资组。同年10月,在劳资组的基础上成立了劳资科,刘荣弟任负责人。19...
第二节 职工队伍的构成
第二节 职工队伍的构成 农场在建场初期的职工队伍由复转军人、基本工人、刑满释放留场就业人员构成。从1968年初至1985年末,又陆续增加了哈尔滨下乡青年3 258人,绥棱、绥化下乡青年185人,绥棱农场、笔架山农场回乡青年24l 3人,宝山干校调入下乡青年96人。以上共增加5 952人。 ...
第三节 工资
第三节 工资 农场在建场初期的工资支付形式是:全场的干部、职工一律实行月薪制。 1972——1973年,在农场的三队、八队、九队、养鹿队等单位试行了工资总额不突破,评工记分,以分计酬的工资支付形式。从1975年4月份开始对全场工人实行月薪日记的工资支付办法 1978年,农场又在一...
第四节 劳动保护
第四节 劳动保护 劳动保护工作在建场初期是由供销科办理的,1972年10月,成立劳资科后,劳动保护工作移交给劳资科。 1975年以前,除农田工人外,所有工种均按文件规定发给劳动保护用品,从1982年开始,对农田工人每年按文件规定发给了棉胶鞋、手套、工作服、单胶鞋等劳动保护用品。1985...
第五节 劳动管理
第五节 劳动管理 建场初期,在生产上没有完整的定额管理制度,尤其在人力作业上,大部分采取集中劳动“大帮轰”的方法,带工队长可因人因地随时下定额。这种方法一直延续到1976年初,1976年4月,开始在全场各生产队(厂),实行定员、定编,在生产上实行定额管理。
«
1
2
...
15564
15565
15566
15567
15568
15569
15570
...
17821
17822
»